西伯侯姬昌,被囚羑裏七年,受盡磨難。長子伯夷考不顧群臣阻諫,隻身前往朝歌探父,被紂王斬殺,製成肉醢以測試姬昌的心智和忠心,姬昌忍辱含詬,食子之醢。紂王見姬昌吃了自己兒子的肉醢,以為不足為慮,才得釋放姬昌回歸西岐。
鬻熊已年近百歲了,偶感風寒,病臥在床。姬伯歸,文武百官迎於十裏長亭,姬伯唯不見鬻子,便問道:“何以未見鬻子?”
姬發答:“近日偶感風寒,病臥在床。”
姬伯顧不得與眾官多敘,直奔鬻子居所。
鬻熊見姬伯歸,慌忙起身相迎,姬伯急忙攙扶,說:“老夫子不必多禮!”
鬻熊潸然淚下,說:“微臣恐怕不能執鞭相隨了……”
姬伯:“先生何出此言?偶感風寒,不日可愈,何必多慮?”
鬻熊:“主公啊,老夫來西歧,指望為公建立一番功業,豈料天不予時,至今無尺寸之功,實乃慚愧!”
姬伯:“先生差矣。孤陷羈囚,先生教化兒孫,佐姬發,平犬戎,安庶民,救西岐於危難,獻良策而出本侯,功莫大焉,何言無功?”
“區區微勞,何足掛齒?主公知遇之恩,臣萬死難報。”
“先生千萬莫如此,好好將息要緊。”
“可惜微臣老邁,時日不多了,故有一言,欲獻主公,請納之。”
“先生何言?孤洗耳恭聽。”
“主公得以回歸,實屬偶然的機會。如今上有無道之君,下有讒陷之臣,西岐處危亡之中,望我主早圖。”
“先生何以教我?”
“臣有八字方針,即”西定、北擴、南收、東征“北取須密、耆國,以張其土;西定犬戎,南收羌、蜀,東征崇侯虎,取豐邑遷至以都,而後聯絡天下諸侯,特別是南方諸國,則天下可定了。”
姬伯:“先生之策,可謂良策了。可是,所缺者是將帥之才,如何求得?”
鬻熊:“臣有一舊識,若得此人,大業可成了。”
“此人與之先生相比,若何?”
“他有經天緯地之才,移星換鬥之術,微臣十不及一。”
“先生如此過譽,定是非凡之人,不知高姓大名,現居何處?”
“東海人氏,姓薑名尚,字子牙,號飛熊。祖上封於呂故稱呂尚,早年與臣結識,曾為忘年之交。臣來西歧時,聽說效力於當今,後來不滿紂王荒淫無道,辭官而隱。今在何處,尚不得知,主公可以尋訪。”
“薑尚之名,孤早有所聞,世人都說是天下奇才,隻恨無緣相識。如今既然隱於山野,孤自然要竭力尋訪。”
鬻熊:“願我主能早得此人,也就可以得天下了!”說罷,已是體不能支,氣若遊絲,侍者即刻端來參湯,姬伯親手相扶,執羹喂入口中。
片刻,鬻熊緩過氣來,勉力說道:“主公,微臣還有一事相求。”
姬伯立答:“請先生講來。”
鬻熊:“荊楚之地,國之南土。當年禹劃九州,鑄九鼎於荊山之巔,以鎮南國。荊山之中,臣還有一個重孫,名叫熊繹,年方七歲。臣請接來托付於主公,讓他接受周室教誨,領略中原的禮儀,他日得為周室鎮守南疆,不知主公可否允在下之請?”
姬伯忙應:“這有何不允呢?先生的孫兒也是寡人的孫兒啊!”
鬻熊:“謝主公。荊楚尚有精兵數萬,可追隨於主公帳下,效犬馬之勞。”
姬伯:“鬻子之情,日後定當重報。”
鬻熊長吐一口氣,靜靜地望著姬昌,瞑目而逝。
姬伯見了,大驚失色,急忙傳喚醫者,醫者略作診視,歎道:“稟侯爺,鬻子已經亡故了……”
頓時,姬伯呆若木雞,百愁攻心,萬悲驟湧,痛哭失聲,淚如傾盆!把七年被囚,積鬱於胸的怨、仇、愛、恨一切都發泄出來,隻哭得天悲地慘,聲嘶力竭,日月無光……突然,從口中吐出一塊肉團!眾人大驚失色,紛紛跪倒於地,祈禱上蒼。不料姬昌反如釋重負,精神重振。原來所吐出的正是無限積鬱,後來傳言甚多,那都是後話了。
鬻子三日未葬,姬伯下旨:“待本侯訪得薑尚,當送鬻子歸楚而葬。”後三日,姬伯帶領散宜生,前去尋訪薑尚。
……
中原大地上,有一條重要的山脈——秦嶺,史稱南山。它從昆侖而出,東西橫貫,氣勢磅礴。嶺之南北,各有一條重要的大河:即漢水和渭水,兩河並向東流,漢水注入長江、渭水流進黃河。數千年前周王朝源於渭水流域,創造了偉大的中原文化。荊楚則崛起於漢水流域,孕育了一個強大的楚國,創造了獨特的荊楚文化,與中原文化融合,共同形成了偉大的華夏文明,為中華民族之發展建立了卓越的豐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