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河人民懷念敬愛的周副主席。他在黨誕生二十六周年那天,走到小河旮旯溝裏,向中央機關部隊和群眾發表講話,闡述了我們黨艱苦奮鬥的發展史,分析了當前人民解放戰爭的勝利形勢,還說蔣胡匪軍現在采用的是“棺材”戰術,幾萬人擠在一塊兒,如同棺材遊行,而我軍在群眾積極支援下,機動靈活地消滅敵人,必然會取得一個又一個勝利!這次講話給了大家多麼大的鼓舞啊。中央負責同誌也時常召開貧農會、群眾會,給鄉親們講述中國即將解放的形勢。在夏忙搶種時節,所有中央機關同誌動員起來,幫助鄉親們收麥打場,搶墒播種。

六月的一天,這裏下了一場少見的冰雹,毛主席、周副主席和中央的同誌關切地問道:受災損壞的莊稼有多少,對收成影響有多大?並趕緊組織中央機關幹部、警衛戰士和群眾進行補苗救災。毛主席、周副主席和小河人民真是心貼著心啊……

毛主席、周副主席和黨中央住在小河的一個多月裏,這兒的男男女女、老老少少,連同小娃娃們,都親自感受過見到自己領袖的歡悅。那幾個和毛主席同桌共餐過的小閨女,那位在毛主席關懷下被救護過的小後生,那些親熱地和毛主席拉過話的老曹、蘭蘭媽、老雇工和鄉親們,如何抑製得住內心的感情,怎能不歌唱呢!

此刻,正當中午,在毛主席曾經漫步過的小河岸邊,一夥暢懷歡笑的閨女們,一邊洗著衣裳,一邊不約而同地唱起了信天遊。她們的歌聲由遠及近,悠悠動聽。霎時,整個山村也被激蕩起來了:

中南海水清又清,

小河流水通北京。

信天遊歌兒飄山外,

小河歌唱毛澤東。

跟著共產黨鬧革命,

海枯石爛不變心。

小河人民熱愛您,

人民領袖毛澤東!

在親愛的祖國遼闊的土地上,每個中國人胸懷裏都有一首黨的歌。然而,在這青峰入雲的深山溝裏,我聽著這些歌感到特別的親切,腦際裏久久地縈繞著那扣人心弦的旋律。

這天深夜,我和小河隊長盤腿坐在炕頭上。年輕的隊長看來靦腆純樸,細條個兒,頭腦精明,雖然話講得不多,卻是結結實實的。他是毛主席和“三支隊”離開小河的第二年才出生的小娃娃。從完小一畢業,他就紮根山鄉。他熱愛小河,熱愛小延安,深深意識到自己肩上挑的擔子的重量。他兩隻眼睛灼灼發光,聲音裏充滿了一種鼓動人心的勁兒:

“我們小河有光榮的革命傳統。過去,在革命戰爭年代,我們小河人奮不顧身,給咱部隊帶路、送信、抬擔架,出生入死。如今,我們建設小河,更要保持戰爭時期的那股勁!”

小河人民保持著革命戰爭時期那股勁。

小河人民發揚跟隨黨和毛主席轉戰陝北的那股勁,決心治理小河,使小河變得更美麗。社員們說:要改變窮麵貌,就不能停留在倒山種地和廣種薄收上。要鬧不能小打小鬧,必須發奮苦幹。他們扛著老钁,唱著歌,奔上了移河造田的地場:

腳踢荒山山低頭,

手牽河水跟我走。

壯誌淩雲與天鬥,

要讓小河順心流。

毛主席話兒記心頭,

天翻地覆跟黨走。

小河通著中南海,

延安精神傳千秋。

一場移河戰鬥在數九寒天打響了。經過長期戰爭考驗的小河社員們,以愚公移山、改造中國的氣魄,在長咀河台上,和凍土頑石開展了搏鬥。雖然土凍石硬,一天隻能挖一點,挖一點就少一點,他們堅持挖山不止。有的社員挖石把虎口震裂了,有的社員挖渠把腳砸爛了,卻誰也不叫一聲苦,說:“毛主席和黨中央轉戰陝北,指揮全國戰爭,率領我們解放軍打敗了幾百萬蔣胡匪幫,咱連一條小河也移動不了嗎?”在下水掏沙的戰鬥中,女共產黨員、共青團和鐵姑娘隊員們,她們的手凍腫了,腳凍麻了,社員們焦急萬分,吼叫著勸她們上來,她們卻越幹越猛,說:“過去老前輩打仗不怕掉頭,咱和大自然鬥要不怕吃苦。受點兒凍,怕啥!”真個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