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秧(1 / 1)

上中學的時候,家鄉大多都是旱田,種植玉米高粱大豆小麥等旱季作物,種水稻的基本沒有。後來試行旱改水,就分派了當時的幾個典型先進村試種水稻。水源問題沒有解決,種下去的秧苗大多幹死了,幾乎是顆粒無收。但是到了第二年,為了響應上級號召,照例還得改,就算是擺擺樣子也得做。老百姓有抵觸情緒,這種情緒也多多少少影響到學生中來。有一天,我們學農課就是去村裏給農民插秧。下到水田以後,農業技術員現場給我們講了插秧應掌握的要領,做了示範動作。老百姓遠遠地站在稻田邊的大路上,嘻嘻哈哈地看新鮮。我們一拉溜四個班學生,全部站在水田裏彎著腰插秧。頭一天手生,秧一插下去不大一會兒就漂了起來,弄得水麵上橫七豎八都是綠色的秧苗。幹部過來發火,技術員過來大叫。老師心裏就有些氣,讓學生不要隻顧趕速度,要一把一把地把秧栽進稀泥裏,按結實了才鬆手再接著栽下一把。同學們挨了批評就有些憋氣。不知是誰私下裏悄悄傳出一個秘方:秧苗橫在泥裏,用腳一踩就再也漂不起來了。這一著還真行,人人都把稻苗把子朝泥裏一塞,用腳一踏,果真穩穩地躺在泥水裏不露一星半點影子。曬了一天,大夥都成了泥猴,終於完成了插秧任務。蹲點幹部和村裏領導去隊屋吃飯的時候,老師和同學們吃自己帶的幹糧,喝井裏打來的涼水。吃完了又如上午一樣幹了半天,晚上各自收工回家。

第二天傳來消息說,稻田裏的水全下去了,但所有的秧苗都是頭朝下栽著的,白花花的根子直豎豎地朝上蹶著。帶隊的老師受到了通報批評。我們那幾個班的學生期末考試成績單,全部都算做不及格。白跑了一學期,這損失應說是不小了。但是,仿佛大家都並不太介意。後來想一想,那樣的年月,名氣、榮譽都格外看重的時期,似乎也有麻木的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