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子論文選登
作者:鄭 芳 王培明
【摘要】我國正處於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的關鍵期,危機事件頻發,因此大眾媒介的紐帶作用顯得尤為突出。筆者認為,新時期媒介的紐帶作用的內涵已大為豐富,表現為: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及時而有效的傳達信息;消除不穩定情緒,正確引導輿論;實施輿論監督;緩解不安情緒、堅定信心。
【關鍵詞】公共危機 信息傳遞輿論引導輿論監督
三十多年的改革開放使中國的經濟迅速騰飛,高速發展後的中國目前正處於 經濟轉軌和社會轉型的重要時期,而這也正是危機事件高發的時期。大眾媒介在危機事件中的表現很大程度上影響著事態發展的過程,如果能夠及時采取相應的傳播策略,進行準確有效的報道,媒體不僅有利於樹立自身的公信力與權威性,也能夠較好地促進事件的解決,從而促進社會的穩定和發展。
筆者認為,在公共危機事件中大眾媒介的作用主要表現為: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及時而有效的傳達信息;消除不穩定情緒,正確引導輿論;實施輿論監督;緩解不安情緒、堅定信心。
一、搭建信息交流的平台,及時而有效的傳達信息
筆者認為大眾傳媒是一種公共空間。在當今這個高度信息化的社會中,大眾媒介的不可替代性首先在於它搭建了公共信息平台,及時準確地傳遞公眾所需的信息,尤其是那些有關公眾利益和公共安全的重要信息。
大眾媒介作為公共空間的作用與作為“喉舌”、“紐帶”的作用應是相輔相成的。2003年突如其來的“非典”著實讓民眾恐慌了一把,由於未能及時向公眾傳達疫情信息,導致非典疫情迅速蔓延,引起了人們的恐慌和社會的混亂;而之後政府相關部門果斷的采取了疫情透明政策,不僅消除了民眾的不安心理,還迅速控製了疫情,這對最終取得抗擊非典的勝利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
二、消除不穩定情緒,正確引導輿論
大眾媒介作為社會輿論工具,承擔著反映輿論和引導輿論的責任。由於公共危機事件的破壞性高,其自然的成為了公眾關注的焦點。在公共危機事件中,大眾傳媒的失語必然影響和阻礙公眾對事件的認知,但如果接觸了較多的信息又很可能會陷入一種混亂而分不清真實信息的消極狀態。
筆者認為在公共危機事件中,大眾媒介應當是穩定社會、安定民心的“穩壓器”,是保持社會各係統動態平衡的“協調器”和促進社會進步的“助推器”。大眾媒介的公器作用是通過引導正確的輿論體現的,其涵蓋及時的告以實情,準確的解釋實情,恰當的引導輿論和控製危機事件傳播的範圍及程度。其實,公共危機事件發生後,大眾媒介在政府或組織和民眾之間的“紐帶作用”比平常時期更為凸顯。民眾關心政府、社會的應對措施情況,而政府或組織也想通過大眾媒介讓受眾看到自身的行動,這就需要大眾媒介履行橋梁和紐帶的職責,做到上情下達、下情上達,建立彼此的信任,形成全社會的互動。“三鹿奶粉”事件曾讓無數的家長惶恐不安,因擔心對下一代造成傷害而不敢購買國產奶粉,這對奶粉產業造成了致命的影響。此時,大眾媒介在及時追蹤相關責任人處置結果的同時,還大篇幅、長時間報道不合格奶產品的銷毀情況、牛奶產業後期整頓以及國家加強質量檢查等方麵的情況,在較長時間裏形成係列報道。這種紐帶作用的充分發揮安撫了民心,促進了正確輿論的形成,對社會安定、經濟發展均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