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征戰埃及
1797年12月10日,拿破侖從意大利凱旋而歸。在巴黎的督政府為他舉行了近乎奢華的歡迎儀式。
這天,盧森堡宮內築起了花台,上麵放置著象征和平與自由的神像,牌樓上,掛滿了拿破侖從意大利虜獲的敵方旗幟。將官們分立在花台兩旁,身著彩衣的姑娘們手捧鮮花,靜立恭候著拿破侖的到來。
11點鍾,拿破侖到了,他穿著佩有綠色棕櫚勳章的法蘭西學院禮服,國家各大團體競相向拿破侖致敬,法蘭西學院已把他捧上了天,封他為學院院士。約瑟芬挽著他的胳膊,身穿希臘式的寬大長裙,黑花繡邊,渾身珠光寶氣。外交大臣塔列朗退著走路,為他升道。
他頻頻揮動著雙手向人們致敬。歡迎會上,塔列朗的致詞是非常熱烈的,他歌頌了拿破侖在意大利的豐功偉績後,邀請拿破侖講話。
拿破侖用高亢的聲音致謝詞:“各位督政、各位將士!法蘭西人民為了保證自由、和平與平等,必須同歐洲諸多君主作戰。為了獲得一部充滿理性的憲法,需要戰勝18個世紀以來的政治陋習與偏見。在共和之年憲法的指導與各位的奮鬥下,已經戰勝了這些困難。宗教、封建主義和人權主義在歐洲已經盛行了20個世紀,而今締結的和平條約,開創了民主與自由的新紀元,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個偉大的國家。意大利是歐洲文化的發源地之一,由於法軍的勝利,使意大利人民的自由靈魂已從古羅馬共和時代的墳墓中蘇醒。和約的簽訂,不僅使法國人民獲得了幸福,也使全歐洲人民獲得了自由與平等。”
巴拉斯最後上台講演,他稱讚拿破侖為法國人民雪恥洗辱,恢複了法蘭西民族的自我尊嚴。
一個月過去了。波拿巴的門庭漸漸冷落下來。他隻偶然去官方世界混混。他出席法蘭西學院的各種會議。但更經常的是呆在勝利街的寓所裏,俯身讀書和研究地圖。他接待幾個至愛親朋,他的兄弟,他的軍官,還有幾位政界朋友。他感到苦惱,他怕他的光榮被磨損掉。
“在巴黎,貴人多忘事,什麼記憶也保不住。”他對布爾裏埃納說,那陣子他正閑極無聊,煩膩透了。“假如我長期這樣無所事事,我就完蛋了。”
但是,他每次在大庭廣眾中出現,人群立刻爆發出歡呼聲。然而他卻憂心忡忡地說:“算了,假如我走上斷頭台,人們也會一樣爭先恐後擠到我的前麵來。”
拿破侖到北部諸港曾作過短暫的視察,他認為,暫時不能輕舉妄動北征英國。他想通過遠征埃及以威脅通往印度的道路,以強迫頑敵屈膝投降。而且東方早令他心往神馳,想入非非。亞曆山大和愷撒的功業老在腦子裏盤旋。拿破侖想步其後塵,在尼羅河的滾滾波濤中尋找他們的蹤跡,為自己建立一個地中海帝國……他的準備工作既秘密又仔細。不僅僅是征伐作戰問題,而是涉及到建立一個國家,建立一個法蘭西的大計,他將喝令沙漠後退。擴大法蘭西的版圖。
督政府因急想擺脫這位討厭的將軍,就供給他黃金、士兵和船隻。1798年5月4日,在約瑟芬、杜羅克及拉瓦萊特的陪同下,拿破侖離開了巴黎。5月8日到達土倫。拿破侖在出發前,精心地重新組建了東方軍團。貝爾蒂埃是他的參謀長,他的弟弟路易、繼子歐仁、上校馬爾蒙、繆拉和朱諾及中校迪羅誌、上尉拉瓦萊特則組成了參謀班子。
拿破侖在登船前夕,向部隊發表了動人心弦的演說:“各位將士:我與你們同甘共苦地並肩作戰已經很久,以前的戰鬥中各位勇敢善戰,都是最優秀的軍人。在意大利戰役後,我沒有忘記大家,給了大家一定的財富。這次遠征埃及,我希望各位繼續努力,如果成功,我會給大家更高的獎賞!”
這支遠征隊最顯著的特征也許是它含有一支由167位科學家、技術和文化專家所組成的考察團。他們是去調查研究埃及的自然資源和古代文物的。他們之中有博物學家、物理學家、化學家、地圖測繪人員、工程師、考古學家和藝術家。
在征集這支隊伍時,拿破侖得到了他的科學顧問和朋友蒙日的大力協助。他們之間的關係類似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徹韋爾勳爵與丘吉爾首相之間的關係。
1798年5月19日,拿破侖率領大船隊從土倫啟航了。這支船隊由300餘艘運輸船組成,裝載了25萬名步兵、3000名騎兵、3000名炮兵和工兵。布律埃斯中將指揮的13艘大型戰艦和6艘快速炮帆船負責護航。
拿破侖乘坐的是布律埃斯的旗艦“東方號”。航行途中,來自科西嘉、熱那亞和契維塔韋基亞等地的船隊也先後加入進來。
這次遠征,法軍將保密工作做得很好,僅有少數幾位高級軍官知道他們正駛往埃及。官方直到最後一刻還稱他們是英吉利軍團的左翼。有關其航行的消息,兩周後才傳到英國,而且即便在那時,皮特首相還以為法軍要在愛爾蘭登陸,倒是皇家海軍非常警惕。
當時,聖文森特勳爵的地中海艦隊正封鎖著西班牙港口加的斯,因為那裏停泊著一個西班牙海軍中隊。5月2日,他派納爾遜海軍中將進入地中海去搜索並擊毀法國的船隊。納爾遜的艦隊最後是由14艘戰列艦、2艘快速炮帆船和一艘海岸炮艦組成的。假如它能截住拿破侖的艦隊,便一定能輕而易舉地重創法國遠征軍。
但受到風暴和逆風的影響,納爾遜直到拿破侖早已駛遠後才到達土倫。由於他與自己的快速炮帆船分開了,這就不利於他在遼闊的地中海搜索及躲避它的敵人。拿破侖這支龐大的船隊在英國艦隊行蹤不明的情況下,去駛向公海,實際上是一種莽撞的冒險行為,盡管這次行動成功了,也不過屬於一種僥幸。
半個多月後,拿破侖的船隊平安到達馬耳他島,島上的馬耳他騎士團隻象征性的作一下抵抗就逃跑了。拿破侖在這個島上逗留了一個星期。臨走,又留下沃布瓦將軍與4000名士兵駐守,大部隊則繼續遠航。6月30日,拿破侖的船隊抵達埃及水域。
在長達一個多月的遠航中,法軍士兵們在船上由於擁擠,食物補給又不足,沿途吃盡了苦頭,許多人都暈了船。到達埃及海岸時,拿破侖派一艘炮艦先行抵達亞曆山大港,在那裏找到了法國領事馬戛龍,從他的口中得知,英軍納爾遜的艦船兩天前曾到過亞曆山大,為此拿破侖感到很不安。他怕一旦遇到英軍艦隊,法國船隊就會吃虧。所以決定立即在亞曆山大港西公開闊灘頭登陸。為此布律埃斯將軍曾力勸他不要這樣做,因為岸邊水太淺,不適宜登陸,這位將軍主張在離亞曆山大港14英裏的阿布基爾灣去登陸,那裏有隱蔽的錨地和灘頭,但拿破侖擔心英艦會隨時來襲擊,便堅持下令在小漁村馬拉布特附近登陸,該村離亞曆山大港僅8英裏。
當時的亞曆山大,僅有16萬人。是一個破舊的小鎮,法軍登陸的時候,該鎮守軍還無知覺。拿破侖的部隊隻登陸了4000人。因為灘頭水淺,又刮北風,部隊登陸緩慢而又艱難,火炮及給養均未能帶上。登陸後,拿破侖即率這4000人向亞曆山大進發,法軍衝進這個鎮時,隻以傷亡300人的代價就很快占領了這個港口。
在亞曆山大,拿破侖用阿拉伯文向當地居民發布了一份不尋常的告示。他聲稱法國人不是來打埃及人,而隻是來打壓迫他們的馬穆魯克統治者,他還宣稱法國人才是真穆斯林,因而要求所有埃及人都應幫助法國人驅逐馬穆魯克。拿破侖還向當地的教長和阿訇授了三色勳章。又過一星期後,拿破侖的部隊和物資都上岸了。此時,法軍便開始向開羅進軍。行前拿破侖留下克萊貝爾留守亞曆山大,並任總督。梅努奉命占領羅塞塔後也任總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