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陝北資源性企業文化的現狀及成因分析(2 / 3)

(四)忽視了企業文化的創新和個性化

企業文化是某一特定文化背景下該企業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是企業的個性化表現,不是標準統一的模式,更不是迎合時尚的標語。綜觀許多資源性企業的企業文化,方方麵麵都大體相似,但是缺乏鮮明的個性特色和獨特的風格。其實,每一個企業的發展曆程不同,企業的構成成分不同,麵對的競爭壓力也不同,所以其對環境作出反應的策略和處理內部衝突的方式都會有自己的特色,不可能完全雷同。這說明,企業文化是在某一文化背景下,將企業自身發展階段、發展目標、經營策略、企業內外環境等多種因素綜合考慮而確定的獨特的文化管理模式,因此,企業文化的形式可以是標準化的,但其側重點各不相同,其價值內涵和基本假設各不相同,而且企業文化的類型和強度也都不同,正因為如此,才構成了企業文化的個性化特色。

二、陝北資源性企業文化現狀的成因分析

陝北資源性企業的企業文化發展之所以走入以上四個誤區,其原因可以從以下幾方麵來分析:

首先,從經濟基礎來看,陝北資源性企業的發展規模還處於工業化的初級階段。企業文化現象之所以在經濟發達的歐美和日本迅速發展,這與發達國家的經濟已經完成了工業化,進入後工業化的階段有關。企業文化作為一種較高級的文化管理模式,它需要企業發展到一定規模和一定階段,才能將原有的價值、理念整合成獨具特色的管理模式和經營方式。很難想象小作坊和路邊快餐店能塑造出整合程度高、有特色的企業文化。事實上,也沒有必要。許多優秀的企業文化都出現在有一定實力的大集團、大企業中,因為這些企業都發展到了一定的規模,需要用文化價值來進行整合。而且,這些企業有高素質的管理層,有明確的發展方向,有充裕的資金投入,所以,也有能力塑造自己獨特的企業文化,這樣的企業文化也才能夠對企業發展產生推動作用。因此,發展陝北資源性企業的企業文化需要與之相適應的經濟基礎,企業要明確自己所處的發展階段和發展目標,而不要盲目追求建設企業文化的形式。

其次,也有其社會原因。企業文化、企業創新表麵上看起來是企業自身的問題,然而,如何從總體上把握企業文化的發展方向,如何促進企業文化的發展,這就涉及社會引導、社會支持、社會評價和社會激勵等許多社會的因素。政府對企業文化的發展現狀做何判斷,對下一步的發展目標做何預期,又如何實施,資源性企業文化具體的發展方向是什麼,政府、社會、企業和研究機構分別在企業文化的發展過程中究竟起何種作用,這幾方麵又如何協調,共同促進企業文化的發展等等,這些問題不是靠簡單地輿論引導和空喊口號能夠解決的。首先,政府一方麵要加強體製改革,為企業文化的創新提供充分的伸展空間;另一方麵,要從政策和輿論導向方麵引導企業首先要發展自己的經濟實力,在達到一定規模的基礎上塑造獨具特色的企業文化,而不是盲目追求形式、趕時髦。其次,社會應當通過一定的評價機製,對企業文化作出客觀公正的評價,鼓勵企業文化的創新,促進企業文化對社會文化的發展作出貢獻。再次,研究機構和企業谘詢機構應當為企業文化的發展提供必要的技術支持,用科學的理論指導企業文化建設的實踐,使企業文化更能反映企業自身的價值觀,在表現形式上更具個性化。另外,走入企業文化建設的誤區反映出我們對企業文化的實質和企業文化發揮作用的內在機製理解得還不夠深入,這是由於在資源性企業文化的建設過程中,直接引進了企業文化的管理形式,而對企業文化的內涵、實質及適用條件等缺乏認真細致的研究,致使人們對企業文化與社會文化的關係、企業文化與企業管理的關係、企業文化的表層形式與企業文化的實質的關係等問題的基本理解上出現了偏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