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加強基礎研究,作好技術儲備
一是繼續做好保水采煤研究。陝北煤炭資源開發必須走保水采煤的途徑,在保護淺層地下水的前提下,開發利用煤炭資源,確保煤炭開發與生態環境協調發展。根據有關成果,烏蘭木倫河與禿尾河沿岸,煤層埋藏淺,厚度大,一旦開采對地下水影響非常大。疏幹地下水,使泉水斷流,河流幹枯,同時引起地麵塌陷,甚至植被幹死。而榆神礦區西部、神木北部礦區南部地區,煤層埋藏深度大、煤層頂板基岩厚度大、有近百米的紅土與黃土隔水層,在采取一定的措施條件下,可以達到保水采煤的目的。但保水采煤的一些關鍵技術問題還沒有解決。二是做好合理利用水資源的研究。高度認識陝北地區水資源的重要性,地下水是保持生態環境的關鍵,節約用水,合理利用地下水資源是當務之急。但是陝北水資源的狀況至今還不清楚。研究表明,薩拉烏蘇組沙層對礦井水具有非常好的淨化作用,應該充分利用陝北廣泛分布的沙層,加強對礦井水的重複利用。三是做好地下煤炭氣化技術的儲備研究。煤炭是可耗竭的資源,而且陝北大量的資源以薄煤層形式存在,許多厚煤層開采後丟棄的厚度則達1.50m,甚至更厚,它們的開采成本高,在陝北目前算是不經濟的。但是,可在適當時候進行地下氣化開采,不僅利用了資源,也是經濟的。及早做好地下煤炭氣化的技術儲備,適時開展煤炭地下氣化,把井下開采不經濟厚度較小的煤層利用起來。同時,實現煤炭資源的潔淨開采、利用,減少環境汙染和地麵塌陷、生態環境影響。
(三)注重資源綜合利用,提高資源回采率
供水不足、生態環境脆弱是製約陝北煤炭資源開發的重要因素。因此,減少開采麵積,提高單位麵積的煤炭產量和經濟效益,也是當前陝北煤炭企業保護環境的有效措施。據悉,陝北一些地方煤礦資源浪費非常嚴重,回采率不足10%,即使一些大礦,回采率也隻有30%左右。
參考文獻
[1]馬建臣《資源性企業管理方法研究》人民出版社,2003年版。
[2]劉治國、李國平:《陝北地區非再生能源資源開發的環境破壞損失價值評估》。載《統計研究》2006年第3期。
[3]王平、趙元才:《柴達木盆地油氣藏開發與環境保護》。載《成都理工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04年第10期。
[4]《陝西將對陝北石油開發中的環境汙染問題進行專項整治》。華商網2005年2月28日。
[5]張雲、李國平:《非再生能源開發中的價值損失與補償模式初探――以陝北為例》。載《開發研究》2005年第4期。
[6]範立民、楊宏科:《可持續發展與陝北煤炭資源開發》。載《陝西煤炭》2003年第3期。
[7]喻勤婭:《企業環境保護社會責任之我見》。載《生產力研究》,2005年第6期。
[8]潘新華:《陝北地區能源開發、環境保護與經濟協調發展的思考》。載《企業經濟》2005年第9期。
[9]王雙明等:《陝北煤炭資源可持續發展之開發思路》。載《中國煤田地質》2003年第5期。
[10]孫寧生、周軍:《延安市石油開采汙染治理調查及其防治對策》。載《陝西環境》,2001年第1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