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上上下下 (1)(2 / 2)

“這會不會是贗品呀?”林淩著急地發問道,他可不想弄一幅贗品給於重東啊,就算是自己不怎麼識貨,但他想這個於重東應該是識貨的人,隻要是於重東認為是真貨的話,那麼就一定會是真貨,就算是贗品,也是經過這於重東驗證過的,至少到最後出了問題,也不能怪得著他了。

“這我也不是很有把握,但好在我是學曆史的,文物界還有幾個朋友,可以請他們來鑒定一下。“於重東笑著說道。

一聽於重東這樣說,林淩就立馬把畫軸鄭起來,係好,雙手遞給於重東,說:“於省長,這幅畫我也不知道是不是贗品,我對書畫沒有什麼造詣,這畫放在我那裏實在是明珠暗投了。我想把這幅畫送給您,一則也讓畫能得到它應該得到的待遇,不至辱沒了它。二則,您老不嫌我天質愚笨,收我在手下讀博。這幅畫,就權當我的拜師之禮吧。”

林淩從於重東看這幅畫的神態和表情上,就知道於重東非常地喜歡這幅八大山人的作品,而且已經到了愛不釋手的地步,所以他才會說出剛才那番言語,以求得對方的理解。

對於林淩的這一番話,於重東絲毫也不覺得突然,隻是含笑看著他,說:”林淩,你是我最喜歡的弟子。我們是學曆史的,對中華文化也可以說是領會甚深,君子不掠人之美,這畫你就拿回去吧,心意我領了。“

林淩此刻又向前走了一步,把畫放在於重東的辦公桌上,笑著說:”且不管這畫是不是真跡,隻代表我對老師的一片敬重之心,請您不要推辭。說起來,這畫無論真假,在您這裏就是找到了它的位置,如果放在我家裏,說不定就被蟲咬壞了。”

於重東笑了起來,說:“你說的也不無道理。這樣吧,畫先放我這裏,我先欣賞幾天,再請專家鑒定一下。這個朱耷,八大山人,明末清初傑出的寫意畫藝術大師。”

林淩的心裏不由得由衷佩服起來了,心想這收禮也是一門學問呢,如果一味地把談話延宕在相互推辭之上,雙方都會很難堪。於重東一句話就把話題轉換到了八大山人身世上去,又開了一個新的話題,使得雙方的談話能自然地承接下去,真是功夫了得了。

”當年湖南俊彥風流冠絕一時,曾國藩手下召集全國精英,令人羨慕呀。“於重東慈祥地笑著,看著林淩說。林淩笑了起來,說:”人才輩出,在學生看來,也是一門學問呢,在曆史上,不乏人才打堆的現象,一個集團的強勁上升,總是有著一群誌同道合的優秀人才在努力工作,明朝開國皇帝朱元璋的淮西集團就不說了。曾國藩一開始創業時也不過是用了一群家用鄉士子,難道上天真的隻在這一地方降下人才?我感覺,人才打槍堆的現象,也有它的道理呢。”

“我們林淩現在可是學業日進啊,真是令人不甚欣慰。”於重東笑了起來,慈祥地看著林淩。“說說你悟出的道理?我倒是要好好聽一聽。”

“第一,人才聚集,必須要有一個領袖人物,在他的周圍慢慢聚集起一群人才來,所謂物以類聚。荀子在《不苟》中說:‘君了潔其身而焉者合矣,善者言而類焉者應矣。’有了領袖人物,四方同誌自然慕名雲集。”林淩見於重東有興趣,就侃侃而談起來。“第二,人才聚集,還需要相互提攜,以曾國藩他們為例,如果沒有曾國藩的舉薦,胡、左、李等人隻怕也不免於瓠瓜之歎了。”

於重東撫掌大笑,說:“林淩見解不凡,真令人高興,看來我還是沒有看錯人。隻是,你這一通理論,隻怕不會是無的放矢吧?”

林淩一驚,這個於重東果然十分敏感,隻聽了自己的寥寥數語,就能看透自己心裏的玄機,不由得叫人出汗。隻是,箭在弦上,不得不發,他幹脆不在繞彎,笑著說:“於省長,學生不敢隱瞞。您經常教導我,要學以致用,學習貴在與實踐相結合。說起來,我認識您的時候,正是我人生中最為沮喪的時候,您鼓勵我重振精神,努力工作,在您的支持下,我們市的文化體製改革和文化產業建設飛速發展。您可能也知道了,我集團公司原來分管鐵路區域施工副總經理駱國華出了問題,俗話說,秦失其鹿而天下共逐之。我既然也是官職場中人,在官言官,也不能免俗。我想請求組織上給我一個更為廣闊的平台,如果本人能夠順利升到這一職位後,就想請於省長能不能幫我留意一下,省裏有沒有更適合我的職位,讓我能更好地為本省的經濟社會發展貢獻自己的一點力量。”

林淩說完這番話,不禁有點忐忑起來,這還是自己有生以來第一次和省裏的領導說這種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