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回 竇知府結貴交趨勢利 冷絳雪觀舊句害相思(1 / 3)

詞曰:人在念,事關心,消瘦到而今。開緘忽接舊時吟,鐵石也難禁。

情惻惻,淚淫淫,魂夢費追尋。魚書杳杳雁沉沉,最苦是無音。

右調《喜遷鶯》話說燕白頷與平如衡扮做貧士,改名趙縱、錢橫,瞞了宗師,悄悄雇船從蘇州、常州、鎮江一路而來。在路上遇著名勝所在,二人定要遊覽題詩,發泄其風流才學,甚是快樂。

一日,到了揚州,見地方繁華佳麗,轉勝江南。因慕名就在瓊花觀作了寓所,到各處去遊覽。聞知府城西北有一個平山堂,乃宋朝名公歐陽修所建,為一代風流文人勝跡,遂同去遊賞。尋到其地,隻見其基址雖存,而屋宇俱已頹敗。唯有一帶寒山,高低遮映;幾株殘柳,前後依依。二人臨風憑吊,不勝盛衰今昔之感。因叫家人沽了一壺村酒,尋了一塊石上,二人坐著對飲。

燕白頷因說道:"我想歐陽修公為宋朝文人之巨擘,想其建堂於此,歌姬佐酒,當時何等風流,而今安在哉!唯此遺蹤,留一片荒涼之色。可見功名富貴,轉眼浮雲,曾何益於吾身。"平如衡道:"富貴雖不耐久,而芳名自在天地。今日歐陽公雖往,而平山堂一段詩酒風流,儼然未散。吾兄試看此寒山衰柳,景色雖甚荒涼,然斷續低徊,何處不是永叔之文章,動人流連感歎。"二人論到妙處,忽見兩個燕子呢呢喃喃,飛來飛去,若有所言,若有所聽。二人見了不禁詩興勃勃,遂叫家人取過筆硯,拂試開一堵殘壁。先是燕白頷題一首詞兒在上麵,道:聞說當年初建,詩酒風流堪羨。曾去幾多時,唯剩晚山一片。誰見,誰見,試問平山冷燕。

右調《如夢令》雲間趙縱題燕白頷題完,平如衡接過筆來,也題一首道:芍藥過春無豔,楊柳臨秋非線。時事盡更移,惟有芳名不變。休怨,休怨,尚有平山冷燕。

右調《如夢令》洛陽錢橫題二人題罷,相顧而笑。又談今論古,歡飲了半晌,方攜手緩步而回。回到觀前,天已昏黑。隻見許多衙役轎馬擁擠觀前,甚是熱鬧。問人,方知是太守在大殿上做戲請客。二人見天晚人雜,因混於眾人中,悄悄走到殿前一張,隻見上麵兩席酒,坐著兩客。不是別人,恰是張寅與宋信。心下暗驚道:"他二人為何到此?"再看下席,卻是府尊奉陪。恐怕被人看見,不敢久立,遂走回寓所,私相商量。

燕白頷道:"我們在家時不曾聽得他出門,為何反先在此處?"平如衡道:"莫非來打秋風?"燕白頷道:"若說打秋風,在老宋或者有之;張伯恭家頗富足,豈肯為此離家遠涉在此。依小弟想來,隻怕聽見山小姐之事,亦做癡想,故暗拉老宋一同北上,以為先下手為計耳。"平如衡道:"兄此想甚是有理。他倚著父親吏部之勢,故有此想耳。我們卻是怎樣個算計方妙?"燕白頷道:"我們也沒算計,此事乃各人心事,說又說不出,爭執又爭執不得,隻好早早去了,且到京中再看機緣如何。"平如衡道:"既要去,明早就行。莫與他看見,知我二人進京,他一發要爭先了。"燕白頷道:"有理,有理。明日須索早行。"二人睡過夜,到了次早,果然收拾行李,謝了主人,竟自雇船北去,不題。

你說宋信與張寅為何在此吃酒?原來宋信到了揚州,因與竇知府有舊,要在張寅麵前賣弄他相識多,遂去拜見。又在竇知府麵前誇說張寅是吏部尚書之子,與他相厚,同了進京。竇知府聽見吏部二字,未免勢利,故做戲請他二人。戲到半本之時,攢盒小飲。

竇知府因問道:"張兄進京,還是定省尊翁老大人,還是別有他事?"張寅道:"隻為看看老父,並無別事。"竇知府又問道:"子成兄為何又有興進京?"宋信道:"這且慢說。且請問竇老先生,可曾聞得冷絳雪進京之後光景怎麼了?還是為妾,還是為婢?"竇知府笑道:"冷絳雪的事情可謂奇聞,兄難道還不知道。"宋信道:"冷絳雪進京之後,晚上就往遊雲間,其實不知。"竇知府道:"山小姐自恃才高,又倚天子寵眷,一味驕矜,旁若無人。此乃兄所知者。不期冷絳雪這小小女子,倒有些作用。到她府中,一見麵就爭禮不拜。山小姐出題考她,她援筆立就,竟將一個眼空四海的山小姐壓服定了。不但不敢以婢妾相待,聞說山相公欲要將她拜為義女,山小姐猶恐辱了她,竟以賓客禮相待。又替她題疏加官號。天子聽從,加她個女學士之銜。又將她父親冷新敕典中書,冠帶榮身,你道奇也不奇。兄前日原是要處她,出兄之氣。不知她的造化,倒因禍而得福。"宋信聽得呆了半晌,又問道:"果是真嗎?"竇知府道:"命下,冷新的冠帶,是本府親送去的,怎說不真。"宋信道:"這等看來,山府之事,冷絳雪倒也主持得幾分了。"竇知府道:"聞得山小姐於冷絳雪之言,無有不聽她的,怎麼主持不得。"宋信聽了,又沉吟半晌,因以目視張寅道:"這倒是吾兄一個好機會。"張寅驚問道:"怎麼是小弟的好機會?"宋信道:"這個機會全要在竇老先生身上,須瞞不得。"張寅道:"既蒙竇宗師錯愛,門生心事不妨直告。"竇知府因問道:"張兄有甚心事?"宋信道:"張兄此行,雖為趨事尊翁大人,然實實為聞得山小姐之名,意欲求以為配。到了京中,央求幾個大老作伐。他兩家門當戶對,自有可成的道理。但以山小姐之才,必定愛才。張兄美才,一時未必得知。方才聽得冷絳雪這等得時,連父親冷大戶俱加了冠帶,何不借重竇老先生鼎力,央冷大戶寫一封書與冷絳雪,說知張兄求婚之意,托她於中周旋。再將張兄所刻佳篇,寄一冊進去,使她知張兄美才。內中之心一動,外麵之事便好做了。豈非一個好機會。"張寅聽了,滿臉堆笑,因連連打恭,向竇知府道:"若蒙太宗師高誼,玉成門生,斷斷不敢忘報。"竇知府道:"要冷中翰寫書進京,這也容易,本府自當為尊兄效一臂之力。"張寅稱謝道:"既蒙慨允,明日再當造府拜求。"說完,又上席,完了下半本戲,方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