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章 成功的第一步(1 / 3)

從1983年下半年開始,兩德關係開始升溫,打破了上半年的“冰凍期”。當初,在聯邦議院通過部署美國導彈的決定之前,昂納克就怒氣衝衝地宣稱,如果在西德的土地上出現了美國導彈,兩德關係將出現危機。不久,昂納克的警告成為事實。但是,隨著東西方關係的日趨嚴峻,昂納克的態度開始轉變,表示願意同西德同胞合作。他說,民主德國要“全力以赴,使德國土地上永不爆發戰爭”。

誰都知道,一旦戰爭打響,民德和西德這兩個位於“冷戰”的前哨陣地將首當其衝地成為軍備競賽的犧牲品。世界上沒有人願意作無謂的犧牲,昂納克也是這樣。1984年3月中旬,春回大地,德意誌人也迎來了自己的春天。

民德萊比錫春意融融,每一株樹都吐出了綠芽,每一朵花都打出了新苞。雖然春光中仍有刺骨的寒風,但是人們卻清楚地知道,寒冬已經過去了。

這一年的萊比錫顯得熱鬧非凡,一批批的人從外地向這裏湧來,這其中有政治家、議員和企業家,他們的臉上露著笑容,眼裏充滿了希望,他們說,萊比錫的春季博覽會即將開幕了。

照理說,政治家和博覽會之間並無多大聯係,但是自從蘇美兩個超級大國開始新的一輪軍備競賽之後,兩個德國人都認為,為了共同的利益他們必須團結在一起,否則,他們將無法度過這段灰暗的時期。

萊比錫的博覽會引起了西德人的關注,僅前往的政治家就達120人。在這群政治家中有兩人最引人注目,一位是基社盟主席巴伐利亞州州長施特勞斯;另一位是西德經濟部長拉姆斯多夫。

民德國務委員會主席、總書記昂納克也興致勃勃地出席了此次博覽會。3月13日,昂納克在同西德薩爾州州長勞爾談話時表示,他將接受科爾總理的邀請,將於今年訪問西德。

昂納克這一決定公布之後,引起了極大反響。施特勞斯和拉姆斯多夫激動地說,他們期待著昂納克的西德之行。

昂納克是否能夠實現他的承諾出訪西德?他的訪問是否能夠遞增兩德之間的感情,甚至促進兩德夢寐以求的統一?德意誌人抑壓著心頭的狂喜,靜候這一天的到來。

1984年8月9日,聯邦德國外長根舍傳出喜訊:民主德國領導人昂納克將在今年9月下旬訪問聯邦德國,科爾總理將就“放棄使用武力問題”同昂納克舉行會晤,並作為會談的重點。

“我確信昂納克會在9月26~29日來訪聯邦德國。”8月17日,科爾總理在接受記者采訪時充滿信心地說,到時候,我和昂納克閣下將針對“什麼是可以做的,什麼是無法做的”進行磋商、討論。科爾說,我們永遠不能放棄統一的這個目標,但是,這個問題現在還不宜提到日程上來……

這個法爾茨人永遠是那麼自信、熱情。在追求民族統一的問題上他從來沒有提出疑問或停息過。也許,正是因為這種對事業鍥而不舍的追求,他成功了。

同一天(8月17日),德意誌內部關係部長溫德倫親率一批基民盟的議員對民主德國進行了為期一周的私人訪問。

兩德關係正在發生微妙的變化,一切都那麼令人開心、鼓舞。1983年民德政府批準去西德的人數超過曆史上任何時期。民德甚至下令拆掉了東西德邊界上架設的一些自動武器。幾位西德的領導人高興地說,東德邊界的戰士不再向企圖逃跑的東德公民開槍了。

不僅如此,兩德在經貿方麵也加強了合作。例如,西德大眾汽車公司與民德簽訂了一項在民德建立一條大眾汽車發動機生產線的合同,金額共計6億馬克。《法蘭克福彙報》評論說,在當前形勢下,大眾汽車公司與民德的這項協議不但具有經濟意義,而且還有一定的政治意義。

1983年7月25日,西德基社盟主席、巴伐利亞州州長施特勞斯訪問東德,決定由他牽頭向東柏林提供10億馬克的貸款。東德在接受這筆貸款後開始拆除兩德邊界上的自動武器裝置,並采取了一係列便利雙邊人員往來的措施。

1984年7月,聯邦總理府國務部長耶寧格爾宣布:聯邦政府為德意誌銀行提供的9.5億馬克的貸款予以擔保。民德可以自由地支配這筆貸款,期限為5年。這時,人們已經清楚地看到,為了加強兩德並促成昂納克出訪西德,科爾做了大量的工作,他的政府給民德提供巨額貸款,科爾能如願以償嗎?

昂納克即將出訪西德的消息傳開之後,在蘇聯引起了巨大反響。

蘇共中央國際部第一副部長拉格拉金7月27日在《新時代》上撰文說,西德是在歐洲土地上部署美國導彈的“主要幕後策劃者”,它和歐洲盟國破壞了蘇美在日內瓦舉行的關於核武器的會談。

同一天,蘇聯的《真理報》用大量篇幅指責聯邦德國“使複仇主義成為國家政策”,“直接幹涉民主德國內政”。並且“企圖利用經濟杠杆和政治接觸來達到這些目的”。

盡管西德人在蘇聯的攻擊下表現出一種無所謂的態度,仍然滿懷希望地期待昂納克的出訪,但是不可逆轉的事實發生了,9月4日德通社正式宣布:昂納克決定推遲對西德的訪問,新的訪問日期昂納克本人還沒有透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