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爾非常重視德國與中國的關係,他本人特別敬重中國第二代領導核心鄧小平先生。作為聯邦德國總理和統一後的德國總理,科爾多次訪問過中國。1987年7月12日,在菡萏花開之際,科爾第三次出訪中國。
他在臨行前對此次訪華充滿信心。他說,聯邦政府決心在各個領域擴大和加強同中國的合作。科爾強調,德國對華政策不是權宜之計,而是長期、穩定的夥伴關係,這將使子孫萬代受益。他在談到即將對西藏訪問時說,毋庸置疑,全世界都認為西藏是中國的一部分。科爾說,中國和西德進行了“非常成功”的合作,中國“最近幾年通過在國內進行經濟改革和對外開放的政策,並由於它日益願意在國際間進行合作並承擔責任,它的國際影響已穩步增加。”
1987年7月12日,科爾總理和夫人漢內洛蕾一行乘專機抵達上海,受到上海人民的熱烈歡迎。當飛機駛入中華人民共和國領空的時候,科爾禁不住從機艙圓形窗口向下俯視,但見群山疊嶂,河流如織,真是說不出的秀美壯觀。忽然,科爾輕聲地對漢內洛蕾說:“你看,我們已經到了中國。”
漢內洛蕾俯身鳥瞰中原美景,不由驚歎道:“太美了,就像一幅巨大的油畫。”科爾說:“記得上一次來中國是在1984年,轉眼間又是3年了,這三年間,中國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漢內洛蕾說:“中國政局穩定,民族精誠團結,具有豐富的資源和人力。在鄧小平的領導下,中國的經濟得到了空前的發展。我想,下一個世紀中國定會躋身於世界強國之林。”
科爾微笑著點點頭。這時空中小姐高興地報告:“我們已經到達上海了!”
下了飛機,科爾一行來到了正在上海進行訪問的聯邦德國海軍“德意誌”號訓練艦上,並舉行了招待會。隨後,科爾同夫人一行乘專機離開上海飛往北京。
7月14日上午,中共中央顧問委員會主任鄧小平在人民大會堂會見了科爾總理。
兩個東西方巨人為了謀求祖國和人民的利益坐到了一起。一個是中國改革的總設計師;一個是致力兩德統一的西德總理。他們有著不同的膚色和血統,但是卻有著相同的雄才大略和治國安民的壯誌豪情。
科爾注視著這位身穿中山裝、精神矍鑠的老人,想到中國的巨變,一種欽佩之情油然而生。科爾頗為感慨地說:“閣下的改革開放政策使中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真是令人佩服呀!”
鄧小平嗬嗬一笑,說,“這幾年中國人民萬眾一心,取得了不少成績,人民生活也有了一定程度的提高,但離我們的目標還差得遠呢。”
科爾說:“全世界都關注著中國的現代化建設,隻要中國的經濟能保持現在的穩步增長,下一個世紀將屬於中國。”
鄧小平謙虛地笑著說,這是中國人民所追求的目標,我希望總理閣下的預言能成為現實。中國的改革開放經過這些年的發展已經闖出了自己的道路。在今後的工作中我們會抓住機遇,加快步伐,使中國走上繁榮富強、長治久安之路。雖然中國前景看好,但是在改革開放中,我們也遇到不少困難和麻煩,我們會謹慎地對待它,並堅定不移地走下去。
科爾凝視著眼前的老人釋然一笑。他相信這位領袖的承諾會變成現實。
在訪華期間,科爾總理專程來到了具有“世界屋脊”之稱的西藏,參觀了布達拉宮、太昭寺、哲蚌寺等名勝古跡。作為第一次出訪西藏的外國領導人,科爾受到了西藏人民的熱情歡迎。他在同西藏自治區人民政府主席多吉才讓共進晚餐時說,他的西藏之行是一個“令人難忘的日子”。
科爾第三次訪華取得了圓滿的成功。7月18日,他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說,此次訪問的結果令他“非常滿意”。科爾在同中國領導人會晤時,希望兩國今後在政治上“相互磋商”,經濟上“密切合作”,文化上“相互交流”,並將其作為維係中德合作的“三大支柱”。中國方麵不僅對科爾的觀點表示支持,而且允諾在同外國的經濟關係中,給聯邦德國以特殊的地位。
西方外交部長對科爾總理的西藏之行予以高度評價。一位外交官評價說,科爾的訪問也許能夠叩開西藏的大門,這是意義重大的一次訪問,西藏不再是有爭議的神秘的政治問題區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