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挑戰,鐵腕形象(2 / 2)

梅厄夫人成功地運用與美國的特殊關係,使得以色列的軍事力量在美國武裝下,躋身於世界最強的軍事力量之列,可以和所有阿拉伯國家聯合起來的軍事力量相抗衡。由於有強大的國防力量作後盾,梅厄夫人給以色列和世界提出了一條不妥協的路線。她宣稱:以色列入不想流血衝突,渴望和平,但是這個目的隻有通過和阿拉伯領導人麵對麵地坐下來談判才能達到。在著名鷹派人物達揚的支持下,一代鐵女人的形象出現在以色列。梅厄夫人反對任何由聯合國或外國勢力強加給以色列的和解,指出在那種阿拉伯——以色列國的談判出現以前,她不會從“六·五戰爭”中占領的土地上後退一英寸。基於對阿以和平的悲觀認識,梅厄夫人讚成繼續占領阿拉伯土地,作為保汪以色列安全的一種方式,當時,以色列國防部長達揚每到一個新占領的地方,都發出一種信號,以色列無意從新占領的地方撤退。給人的感覺,好像要將以色列的征服變成永,人的統治。

梅厄夫人在任期聞,外界針對以色列的恐怖活動頻繁。1972年9月5日,在慕尼黑參加第20屆屆林匹克運動會的以色列運動員和教練遭到恐怖分子襲擊,11人喪生。消息傳到以色列,梅厄夫人悲痛至極,怒火中燒,正式宣布:“從現在起,以色列將進行一場消滅殺人成性的恐怖分子的戰爭。不管這些人在什麼地方,以色列都將巧妙地、勇敢地打死他們。”她引用了《聖經》上的一條嚴厲戒條:“以眼還眼,以牙還牙。”三天以後,以色列出動了75架飛機對在敘利亞和黎巴嫩的巴勒斯坦遊擊隊基地進行狂轟濫炸,還出動地麵部隊進攻黎巴嫩的巴勒斯坦人。與此同時,梅厄夫人命令摩薩德首腦紮米爾將軍立即組織幾個特別行動隊,在全球範圍內追捕與殺害以色列運動員和教練員有關的凶手。她斬釘截鐵地說:“我已作出這項決定,責任由我來承擔。”

梅厄夫人的舉動,使她也成為阿拉伯人報複的首要目標。1973年1月,梅厄夫人訪問羅馬梵蒂岡教庭,消息被“黑9月”獲悉。摩薩德首腦紮米爾接到報告後,懇切地勸說梅厄夫人推遲或取消羅馬之行。梅厄夫人默默聽著紮米爾的話,臉色嚴峻得像一塊青石,忽然,眼睛迸發出一道堅定的光來,打斷了紮米爾:“我仍準備按原定計劃去羅馬拜會教皇。”後來,由於摩薩德的出色工作,梅厄夫人平安抵達羅馬,完成訪問。

“鐵女人”形象,使得許多外國領導人,包括一些美國著名人士都認為她的態度過於強硬,對阿拉伯人來說無法接受,這使得在妥協的基礎上解決中東問題變得困難重重。然而,她在以色列國內卻頗得人心,在民意測驗中她獲得了全國73%的讚成票數。正如一位官員所說:“當此危險之際,非果爾達莫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