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遠大的誌向是成才的關鍵
人生如江河,居高以積勢,得勢則可以獲取前進的力量源泉。居高之勢就在立誌,人貴有誌。法國微生物學奠基人巴斯德強調:“立誌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工作隨著誌向走,成功隨著工作來,這是一定的規律。立誌、工作、成功是人類活動的三大要素。”所謂誌,就是理想、信念、決心、毅力。首先是解決理想信念問題。可以說,社會中的每個人都有一定的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並不專屬於青年,但對青年尤為重要。人生進入青年時期,生活之路剛剛開始,麵臨一係列重要的生活課題,如人生目標的確立、生活態度的形成、知識才能的掌握、工作崗位的選擇、個人家庭的建立,等等。正確回答和解決這些課題,走好人生之路,需要人生的指路明燈,是立誌的關鍵階段。誌當存高遠。遠大的誌向像太陽,惟其大,才有永不枯竭的熱能;像燈塔,惟其高,才能照亮前進的航程。青年確立了遠大的誌向,人生就有了歸依,道路就有了方向,生命就有了向目標奮鬥的激情。
在人類社會發展進步史上,無數的傑出人物和革命領袖在青年時期就立下了偉大的誌向,並一生為之奮鬥不息,對人類作出了巨大貢獻,為人們作出了榜樣。著名科學家愛因斯坦一生棄絕名利,獻身科學,用一生實踐了自己的諾言:“我從來不把安逸和享樂看做是生活目的的本身——這種倫理基礎,我叫它豬欄的理想。照亮我的道路,並且不斷地給我新的勇氣去愉快地證實生活的理想,是善、美和真。要是沒有誌同道合者的親切感情,要不是全神貫注於客觀世界——那個在藝術和科學工作領域裏永遠達不到的對象,那麼在我看來,生活就會是空虛的。人們所努力追求的目標——財產、虛榮、奢侈的生活——我總覺得是可鄙的。”馬克思在青年時期就立下了為人類幸福獻身的崇高誌向,列寧年輕時就立誌推翻沙皇俄國專製製度這堵“朽牆”,創立一個勞動人民當家做主的新世界。毛澤東在十五六歲就“身無半文,心憂天下”,立誌讓祖國“富強、獨立起來”。
無數事實告訴我們,一個人事業上取得的偉大成就,一個人對人類作出的卓越貢獻,與他在青年時期就立下誌向並為之而奮鬥是分不開的。有誌者,事竟成。對於生活在新世紀,肩負著我國農業現代化希望的農村青年來說,理想信念是青年的火焰,生命的動力,精神的支柱。農村青年應當像曆史上一切有作為的人們那樣,珍惜青春年華,樹立崇高理想和科學信念,不畏艱險,銳意進取,在實踐中實現崇高的理想。
無數成功者的經驗告訴我們,為了實現理想信念必須付出代價。自強不息的當代保爾張海迪,報效祖國的青年科學家陳章良,在平凡崗位上作出不平凡貢獻的徐虎、李素麗……這些我們所熟悉的名字是無數當代青年的縮影。《國際歌》唱道:“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也不靠神仙皇帝,要創造人類幸福,全靠我們自己。”理想的實現,既不靠神仙皇帝,也不能倚仗別人的施舍,隻能靠社會實踐,靠我們青年一代用才幹智慧、用汗水去換取。
無數成功者以自己的親身實踐說明:“不積跬步,無以至千裏。”理想之路就在每個人腳下,隻有在平凡的事業中,不辭辛苦,勤於奮鬥的人,才有希望成就一番事業,攀上理想之巔峰。因此,對於每一位農村青年來說,我們更應該樹立理想和信念,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紮紮實實地去實現人生的價值,在默默地奮鬥中,達到成功的彼岸,實現成才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