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星星之火可以燎原(2 / 3)

第三,加大宣傳力度,形成工作合力。

在工作中,他們注重加大對青年星火帶頭人培養工作以及青年星火帶頭人先進事跡的宣傳力度,通過宣傳,擴大影響,創造良好的社會氛圍。近年來,共在《寶雞日報》、寶雞電視台、寶雞人民廣播電台、寶雞經濟廣播電台等市級新聞媒體以及團市委自辦團刊《八九點鍾》上開展各類宣傳活動50餘次,刊登播出各類星火信息500餘條,宣傳青年星火帶頭人典型30餘人,並將部分青年星火帶頭人的事跡拍成錄像,在各縣區輪流播放。1996年組織編寫了《青春風采錄》一書,集中宣傳了農村青年星火帶頭人的成長曆程,在社會上產生了強烈反響。各縣區、各鄉鎮也借助有線廣播“青年之聲”廣播站等載體,重點宣傳了各縣區、各鄉鎮青年星火帶頭人的典型事跡,在農村青年中形成了人人學技術、個個奔富路的競賽熱潮,推動了青年星火帶頭人培養活動的廣泛深入地開展。基層黨委、政府等有關部門負責同誌普遍反映,通過共青團組織開展青年星火帶頭人培養活動,農村青年中學技術走富路的多了,打麻將牌賭博的少了,農村基層團組織活動正常了,青年追求上進的積極性高漲了,青年人的凝聚力也增強了。在加強工作宣傳力度的同時,他們注意積極主動地爭取科委等部門的理解與支持,近年來共從有關部門爭取星火帶頭人培養專項工作經費3萬餘元,為此項工作的健康發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3.尋找依托,積極投身青年星火科技活動

十多年來,青年星火科技活動以其有效的組織形式和活動方式得到廣大農村青年的認可和接受。許多青年積極參與到星火科技活動中,在活動中受教育,長才幹,最終成為青年中的佼佼者。同時,這項活動適應了農村青年求知、求技、求富的特點,充分調動了廣大青年投身科技、興辦產業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山陽縣娘娘廟鄉關上村團支部書記郭傳亮深有感觸地說過這樣一句話:“過去搞活動,組織青年念報紙,學文件,開始有三四十人參加,最後隻剩二三人,現在組織青年嫁接板栗學技術、搞致富,開始有兩人參加,最後有三四十人參加。”可見,農村青年學習技術特別迫切,開展科技星火活動,是凝聚廣大青年的有效途徑,是青年成才致富的有力依托和陣地。

經過多年實踐,我們不妨為青年星火帶頭人和農村青年成長設計出這樣一條路線:提供技術信息—進行技術培訓—掌握實用技術—創辦科技推廣項目—成為龍頭企業—輻射帶動群眾致富。正是有了這樣一條成功路線,許多青年星火帶頭人和創業者才脫穎而出,成為加快農業科技推廣、促進農業科技進步的領頭雁和帶頭人。

第一,提供技術信息是青年科技興農的前提和基礎。

當前,我國已逐步進入到信息時代,以計算機為代表的信息技術在農業中的廣泛應用,不僅使農業自身成為可控性的,而且真實地反映市場對農業的需求,成為農業產業化經營的推進劑。許多青年不是沒有致富渴望,不是沒有學科技、用科技的魄力,而是沒有一條既適合當地農業生產,又具有可觀經濟效益的科技、項目、市場等方麵的信息。青年星火科技活動非常注重信息的提供和應用,他們建立起各地、縣、鄉的科技信息服務體係,成立了許多青年科技圖書站,如陝西西安、鹹陽、渭南、銅川的青年科技信息網,寶雞、漢中、安康、商洛的農村青年協會,洛川的青年協會和禮泉縣信息服務站已不斷發展和壯大,為農村青年提供了許多實實在在的服務,深受廣大青年的歡迎,僅陝西省幾年來就為基層提供科技、人才、市場等方麵信息2萬多條,有力地促進了以信息求技術、以技術求發展的工作局麵。麵對這樣的形勢,農村青年應解放思想,開拓思路,積極主動地尋求致富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