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軍、永義:
你們好!思想政治工作要更加注重財政文化建設,財政文化建設應作為今年工作的重點。
文化建設內涵和外延都很豐富,需要不斷地實踐、挖掘和升華。作為一個方向、一個提倡,應盡快地行動起來。經過總結以往的東西,加上這幾年的實踐,如果能鮮明而堅決地實行下去,堅持數年,必定大有所益,形成財政人特有的氣質和風貌。這個精神財富是無價之寶,是最可珍惜的東西。
我不吝冒昧,先就有關構架初想了一下:財識、財德、財風、財藝、財技,真正的內容還需認真研酌,請小軍、永義諸同誌近日想想,節後充實,再議。財政文化(財政精神)若有“五財”之舉,可能就成了新的“財神”,這正是我們所要敬的“財神”啊!
節假作業,你我共做吧!
劉維隆
2007年2月13日
大力開展財政文化建設
(2007年5月)
文化是一個國家和民族的靈魂,集中體現國家和民族的主體價值和精神風貌。它是一種“軟實力”,對經濟社會發展的影響是根本的、長期的和廣泛的,是團結人民、推動發展的精神支撐。浸染著深刻而崇高文化底蘊的事業,將推動人們形成良好的素養和生活方式,事業將在發展中得到淨化、拓展和延伸,充滿生機和活力。
財政文化是財政人在長期的實踐活動中積累和升華出來的群體意識、價值取向、思維方式、行為準則和審美情趣的總和,是財政工作和財政改革的強大精神動力和力量源泉。在新時期、新階段,大力建設與社會主義市場經濟、與公共財政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相適應的財政文化,對於展現陝西財政幹部的精神風貌,凝聚人心,激勵士氣,推動財政改革和發展,促進全省經濟又好又快地發展和構建和諧陝西具有重要的意義。為此,廳黨組決定,從今年起,在全省財政係統開展以“提高文化品位,彰顯精神風貌,倡導人文關懷,促進事業發展”為主旨的財政文化建設。
一、指導思想、基本原則和主要目標
指導思想:堅持以馬列主義、毛澤東思想、鄧小平理論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著眼於實現財政事業和財政人的全麵發展與全麵進步,以財政係統精神文明建設及構建和諧機關為主線,搭建和完善各類文化建設平台,弘揚以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創新為核心的時代精神,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價值觀和人生觀,形成充滿生機與活力的精神文化和人文氛圍,不斷提高財政幹部的綜合素質,提升財政係統的整體形象。
基本原則:
(一)特色性和一般性相結合。要堅持正確的政治方向,堅持社會主義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遵循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係,認真落實“十一五”文化建設綱要,同時又要體現行業特點,建設具有鮮明財政行業特色的先進文化,推動財政事業和財政人的全麵發展。
(二)繼承性和創新性相結合。既要傳承中華民族的優秀傳統文化,繼承財政係統的優良傳統,又要著眼於時代,著眼於發展,著眼於未來,大膽變革和創新,建立具有時代特征,反映時代精神,充滿生機與活力、富有朝氣的財政文化。
(三)理論性與實踐性相結合。既要進行財政文化建設方麵的理論探討,又要從實際出發,將文化建設與財政改革發展緊密結合起來,並在實踐中不斷升華,不斷發展。要廣泛發動群眾,激發和調動幹部職工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使其自覺地參與財政文化各個方麵的建設過程。
(四)階段性與長期性相結合。文化建設是一項長期的係統工程,必須長遠結合,統籌規劃。既要有階段性的工作安排,抓點帶麵,分步實施,又要將其作為一項係統工程,整體規劃,常抓不懈。
主要目標:財政文化建設是提煉、傳播、實踐財政理念的周而複始的過程,是一項長期的任務。要按照“一年打基礎,三年見成效,五年大變樣”的步驟,用幾年時間,在全省財政係統實現“建設一個好班子,培養一個好隊伍,創建一個好機製,營造一個好氛圍,樹立一個好形象”的目標。
二、主要內容
財政文化建設是一項內涵豐富,涉及麵廣,影響巨大的係統工程,具有導向性、傳承性和兼容性等特點,同時它又是一個開放的、需要不斷充實完善的群眾性實踐活動,其內容還有待在今後的實踐中不斷深化與豐富。當前,我們暫且將其核心內容定為豐厚“財學”,提高“財識”,樹立“財德”,改進“財風”,增強“財藝”,拓展“財技”。
――財學,即學習、學風。就是要將學習作為一種修養、一種追求,樹立終生學習、人人學習的風氣,使講學習、講政治、講正氣成為廣大幹部職工的行為準則。要引導幹部職工,既要注重汲取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精髓,又要注意吸收發達國家的先進知識與科學理念;既要學習政治理論、專業知識,又要提高藝術修養與人文素養;既要認真讀書,又要勤於思考、加強調研、注重實踐,向實踐學習,向群眾學習。要通過學習,使知識更加豐富,事業更加充實,人生更加美麗。
――財識,即認識、理念。就是要增強全局觀念、憂患意識,不折不扣地貫徹落實黨中央、國務院的各項方針政策,主動服從和服務於省委、省政府的工作大局,增強保穩定、構和諧、促發展的責任感和緊迫感,主動謀大事,切實為公理好財,為民服好務。
――財德,即德性、品行。就是要用發展了的馬克思主義最新成果武裝、教育全體財政人,用建設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的共同理想統一思想、凝聚力量,用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和榮辱觀引領風尚,規範財政人的行為,形成團結奮進、共創和諧的強大力量;就是要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和價值觀,牢固樹立公仆意識,嚴格遵循財政部門所要求的各項製度和職業操守,品格高尚,勤政廉政,公道正派,樂於奉獻;就是要深懷愛民之心,多做“雪中送炭”之事,做到“聚之以惜民力,用之以解民急”。
――財風,即作風、風氣。就是要強化使命和責任意識,增強服務意識和效率觀念,依法理財、科學理財,使財政職能得到更充分地發揮;就是要說實話,辦實事,講誠信,不唯書、不唯上,遵循規律,遵守規矩,勇於創新和善於創新;就是要艱苦奮鬥,勤儉節約,謙虛謹慎,恪守職責,一絲不苟,愛崗敬業;就是要樹立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積極樂觀的心態,自覺抵禦各種腐朽思想文化和不正之風的侵蝕,形成高雅、健康的生活作風;就是要強化團隊意識,形成雷厲風行、求真務實,昂揚向上、健康和諧的機關風氣。
――財藝,即理財水平和藝術。就是要有高超的管理水平、較強的理財藝術,妥善處理財政經、生聚用、省市縣、南北中、權責人等方麵的關係,將完善機製與資金投入結合起來,學會主動“買單”,積極服務,勤儉節約,把有限的資金用在最需要的地方,充分發揮財政資金“四兩撥千斤”的作用,最大限度地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財技,即技能、本領。就是通過建立具有針對性、及時性和有效性的培訓和調研機製,形成多層次、全方位、廣覆蓋的幹部教育培訓和調研格局,不斷提升廣大幹部的調研能力、業務技能、組織協調能力,使每個財政幹部都成為所在崗位的行家裏手和熟悉財經政策的通才,不斷增強財政部門的創造力和戰鬥力。著力培養“政策通”、“一口清”、“問不倒”以及提筆能寫、開口能講、善思能謀的業務標兵,使之成為財政係統的標杆和學習的楷模。
三、主要措施
財政文化建設既是一個理論問題,又是一項實踐性很強的現實問題,必須采取切實有效的措施,紮實穩步加以推進,重點要抓好“六個平台建設”。
(一)搭建學習平台,為財政文化建設奠定堅實的思想基礎。要把學習作為財政文化建設的主題,把提高學習能力作為提高財政幹部素質的基礎。從尊重人、理解人、依靠人、發展人、完善人出發,不斷激發幹部職工的學習熱情,最大限度地釋放其潛能。通過學習、培訓、研討、講座等多種形式,全方位提高財政幹部的綜合素質,推動財政事業發展。組織學習活動要注重“四個結合”:一是要把加強財政文化建設與學習政治理論結合起來。在鼓勵自學的基礎上,堅持政治學習日製度,通過認真學習和深刻理解鄧小平理論、“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科學發展觀以及構建和諧社會等理論,進一步增強“立黨為公,執政為民”的宗旨意識,堅持“為公理財,為民服務”,把財政文化的理念集中體現在代表和維護最廣大人民群眾的利益上來。二是要把加強財政文化建設與學習財政業務結合起來。根據新時期財政改革與發展的需要,本著“缺什麼、補什麼”的原則,認真製定並落實學習培訓計劃,通過業務知識的學習,不斷提高財政幹部的政策水平與業務能力。三是要把加強財政文化建設與學習法律法規結合起來。通過學習《憲法》、《公務員法》、《行政訴訟法》等相關法律法規,使廣大財政幹部在學法中懂法,在執法中守法,進一步提高財政幹部依法行政、依法理財的自覺性。四是要把加強財政文化建設與學習經濟、科技、曆史、哲學、文學藝術等多方麵知識結合起來,開闊廣大財政幹部的視野,擴大知識麵,增強時代感。同時提高藝術鑒賞能力,豐富內涵,完善人格,提升文化品位與人文素養。
(二)搭建活動平台,為財政文化建設提供有效的載體。通過開展各種健康向上的活動,不斷創新活動載體、活動形式,使財政文化建設的內容入腦入心,滲透到每個財政幹部的一言一行中,落實到每個人的行動上,培養其高尚的道德情操,激發其工作積極性、創造性。一是建立財政機關創新機製。設置“財政創新建議信箱”,開展“諫言財政”活動,征集“金點子”,鼓勵財政幹部結合本職工作,開展提合理化建議活動,為財政事業創新發展獻計獻策;二是開展文明處室、文明科室創建活動。要把財政文化建設與爭先創優結合起來,不斷優化工作質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強服務大局、服務基層、服務部門的意識,樹立先進典型三是開展考察實踐活動。要充分利用陝西豐厚的曆史人文資源,定期組織財政幹部到曆史博物館、名勝古跡及革命老區考察,進行愛國主義、革命傳統教育,引導幹部樹立正確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激發愛黨、愛國、愛民的情懷。同時有計劃地組織幹部到國內發達地區學習考察,開闊眼界,拓寬視野,學習和借鑒發達地區經驗,提高自身的創新能力;四是開展豐富多彩的文體活動。充分發揮機關工會、團委、婦委會及各協會的作用,深入開展文藝調演、歌詠比賽、演講比賽、詩歌朗誦會、書畫展覽、“讀好書、寫心得”以及籃球、乒乓球、羽毛球、遊泳、健美操等聯誼比賽活動,組織參加社會公益活動,將趣味性、知識性、藝術性和思想性結合起來,提高財政幹部職工的人文修養,活躍文化生活,增強凝聚力。
(三)搭建情感平台,為財政文化建設營造良好的人文氛圍。一方麵,要教育廣大幹部職工牢固樹立“權為民所用,情為民所係,利為民所謀”的意識,明確公共財政取之於民,用之於民,進一步增強廣大幹部職工的群眾觀念與民本思想,關注民生問題。要經常性地組織幹部職工深入基層,開展“一幫一”結對子、愛心捐助、扶貧調研以及各種主題實踐活動,進一步密切與人民群眾的血肉聯係,加深與人民群眾的感情,切實為基層困難群眾辦實事、辦好事。同時,激發廣大財政幹部為強省富民努力工作的緊迫感和責任感,切實轉變工作作風,牢固樹立服務意識,提高工作質量和效率。另一方麵,在財政部門內部管理上,要提倡以人為本,既要用製度管理人,更要用情感凝聚人,要用“春風化雨、潤物無聲”的情感管理方法,增強機關的親和力與向心力。要倡導民主、公開的風氣,倡導誠實、誠懇的做人做事風格,提倡做老實人、說老實話、辦老實事。要及時把握幹部職工的思想動態,增強思想政治工作的針對性,把解決思想問題與解決實際問題結合起來,主動關心廣大幹部職工的工作、學習與生活,滿腔熱情地為大家排憂解難,幫助解決後顧之憂,使其全身心投入到工作中去,努力創造團結、和諧的工作環境。
(四)搭建宣傳平台,為財政文化建設創造良好的輿論環境。要在全省財政係統全麵開展“財政文化大家談”活動,可以通過建立網站、在《西部財會》雜誌開辟專欄、學習交流等形式,發動廣大幹部職工對財學、財識、財德、財風、財藝、財技進行深入探討,形成被廣泛認同的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理念的財政文化理念,從而成為指導我省財政工作的精神指南。可以開展處室、科室文化建設和個人人生格言征集活動,各處室、科室要結合各自工作實際製定各自的工作規範,每個幹部職工要選定自己最喜歡的人生格言,起到潛移默化的教育效果;還可以張貼畫、宣傳欄等形式將財政文化的內容張貼到會議室、辦公室等,以這種有形的宣傳方式,營造財政文化建設的良好氛圍;同時,還要利用電視、報紙等媒體,廣泛宣傳財政文化的理念,報道財政係統的重大文體活動,宣傳財政人不僅精於理財、嚴肅認真,同時也有多才多藝、生動活潑的另一麵,樹立良好的社會形象。
(五)搭建激勵平台,為財政文化建設提供強大的動力支撐。要建立科學的激勵機製和考核評價體係,按照履行崗位職責指標、精神文明建設指標、重點工作指標等項目,實行量化細化考核,並將考核結果與幹部的選拔任用結合起來。要用新的標尺考核幹部實績,衡量工作成效,引領行業風氣,真正樹立“幹好工作是硬道理,提高素質是硬道理”的評價標準理念,為幹部的成長建立良好的外部激勵環境,努力營造一個激發幹部潛能的良好氛圍,引導和激勵廣大幹部職工把精力集中到幹實事上,把功夫下到抓落實上,把本領用到謀發展、促和諧上來。要鼓勵財政幹部努力增強工作技能,通過舉辦計算機操作比賽、財會知識比賽、年度優秀公文評比、優秀調研論文評比等各種活動,塑造積極進取、深入鑽研、認真負責、敬業奉獻的良好工作作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