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你真的懂得健康嗎?
有人說,生命像一朵花,花開總有花落時。花好不常開。
人的生命有多長?誰也不知道。醫生隻能測量肉體健康的程度,卻難預言生命的長度。
人生而老,老而病,病而死。這“生、老、病、死”乃大自然的規律。不論達官顯赫,不論平民百姓,不論七尺大漢,不論纖纖女子,自古以來,有誰能逃脫這條鐵的規律。生命的過程或長或短,終歸要“質本潔來還潔去”。有人說,珍惜健康吧,人生隻在呼吸間。
一個身體健康的乞丐比疾病纏身的國王幸福得多
世上最寶貴的是生命,而生命是由健康來嗬護的。從生命誕之日起,它就注定要麵對一個萬象紛呈的世界。滾滾紅塵中,難免有塵埃、細菌和喧囂。生命也會被雨淋、被霜打。生命隻有一次,我們必須善待它。
叔本華說過這樣一句話:“在一切幸福中,人的健康實甚過任何其他幸福,我們可以說一個身體健康的乞丐要比疾病纏身的國王幸福得多。”在現實生活中,人本身擁有什麼?隻擁有自己的生命、自己的身體。金錢、地位、權力……全都是身外之物,隻有健康的身體,才能擁有並享用這些身外之物。可以說,健康是人的幸福最重要的成份。人的幸福十之八九有賴健康的身心。
什麼是健康?有人說,我不殘廢,不生病就是健康。
有人這樣描述健康:健康就是它在的時候,你我都毫無感覺,沒有體會,也沒去想它,你我平時不重視它,也不關心它,隻覺得它可有可無,甚至根本沒有感覺到它的存在。似乎健康兩字原來與你是沒有關係的。因為你那時精力充沛、鬥誌昂揚,你有的是力量,有的是信心和希望,你不知道健康會和你有多麼大的關係,因此你總是把它很隨意很輕率地拋在不知什麼地方。
比如,人若胃痛了,才知道自己是有胃的,若心髒跳得異常了,才知道自己是有心髒的……,這樣的戲言說得自有它一番道理。細想起來,確實如此。沒病的時候,恐怕誰也不會想像病是怎麼回事,誰也不會去感受那心髒那胃是個什麼東西。若真去感受,那不是自找罪麼。
這就是健康。健康就是你一旦失去它的時候,你才知道它曾是存在著。你才知道本來是應該珍惜它的,你才明白過去對健康實在是沒心沒肺,你才想到健康原來和你竟是那麼的不可分離。健康哪怕離你一會兒,你就會有很多很深的體驗;健康如果永遠地離你而去,你也許會覺得整個世界都是沒有意義的。都是令人難以忍受的。你想原來健康有著如此大的力量呀!
什麼是健康:“五快”與“三良”
平常人們對健康的看法就是:隻要身體沒有疾病就是健康。就是說,在身體上找不到病變的依據就是健康。但是,在探索人類健康的奧秘中,隨著人們認識的不斷提高,認識到人是一個身體與心理完整的統一體。因此,健康就應該不隻是在身體上沒有疾病,而且還應該在心理上沒有異常。
對於“健康”,1946年聯合國世界衛生組織曾經下過這樣的定義:“所謂健康,不是單純地指身體無病或不衰弱,而是不可分割地把肉體的、精神的和社會的各方麵都包含在內,亦即是指一個完整的狀態”。近幾年,世界衛生組織又將健康定義為:“健康應是在精神上、身體上以及社會上保持健全的狀態”,在這三個健全的狀態中,兩個是心理和行為方麵的,因此,健康的內涵和外延都擴大了。也就是說,一個人的健康應該包括身體健康、精神健康和社會適應能力良好三個方麵。
如何來衡量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呢?世界衛生組織又具體地提出了身體健康和心理健康的衡量標準,即用“五快”來衡量機體的健康狀況,用“三良”來衡量心理的健康狀況。所謂“五快”,包括食得快、說得快、走得快、睡得快、便得快。
吃得快。進食時有良好的胃口,不挑剔食物,能快速吃完一餐飯。說明內髒功能正常。
說得快。語言表達正確,說話流利。說明頭腦敏捷,心肺功能正常。
走得快。行走自如,活動靈敏,說明精力充沛,身體狀態良好。
睡得快。一旦有睡意,上床後能很快入睡,且睡得好,醒後精神飽滿,頭腦清醒。說明中樞神經係統興奮、抑製功能協調,且內髒無病理信息於擾。
便得快。一有便意,能很快排泄完大、小便,且感覺良好。說明胃腸腎功能良好。
所謂“三良”,包括良好的個性、良好的處世能力、良好的人際關係。
良好的個性。情緒穩定,性格溫和,意誌堅強,感情豐富,胸懷坦蕩,豁達樂觀。
良好的處世能力,觀察問題客觀現實,具有良好的自控能力,能應付複雜環境,對事物的變遷保持良好的情緒,有知足感。
良好的人際關係。待人寬厚,珍視友情,助人為樂,與人為善,與他人的關係良好。不吹毛求疵,不過分計較。
2、了解自己的身體
人體的數據
細胞
成年人,整個身體總細胞數約為1.8×107億個;水分,占體重60%。
皮膚
表麵積1.4~1.6m2,占體重16%;汗孔200萬個;每平方厘米有痛點100~200個,觸點25個,冷點12~13個,熱點1~2個;pH=5.5,能再生。
毛發
成人頭發8萬~10萬根,每天脫落30~120根,每天生長0.4mm,壽命2~4年,每天分泌皮脂15~40g;指甲每天生長0.1mm,3~5個月更換一次。
牙齒
由牙冠、牙頸、牙根三部分組成;有切牙(門牙)、尖牙(犬齒)、磨牙(臼齒)3種類型;人一生長2次牙,乳牙20顆,恒牙28~32顆;可承受30~45kg力量。
小腸
由十二指腸、空腸、回腸三部分組成;總長5~6m,其中十二指腸25cm、空腸2m、回腸3m;小腸絨毛400~500萬個,總吸收麵積200多m2.
大腸
由盲腸、結腸、直腸三部分組成,長約1.5m;盲腸6~8cm,闌尾5~7cm;每天較快的蠕動有3~4次,食物殘渣在此停留十幾個小時。
消化器官和消化液
1.口腔中有3對大的唾液腺,每天分泌唾液1200~1500mL;
2.胃容積1400~2400mL,胃黏膜每天分泌胃液1500~2000mL;
3.肝髒分左、右兩葉,重900~1500g,約占體重1/50,每天分泌膽汁800~1000mL
4.膽囊可容納膽汁40~70mL;5)胰腺重65~70g,每天分泌胰液1000~2000mL。
心髒
重260~300g,4腔(2心室、2心房);胎兒每分鍾跳140~160次,嬰兒130次,幼兒100~120次,成人72次左右;成人每跳動一次約0.8s(收縮0.3~0.4s、舒張和休息0.4~0.5s),排出血量70mL,一天排血700多萬mL,一生(60歲)排血17.5萬t,可注滿長1000m、寬70m、深2.5m的水池。
血管
全身血管包括動脈血管、靜脈血管和毛細血管3種,總長約15萬km,可繞地球赤道4圈;其中毛細血管1000億~1600億根,平均直徑8μm,1250根並列在一起也僅有1cm寬。
血液
由血漿(55%)、紅細胞(40%~45%)、白細胞和血小板組成,占體重7%~8%,約4000mL,每20s鍾循環全身一周,比重1.050~1.060,含水80%~85%;1)血漿含水90%~92%,蛋白質60%~7.5%,膽固醇等脂類0.7%,無機物0.75%~0.9%;2)紅細胞壽命120d,每L血液中含紅細胞35000億~55000億個(即350萬~550萬個/mm3),血紅蛋白110~170g(輕度貧血90~110、中度60~90、重度30~60)。
白細胞
包括粒細胞、淋巴細胞、單核細胞3種,粒細胞又包括嗜中性細胞、嗜酸性細胞、嗜堿性細胞3種;每L。血液中含白細胞40億~100億個(即0.4萬~1萬個/mm3);粒細胞平均壽命2周,淋巴細胞和單核細胞平均壽命100d。
血小板
10萬~30萬個/mm3,平均壽命7d;數量少了會自發出血,多了會造成血粘和血栓。
血壓
正常成人收縮壓100~140mm汞柱,舒張壓60~85mm汞柱;高血壓超過140/90,低血壓低於80/40,10齡童110/70,10歲以上120/80.
血液循環
包括肺循環、體循環、微循環3種;體循環(大循環)一周20~25s,肺循環(小循環)一周4~5s。
肺
分左、右兩部分,共5葉(左2、右3),由支氣管、肺泡、血管、淋巴管、神經組成;肺泡直徑100~250μm,成人肺泡3億~4億個(最多7億個),表麵積約100m2.
呼吸
成人男子12~16次/min,女子略快1~2次,少年20~24次/min,嬰兒60~70次/min;成人每分鍾換氣6~8L,運動時換氣20~120L/min;吸入的氣體氧氣含量20.96%、二氧化碳含量0.04%,呼出的氣體氧氣含量16.4%、二氧化碳含量4.1%;每100mL血液流過肺部時,釋放5mL氧氣、吸收4mL.二氧化碳。
肺活量
包括潮氣量、補吸氣量、補呼氣量3部分,成年男子3500~4000mL,女子2500~3500mL;潮氣量400~500mL,補吸氣量1500~2000mL,補吸氣量900~1200mL;餘氣量1000~1500mL。
腎髒
2個(左右各1個),並重150g,占體重0.5%;每個腎髒約有100萬個腎單位,每個腎單位的腎小管長5~5.5cm,兩個腎髒的腎小管總長約200多千米;流經腎髒的血量,占心輸出量的24%,每分鍾流過1200mL,一晝夜流動300次;每天形成的原尿150L,99%的水分被重新吸收,1%排除體外;每天排尿量1.5L,少於500mL就會引起尿中毒。
膀胱成人胰脫容積350~500mL。
尿道
男性長約18~20cm,女性約4cm。
生殖
12~14歲,男女生殖器官發育成熟(男性略晚),男性出現遺精,女性出現月經。成年未婚男性每月造精1~2次,每次精液2~4mL,每毫升精液含精子800萬~1200萬個,每個精子長50μm;女性月經周期28d,第1~4d月經來臨,第5~14d卵子成熟,第14~16d排卵,第21d分泌助孕素,第28d結束,易受精時間在第14~15d;受精卵在女性子宮內孕育280d,分娩。
骨骼
全身有206塊骨,占體重60%。其中,顱骨23塊、聽骨6塊、脊椎骨26塊、胸骨l塊、肋骨24塊、上肢骨64塊、筋骨2塊、下肢骨60塊。骨的抗拉強度4kg/mm2;膝關節腓骨側的副韌帶抗拉強度65kg/mm2.
肌肉
全身有639塊肌肉,占體重40%。其中,大部分為骨骼肌,有500多塊,最長的是縫匠肌,長度可達60cm以上。
神經
中樞神經包括腦、脊髓兩部分,周圍神經包括12對腦神經、31對脊神經。
l.人腦平均重量1250~1350g;大腦皮層平均厚度1.5~4.5mm,表麵積2200cm2;聚集了140億個神經細胞體;
2.視網膜上有120萬個視杆細胞,700萬個視椎細胞;
3.耳鼓膜厚僅0.1mm,耳蝸內的基底膜上約有2400根聽神經纖維;
4.鼻黏膜上約有500萬個嗅細胞。
體溫
恒定在36.5~37.5℃之間,當體溫降到35℃以下,新陳代謝變緩;降到30℃時,大腦功能抑製;降到22℃時,心髒停止跳動。當體溫升到41℃時。出現昏迷;升到43℃時,引起死亡。人體每天產熱10460~12552kJ,75%由肌肉運動產生,能將20kg的冷水燒開。
睡眠
5~7歲12h/d,8~11歲10h/d,12~14歲8~9h/d,14歲以上8h/d。
人體的主要係統
人體功能係統
人體本身是一個係統工程,這個係統工程由各種人體器官組成,各種器官又由各種細胞組成,所有有關係統的問題和係統的結構與功能有關。
1.指揮係統
主要由大腦構成,擔負思考及指揮身體的機能,但是各髒器的運行,並不是由這個係統指揮。指揮係統是利用神經係統將人體各部位的狀況傳達到大腦,並將大腦的指令直接傳達到人體各部位,讓人體能夠對各種外來的刺激做出迅速的反應。
2.能量供給係統
人體的能量供給係統是由消化係統將食物轉化成可運用的材料,再於人體進入熟睡狀態時,將這些材料轉化成人體方便利用的血液。因此,人體的能量供給係統就是消化係統加上造血係統和心血管係統。
就像汽車沒有油或油路不順、電腦沒有電或電壓不足時,都會使係統造成嚴重的運行障礙,甚至完全癱瘓;人體的能量不足也必定會對人體造成很大的傷害,很可能是各種慢性病主要的原因,更可能是造成多數人死亡的真正原因。
資源管理係統
“透支體力”是我們的日常用語,許多人都有持續長時間休息不足的“透支體力”經驗。長期透支的人當中,有些人感覺體力愈來愈好,也有些人明顯感覺體力愈來愈差,但是仍然都能維持身體的正常運轉,並沒有立即出現嚴重疾病的症狀。
顯然人體內部有一個和電腦軟件類似形態的資源管理係統,它隨時都用最有效的方法調度人體的資源,當正常的資源不足時,會將身體其他形式儲存的資源轉化為立即可用的資源,提供人體“透支體力”時的能量來源。
這個係統擁有高度的智慧。當人體長期“透支體力”時,可以在盡量不影響人體運行的前提下,從身體各個部位調動資源供人體透支所需,直到所有資源全部用光為止。通常這種“透支體力”的行為可以維持數十年,而人體仍然能正常運行。
當人體在調用儲存能源時,會在體內進行特殊的化學程式,將人體的能量進行轉換。因此這時人體的各種檢查指標,如血液中蛋白及血糖的含量都會產生變化。
也就是說,當人體不斷的透支體力時,身體會不斷的調整其化學工廠中的各種生產流程,來應付逐漸惡化的環境。許多慢性病所檢驗出來不正常的化學指標,就代表著身體在不同應變措施下的狀態。隻有徹底明白人體透支體力時采用的各種不同能源調度方法,才能正確解讀身體檢查時所測出來不正常指標的真正意義。
中醫診斷所用的血、氣、火、陰、陽、虛、實等名詞,用在描述人體的狀態。“血、氣”代表日常產生的能源,是人的正常能量,“火”是人體儲存的能量,就是透支體力時的能量來源。另外也用陰陽來代表這兩種能源,“陽”指正常的血氣,“陰”指儲存的火。
“陽虛”指日常生產的能源不足,也就是血氣不足;“陰虛”則是人體血氣不足到需要動用儲存的火;“陰虛火旺”則說明不但動用儲存的火,而且還在大量透支;“陰陽兩虛”則代表血氣和火都快用完了。另外,“氣血枯竭”就是血氣和火全部消耗殆盡。用這樣的方法來解讀中醫的術語,就不再有任何“玄”的感覺了。
所謂能源的調度,就像公司裏的財務調度一樣,當財務好時,公司的門麵和內部裝潢都會隨時維持在最佳的狀態,各項業務機能也都運行良好。但是當財務發生問題時,必定會緊縮財務的支出,選擇不重要的部門,逐一減少資金的消耗。
人體也一樣,當血氣不足時,就會選擇比較不重要的機能,逐一減少資源的供應,這時人體就會出現許多變化。例如當廢物清除係統的能量供應被削減時,人體的表麵就會愈來愈黑,皮下的垃圾也愈來愈多,有些人表麵上的斑點也愈來愈多,有些人還會愈來愈胖(身上的垃圾愈來愈多),這和公司的門麵愈來愈舊是一樣的。
削減脾髒的供血時,人體的診斷維修係統就暫時減少工作,隻對嚴重疾病做出反應,對較輕的病不再做出反應。許多大量透支體力的人,忙碌的時候不生病,一休息就生病。就是休息使血氣上升以後,脾髒的供血增加,就有能力生病了。中國人有一句俗語“小病不斷,大病不患;從來不生病,一病就要命”,就是這個道理。
削減肝髒的供血,就會造成血液清洗的頻率減少,血液愈來愈髒,牙齦和嘴唇的顏色就慢慢的變黑了,肝裏的血慢慢的減少,肝也就慢慢的硬化了。
削減腎髒的供血,送進腎髒過濾的血液減少了,小便的顏色就慢慢的愈來愈清愈淡,最終完全像水一樣,就變成尿毒症。多數尿毒症的病人,腎髒可能根本就沒有問題,隻不過血液總量太少,沒有足夠的血液分配給腎髒使用而已。
削減肺髒的供血,人體髒器的供水係統發生障礙,臉色就愈來愈黑,而且愈來愈幹而灰,人也愈來愈瘦。
由於現代人改變了傳統的生活習慣以及不當的疾病處理方式,使得人體的能量供應係統出現了問題,人體長期處於透支體力狀態下,能量日漸減少,資源管理係統不斷的應變,就產生了現代人各種可怕的慢性病。
例如,甲狀腺亢進是中醫所說“陰虛火旺”的典型症狀,就是長期大量透支體力的結果;糖尿病則是?陰陽兩虛?時的症狀,也就是人體的血氣和火都已經快用光了,人體開始將肌肉轉化為醣份代替不足的蛋白做為代用能源。幾乎所有慢性病都可以從資源管理係統的觀點找到新的病理,進而發展出有效的治療或調養方法。
好的中醫師可以從這些能源調度的現象對患者的血氣能量水準做出正確的判斷。當人體經過調養後,血氣會逐漸上升,原來減少供血的髒器會慢慢增加供血,這時人體反而會出現許多疾病的症狀。
例如新增的血液重新進入久己缺血的肌肉組織,會使人產生全身酸痛的感覺;新增的血液進入肺髒驅趕長期駐留在肺中的寒氣時,就會產生和感冒相同的症狀;新增的血液進入肝髒進行清理工作時,就會出現肝熱和小便發黃等和肝病類似的症狀,血液中的血脂和各種垃圾也會由於肝髒開始進行大掃除而大幅度提高;新增的血液進入腎髒就會出現小便混濁並且產生蛋白尿的症狀…等等。
這些疾病的症狀和人體能力不足時所發生的症狀非常類似,不是很高明的中醫師是很難分辨出來的,西醫則將之視為疾病。由於這些疾病的症狀是人體進行大掃除的產物,因此正確的治療應該是幫助人體加快其過程。
但是今天的西方醫學認為這些症狀是人體發生故障所致,因此治療手段的出發點多數都是糾正人體的錯誤,結果多數的治療手段都是直接中斷人體的大掃除動作,回到原來血氣下降的趨勢,人體沒有多餘的能量進行大掃除,這些症狀也就迅速消失,各種檢查數據回到了正常範圍,就算痊愈了。
這種隻治結果,不論原因的治療方法,就像受了潮的牆,不去把漏水的地方解決,隻在外麵塗上新漆,看起來很好就算修好了,是一種粉飾太平的治療方法,不但對人體沒有一點好處,反而經常對人體造成更大的傷害。
診斷維修係統
多數人都曾經在手腳上受過傷,受傷時醫生所能做的就是用各種紅藥水、消毒水、消炎粉塗抹傷口,甚至打破傷風預防針等手段。這些手段都不過是為了防止傷口細菌感染而已。所有傷口修複、組織再生的工作全部都是身體自己做的。在體表上的傷口如此,體內的髒器也必然如此。
這些人體所做的工作,在我們眼裏看來好像是天經地義,毫不為奇,深入想想這實在是一件非常複雜的工作。首先人體必需診斷損傷的位置以及嚴重程度,再采取正確的措施,讓壞死的組織慢慢結成硬痂,覆蓋在傷口上,達到保護傷口的作用,接著在結痂下方再生出新的組織,所有組織必需和原有周邊的組織完全密合。整個過程極為複雜,會消耗大量的血氣能量,整個維修工作的進行,顯現了極高的智慧和完美的工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