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前言(1 / 1)

【編者按】佛說:眾生本具如來智慧德相,但是以妄想執著不能證得。當我們被自己製造的種種悲劇纏繞得無所適從時,我們是否能夠反躬自問,這種結果的根源來自哪裏?如果我們失去了這種最基本的洞察力,那將意味著更糟糕的人生依然在不久的將來等待著你,一個沒有智慧的人生,帶給所有人的隻有一個字——苦。

佛陀的慈悲最根本的體現就是不忍眾生苦,以最徹底的方式拔除眾生的苦難,但是,眾生的業力使然,執著於自己既定的人生軌道,忘失本性具足的智慧,基本對智慧的理解都是懵懂不知,這同時又是一種悲哀,雖然眾生本具佛性,但凡夫心的混濁使其本性不能顯現,所謂“混濁”應該就是指阻擋我們探明真相、複蘇本來智慧的執著吧。

2010年,六祖寺方丈大願法師分別在廣西玉林及韓國開講《不執著的智慧》、《如何證悟般若三昧》、《自信、自由、快樂》這三種禪的智慧,點明了是為人生苦趣之本的執著,它的性質和存在對我們人生發展的阻礙,教我們如何以圓融的智慧來化解不良的境遇,一切的不執著是智慧的整體顯現,參悟智慧之源才會使你自信、快樂、自由,講演以平實通俗的語言闡發深刻的禪的精髓,使不同信眾都可以用禪中的理趣作為自己的人生路標。

《如何證悟般若三昧》中,打破成見、臨危不懼、無所住的智慧聽來雖非石破天驚,但若能得益其中就會令你人生收獲斐然,故願天下一切有緣人能於此三禪合刊中閱其法味,享其法音,成其法行,善哉!幸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