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為什麼不讓念書(2 / 3)

然而,小瑪妮雅出生時期正是波蘭曆史上的困難時期,當時波蘭正處於普魯士、奧地利和俄國的統治之下,他們把波蘭一分為三。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家所在地華沙被俄國統治。沙皇知道波蘭人民渴望重新獲得自由,所以下決心要摧毀他們的精神,把整個波蘭納入俄國的一個省,他下令俄語為正式用語,波蘭人不準再講他們的民族語言。孩子們在學校裏也要講俄語,這使他們的學習更加困難了。老師們提問的時候,他們不光要考慮怎麼回答,還要把它翻譯成困難的俄語。沙皇的另一道法律則是禁閱部分圖書,特別是那些關於波蘭英雄、波蘭曆史和波蘭文學的書。教師們如果閱讀或講解這些書,被他們發現了,就要坐牢。誰膽敢反對俄國統治者,就要被處死,或者被流放到寒冷的荒涼的西伯利亞去,被強迫像奴隸般地勞動。波蘭的婦女還有另一種苦難,那就是她們不能、永遠也不能在波蘭上大學。因為隻有男人才能受到高等教育。

小瑪妮雅就是在這種社會環境下開始了她的童年生活。慶幸的是小瑪妮雅的家庭環境是值得稱讚的。小瑪妮雅出生在一個被壓迫民族的貧困家庭,這並不是一個能促使天才成長和發展的良好環境,但是瑪妮雅也有她的有利條件。因為她的父親有著淵博的知識,而且還懂得八國語言,還懂得文學和詩歌。母親的音樂天才和高尚品德深深地感染著孩子們。他們鼓勵孩子們多學知識,不要受俄國人的限製,光學課堂裏教的東西,而是要學得更多更多。

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還教育孩子們要把知識看得高於一切,他們知道知識是壓迫者奪不走的東西。的確,錢、土地可以被奪走,民族的自尊心可以被蹂躪,親人們可以被秘密警察抓走甚至處死,但是知識卻永遠不會被奪走。斯可羅多夫斯基夫婦教育孩子們要想熱愛祖國,就要學習知識,用豐富的淵博的知識來報答祖國。他常說,“羅馬征服了世界,但希臘文化征服了羅馬”。

瑪妮雅在一天天長大,智力一天比一天發展,但是沒有人對她特別注意,因為他們家所有的孩子都很聰明,一個個都在學校得過獎,所以瑪妮雅就不顯得格外突出。但是在瑪妮雅4歲時曾發生了這樣一件事,這件事引起了她父母對這個孩子的格外關注。那是他們住在鄉下的時候,布羅妮雅覺得父母讓她獨自一人念著字母有點太乏味,想拿她的小妹妹做教育試驗,於是便跟小瑪妮雅玩起了“教師遊戲”。這兩個小女孩有好幾個星期總在一起,把用紙板剪的字母隨意地排列成字。因為當時除了躺在草地上玩字母卡片外,再也沒有什麼事可做了。而小瑪妮雅在不自覺地玩字母遊戲時,漸漸地對這些字母有了興趣。她覺得這很有意思,幾個字母這麼排列成一個字,那麼排列又成了另外一個字,究竟有多少種排法,能排成多少個字,這些小小的問題深深地紮在了小瑪妮雅幼小的心裏。終於有一天,父親對布羅妮雅說:“看看你念得怎麼樣了。”布羅妮雅站在父母的麵前,結結巴巴地拚讀著單詞,而小瑪妮雅則在旁邊聽得不耐煩了,她便由姐姐手上拿過那些打開的書,很流利地讀起來。起初,周圍的寂靜使她感到很得意,就繼續一直念下去,但是念著念著她偷眼看到了斯可羅多夫斯基先生和夫人那驚呆的臉及布羅妮雅那不高興的樣子,她忽然驚慌起來,結結巴巴地說了幾句含糊不清的話,就不由得哭了,神童的氣概完全消失了,她仍然不過是一個4歲的孩子,痛哭著並且悲哀地重複著說:

“請原諒我……原諒我吧……我不是故意的……這不是我的錯……也不是布羅妮雅的錯……這隻是因為它們太容易了……”

瑪妮雅突然失望地想到,或許因為她學了讀書,他們永遠不肯原諒她。

在這次難忘的事發生之後,小瑪妮雅漸漸地把大小寫的字母都認熟了,而且還學會了好多的單詞,但由於她父母總是避免把書給她,她才沒有更加顯著的進步。每逢她伸手去拿屋裏散亂地放著的大字書本的時候,父母就叫她去做別的事:“你還是去玩積木塊吧……你的洋娃娃在哪裏……唱個歌給我聽聽……”或是像今天這樣:“我看你最好到花園去。”……每次聽到這些聲音,她都是很不情願地走開了。然而,她是多希望她的父母能夠了解她當時的心情啊!而每當這時,她對母親的愛便有一種說不出的感覺。

在家裏的時候,瑪妮雅喜歡聽母親那美妙的歌聲,喜歡母親撫摸她時的那種奇特的輕柔的樣子。原來,斯可羅多夫斯基夫人總是用她輕柔的手指撫摸她最小的女兒的前額,這種撫摸是瑪妮雅所知道的最親切的姿勢。她後來回想從前,不記得她的母親吻過她。那時候,她所能想象到最大的幸福就是蹲在這個多思多慮的可愛的媽媽身邊,並且由幾乎看不出來的暗號中——一句話,一個微笑,一種親切的注視——感覺到有一種極深厚的慈愛保護著她,注意她的命運。那時在晚上睡覺前,媽媽用手輕輕地拍著小瑪妮雅,給她講童話故事或寓言故事,或是給她講一些波蘭曆史上的英雄人物事跡,所有這些都深深地埋在了小瑪妮雅的記憶之中。

當時她還不了解當時媽媽為什麼不能擁抱親吻她的原因,也不懂得她的母親為什麼嚴格地使自己與他們隔離。因為斯可羅多夫斯基夫人這時候已經患有很嚴重的結核病。在生瑪妮雅的時候,她就有了結核病的初期症狀,後來5年中,雖然經過多次治療和多方調養,她的病仍然在發展。不過這個勇敢的母親照舊過著忙碌的主婦生活,衣服穿得很整潔,永遠不顯得憂鬱,甚至給人一種幻覺,以為她很健康。她自己卻立下嚴格的規矩,隻用她專用的碗碟,不擁抱她的兒女。那些孩子們不大知道她有這種可怕的病症,他們隻是聽見由一間屋子裏傳出來的媽媽那短期發作的幹咳聲;他們隻是看到父親臉上的憂愁陰影;隻知道前些日子,他們的晚禱辭裏加了一句很短的話“保佑我母恢複健康!”……

然而,小孩子就是愛玩,小瑪妮雅總是愛纏著她姐姐素希雅跟她一起玩“捉迷藏”和“摸瞎”的遊戲。她們走過學校的建築,走到一個蟲蛀了的木頭門前,進去就是一個花園了,裏麵長著稀疏小草的草地和圍在牆裏的樹木,微微地散發出泥土的香味和鄉村的氣息。小瑪妮雅的幼小心靈是非常向往鄉村、向往大自然的。盡管他們住在城鎮裏,可鄉村才是最可愛的地方啊。小瑪妮雅天生有驚人的記憶力,她清楚地告訴素希雅去年夏天在茲窩拉麼所發生的一切。在鄉村裏,各地都有他們的親戚,因為他們的家族很大,隻有他們這一支住在城裏。雖然親戚的住處並不華美,但是總有空閑屋子,在天氣好的時候,可以請教授一家去住,而這時這5個孩子則成了一幫最強壯的小農民了。那裏有一條可以蹚水的小河,有可以做泥餅用的黏泥,還有充足的陽光來烤幹這些“美味”的糕餅。她的7個表兄弟和表姐妹坐在一棵古老的菩提樹上,吃著放在清涼的卷心菜葉子上的醋栗。小瑪妮雅一來,他們就把她舉到他們坐著的彎曲的樹枝上,然後分別從7張卷心菜葉子上抽出一些醋栗來,給她湊上一份,這時的小瑪妮雅則成了地地道道的鄉村野姑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