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沮喪情緒包圍圈的羅琳決定以創作來振奮自己的人生。早在1990年夏日的一天,她從曼徹斯特到倫敦,火車開得很慢,羅琳枯坐著,百無聊賴地望著窗外,忽然,一個有著一頭淩亂的黑發、綠色眼睛、戴著一副圓眼鏡的11歲小男孩哈利·波特的形象跳進羅琳的腦海裏……火車依舊緩慢前行,轉動的車輪不斷發出哐哐的聲響,車窗外夏日裏的英國鄉村的風景……哈利·波特的朋友們也一個個從羅琳腦海中蹦出來,一大堆畫麵在她腦海中盤旋……她還看見一座充滿神秘氣息的城堡——霍格沃茨寄宿學院……“現在一切該過去的都過去了,我可以專心寫作。”她在家鄉那間小屋裏梳理自己那些怪異的構思。婚姻不再束縛她的手腳,雖然貧窮,入不敷出,但精神是快樂的、自由的,她可以整個身心都隨著哈利·波特一起在魔法城堡裏飛舞、歡笑、痛苦、流淚、驚叫、沉默……在失業狀態下的羅琳,勉強申請到了一份,每周能獲得大約105美元的政府資助。盡管600英鎊的租房押金是一個朋友幫她支付的,寫作的這幢狹窄的平房到了冬季也沒有暖氣,不得不推著嬰兒車跑到附近一家咖啡館一邊取暖,一邊寫作,手頭拮據得隻能點一杯咖啡,但是她沒有被生活所嚇倒,從來沒有傷心,更沒有絕望,隻要一鋪開隨身帶的小紙片,揮筆寫起來就興奮不已,思緒如天馬行空,多年的積累讓她的靈感和創作熱情一發而不可收拾。用了5年時間,“哈利·波特”第一集誕生了;又花了一年時間找到出版社,“哈利·波特”在1997年出版後旋即造成轟動!暢銷全國,出版商不得不多次再版,而後贏得了世界範圍的廣泛好評!
2007年7月7日,哈利·波特係列小說的第七部也是最後一部《哈利·波特與死亡聖器》正式封筆,羅琳終於完成了這部巨著的終結篇。至此,憑借“哈利·波特”的魔力,一個失業者、一個婚姻失敗者登上了人生成功的頂峰!
羅琳曾說過,每一個人都是有夢想的,可是不同的是當遭遇挫折時,好多人的夢想都被放棄了,但她堅持了自己的夢想,即使在遭受人生的重大挫折時也沒有放棄。可見,夢想永遠可貴,而在艱難困苦中能夠矢誌不渝、努力奮發地追逐夢想尤為可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