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天上不會掉下金蘋果——傑出的科學家牛頓(1 / 2)

艾薩克·牛頓(1643~1727),人類曆史上曾出現過的最偉大、最有影響的科學家之一,在天文、物理、數學和哲學等許多領域都有傑出的貢獻。他在1687年7月5日發表的不朽著作《自然哲學的數學原理》裏用數學方法證明了宇宙中最基本的法則——萬有引力定律和三大運動定律。這四條定律構成了一個統一的體係,被認為是“人類智慧史上最偉大的一個成就”。他逝世後被安葬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同時也是在這裏長眠的第一個科學家。2005年,英國皇家學會進行了一場“誰是科學史上最有影響力的人”的民意調查,牛頓被認為比愛因斯坦更具影響力。

打開我們中小學教科書,“牛頓”這個不同凡響的名字會不止一次地跳入我們的眼簾,他在物理學領域裏的許多重要發現影響了人類的科學史。關於他的逸聞趣事也是家喻戶曉的,譬如著名的蘋果的故事。據說,1666年夏末一個涼爽的傍晚,在英格蘭林肯州烏爾斯索普,牛頓坐在一棵樹下專心致誌地讀書。一隻蘋果從樹上掉下來,打在23歲的牛頓的頭上。恰巧,他正在苦苦思索著“是什麼力量使月球能保持在環繞地球運行的軌道上,以及使行星保持在其環繞太陽運行的軌道上”這個令他困惑的問題,靈感被這隻曆史上最著名的蘋果一擊飛濺出火花來:他找到了答案——就像蘋果會墜落到地上一樣,是萬有引力在起作用。可以說,關於牛頓發現、發明的故事多如牛毛,許多人由此會認為,牛頓是幸運的人,或者是什麼聖人、天才。

1643年1月4日,艾薩克·牛頓出生在英格蘭林肯郡鄉下的一個小村落埃爾斯索普村的埃爾斯索普莊園。牛頓出生前三個月,他的父親就去世了。悲傷異常的母親早產生下了瘦小的牛頓。3歲那年,母親改嫁,成為一個牧師的妻子。可憐的小牛頓就與他的外祖母瑪傑裏·艾斯庫相依為命。父親的早逝對牛頓一生是巨大的傷痛,改嫁的母親無疑在他幼小的心靈上插了一把刀,傷害極深。年幼的牛頓不僅不喜歡他的繼父,甚至對母親嫁給他而持有深深的敵意,野性發作時還揚言要把那個姓史密斯的父親,連同房子一齊燒掉……

5歲開始,牛頓被送到公立學校讀書。不過,少年牛頓並不是神童,無論是天資還是學習成績都十分平常,絲毫沒有過人之處。唯一與眾不同的是,他喜歡讀書,特別愛看一些介紹簡單機械模型製作方法的讀物。受書本的影響,牛頓自小就愛搞小製作,包括風車、木鍾、折疊式提燈等等。他還喜歡繪畫、雕刻,特別喜歡刻日晷。家裏的牆角、窗台上到處安放著他雕刻的日晷,這是他用來檢驗日影移動的最美的傑作。也許正是童年的這些愛好,為日後牛頓自學成才播下了希望的種子。12歲時,牛頓進入格蘭瑟姆中學,可是家境貧寒,母親更希望他是一個農民,幫助家裏種地。沒辦法,牛頓隻好順從母親的意願從學校退學。這是1659年10月,牛頓在苦悶無奈中回到了埃爾斯索普村,因為他再度守寡的母親更需要他種地來養家糊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