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裏德裏希·威廉·赫歇爾(1738~1822),著名的天文學家、古典作曲家、音樂家。被譽為“恒星天文學之父”。英國皇家天文學會第一任會長。發現天王星及其兩顆衛星、土星的兩顆衛星、太陽光中的紅外輻射;觀察了太陽的空間運動,得到的太陽運動方向和現代測量數據相差不到10度;編製成第一個雙星和聚星表,先後三次出版星團、星雲表,記錄了2500個星雲和星團;還研究了銀河係的結構,是第一個確定了銀河係形狀大小和星數的人。他在望遠鏡製造上也頗有建樹!
1981年4月25日英國的格林尼次海軍大學熱鬧非凡。這裏齊聚著當時許多有名的音樂家和天文學家。在這裏,他們舉辦了一場“紀念赫歇爾音樂演奏會”。當時在場的人全部沉浸在美妙的音樂中,許多人對這樣優秀的作品讚不絕口,然而,這些作品全部出自於一位天文學家的創作之手。
也許,正是斑斕的星空促發了他的創作靈感,才有著這些偉大的音樂作品。時間的鍾擺再向回撥動200多年,也就是1738年的時候,偉大的天文學家威廉·赫歇爾誕生於德國的漢諾威(當時它屬英國管轄)的一個音樂世家。
他的祖先在德國大都從事園藝、釀酒等手工業,父親是禁衛軍樂團一名樂師。父親的愛好對赫歇爾的影響非常大。在安靜的夜晚,父親常常會陪伴著他坐在星空下數天空中有幾顆星星。漸漸地,他熟知了其他小朋友所不了解的關於星座的知識。
在4歲時,他就跟從父親學習拉小提琴,後來學習吹奏雙簧管,並很快成為一名出色的雙簧管演奏者。由於家境遇到困難,他16歲時離開了學校,加入了禁衛軍樂團,在那裏擔任小提琴和雙簧管演奏員。
如果不是曆史的風雲變幻,或許時光會從此定格,他將走完和父親一樣的人生軌跡。但是,1756年英國和法國之間爆發了“七年戰爭”,不久法國占領了漢諾威。
赫歇爾於是渡海偷偷跑到了英國的倫敦。為了逃避緝捕,他改名換姓,東躲西藏。起初,隻得靠演奏樂器和教授音樂糊口。後來,他漸漸有了一點名氣,也有了一份相對穩定的收入。
他對於知識的渴望沒有局限於音樂之中,而是盡自己所能地多學習一些用得著的知識,除了努力學習英文、意大利文、拉丁文之外,還廣泛閱讀牛頓、萊布尼茨等科學家的著作。後來,他意外地買到了史密斯撰寫的經典著作《光學》,這些內容引起了他對於浩瀚天空的強烈興趣,書中講述的關於望遠鏡的製作知識,他也想通過自己的實踐試一試。
“如果能擁有像書中描述的那樣的望遠鏡,可以在安靜的夜晚望著夜空,和星星一起講講悄悄話,那該多麼美妙啊!”睡夢中的他,常常會這樣想。
在放下了手中工作的時候,他就會拿起沒有讀完的天文學著作津津有味地閱讀起來。書中常常描繪了人們對於夜空的美好遐想。有人認為彗星上也可能住滿了能夠欣賞上帝手藝的生物,說不定那上邊還住著一些可惡的罪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