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六章 靈魂在太空飛舞——“宇宙之王”霍金(1 / 2)

斯蒂芬·威廉·霍金,於1942年生於英國牛津。英國劍橋大學教授,當代最重要的廣義相對論和宇宙論學家,被稱為“宇宙之王”,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後世界上最著名的科學家、思想家和最傑出的理論物理學家。20世紀70年代他與彭羅斯一起證明了著名的奇性定理,共同獲得了1988年的沃爾夫物理獎。他還證明了黑洞的麵積定理。著有暢銷書《時間簡史》。1992年耗資350萬英鎊的同名電影問世。還著有《黑洞、嬰兒宇宙及其他》、《果殼中的宇宙》等。

在劍橋大學,他擔任的職務是牛頓和狄拉克曾經擔任過的盧卡遜數學教授。在學術上,他做出的成就足以讓所有人豔羨一生。但是,他帶給這個世界的遠不止這些難能可貴的知識。你甚至不敢相信,在莫斯科的飯店中,他建議大家來跳舞,在大廳裏轉動輪椅的身影令現場所有的人瞪大了眼睛!更重要的是,在與生活的坎坷進行搏鬥中所展現的頑強精神,唯有這種不服輸的意誌才足以震撼世界不同膚色的心靈。

斯蒂芬·威廉·霍金出生的那一天,正好是伽利略300年忌日。父親是畢業於牛津大學的醫學專家,母親20世紀30年代於牛津研究哲學、政治和經濟。在家庭的良好教育中,他很早就喜愛上了閱讀圖書,喜歡研究新奇的問題。童年時代的霍金成績相比較其他的孩子雖不算十分突出,但是卻已展現了他非凡的才能。他喜歡擺弄複雜的玩具,據說曾設計出一台簡單的電腦。後來,上了大學的他,成績很是優秀,自稱用了很少的時間獲得了一等榮譽學位。

到了牛津的第三年,他在有些時候會發現自己身體的不靈活。有時會莫名其妙地跌倒在地上,捧著一摞書的他常常因為一個笨拙的舉動引來路上行走的學生們的嘲笑。可是,他並沒有向壞處設想自己的身體情況會怎樣變糟。

21歲那年,母親發覺了他的不對勁。所以,母子倆懷著沉重而焦急的心情來到了醫院請求醫生檢查。那一天,他們心靈的天空注定是布滿了陰霾。剛剛過完生日的霍金,萬萬沒想到情況會有那樣嚴重。

“這種疾病會悄悄蠶食你的身體,會演變到隻有心肺和大腦可以正常運轉。最後,心肺也會失去正常的功能。”

晴天霹靂!醫生十分直言,甚至給一個正處於青春妙齡的人下了一個定論“不會活過兩年”。

在隨後的一段日子裏,霍金的心情像是在冰山上滑雪一樣,一下子跌倒在了冰冷的山穀中。所有美好的夢想還沒來得及實現,難道就這樣抱著遺憾離開這個世界?他是多麼熱愛著這個世界,每天看著天上的星星,都好想把自己的心事講給它們聽,對著這個頭頂的浩瀚宇宙他還有太多的為什麼沒有解開。他渴望著把一切的答案都解出,然而時間是等不及了。他很想振作起來,心情卻怎麼也不聽使喚……

母親在百忙之中抓緊時間通過各種渠道向其他著名的醫生詢問這種疾病。她懷著一種希望,希望世界上有一個奇跡會發生在自己兒子身上。但是,沒有醫生對他的這種疾病抱有樂觀態度。

“生活是不公平的,不管你的境遇如何,你隻能全力以赴!”母親溫柔著望著他的眼睛說道。

霍金聽著聽著就掉下了眼淚,他知道母親很愛自己,他要證明自己,頑強地活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