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劉衛東

當枯萎的燈光和靈感一起在黑暗中熄滅,我能感受到我骨節的酸楚和四圍的寒意慢慢將我囚禁。肉體在黑暗裏顯得滯重、疲憊不堪。這是一種疾病,匆忙中,孤獨的手握緊筆,病根就從此埋下。淫雨天氣,到處散發著陳舊的氣味,人此時隻能像自然界裏離群的落伍者,獨自尋找自己的歸宿。

文字是一種枷鎖,帶著自然界那種原始的嘶哮和痛苦,落單和孤獨,仇視。是文字帶著廢墟的意旨和殘喘的靈魂讓企圖在這茫茫雨夜裏的閱讀者迷失。一如破除秘史或者揭穿謊言之後的皆大歡喜,然而我感到了困惑和局限。廢墟般的文字帶著淒美的微笑將人的身體和精神捆綁在一起,直到有靈感的火種降臨。

我曾經許多次閱讀《嵇康全集》,從來沒有並不冗長的感覺,但是我越讀越沉默。直到自己沉沒在浩如煙海的曆史資料裏。感覺到荒涼、蕪雜、難於逾越伏筆埋下的陷阱和事件的偽證。

沉默,這是一種病入膏肓的狀態和跡象。尤其是這樣的晚上,雨水和夜色中抑鬱和黑暗的部分滲雜在一起,破舊的書案上是斑斕的墨跡。時間和情感都是有限的寄托,隻有雨水永無止息地從白晝的世界流向暗處,沉浸在人的心中和殘破的窗欞。夜,終於還是開啟了通往光明的最後一個瞬間和可能,我打開窗子,任憑秋風撕破我的世界,我從這樣支離破碎的感情中掙紮著走出來。帶著文字的枷鎖,我的抒情已經是病中的低吟。硯台與直立如古人佩劍的筆,在夜色中褪色。我此刻隻能與虛無的曆史古篇和自己的身體對峙,和那些象形文字對壘,我能聽到號角,劍矢的舞動,屠殺,盔甲霍然被刺破的聲音,能感覺到博弈的神秘,自然界的詭異以及人心的愚鈍和曆史的縹渺無際,大雨滂沱,理想文字與毀滅之前無聲的絕響,荊條盾牌已經不能抵擋這無處不在的進攻和滲透。

這個時候是漢語言以她的美和愛考驗著我,拯救了我。我已經不再依靠靈感和欲望書寫,我憑借一種美,一種朱紅色的極其烈性濃鬱的美,得到了整個世界,比如大雨中的整個北方,黃土高原或者騰格裏沙漠。我像一個漢字,被鏤刻在時間的沙漠裏,渴望雨水給予我一個美的壯烈的終結。我的形跡飯依北方的山河,沉淪在這個世界中,和浩瀚書頁中的漢字一起陶醉、沉澱在浪潮的深處。體會這驚人的黑夜帶給我的感覺,陽光與河流洶湧,衝刷著純粹的黑暗。

夜的風景蠱惑著我的心思,疾風如雨,勁草如矢,霹靂一樣的閃電捕捉著廢墟上文字殘餘的光明然後沉入喧嘩的地獄,結束這暗夜的孤獨。我依靠母語,漢語言給予我的氣質沐浴在黑暗的靈光中,狂暴的風和欲望的雨如癲狂的病毒夾雜著文字的野性和象形的利刃衝擊我的視野和局限。我站在窗前,一言不發,驚異這自然界的神秘和壯烈,雨水降臨在這散漫時光的書房裏,案角的墨和筆鋒芒畢露,光線穿透這混雜的黑暗和雨聲。殘荷斷篇,撫慰著閱讀者的病痛。

這是閱讀者的心與文字的劍鋒,黑暗的夜的光芒泄露,知音的言語。

窗外雨聲無形地浸染著我的文字,書齋裏彌漫著六朝或者魏晉時期那樣的古典氣息。雨聲驚心,我是憑一種自信感覺著文字與大時代的落差與絲絲縷縷的關係。

書齋之外還有另一個世界。

雨水,從遙遠的北方直奔江淮,東達漢江,西至巴蜀大地,南國也有了體驗真知的可能。

雨水從浩淼無語的天際飄落下來,無聲地入侵夜的每一個角落。古人所說的甘露,從高高的神聖天宇降臨,受難的病體和焦渴的土地終於可以接受滋潤。朗朗乾坤,那應該是神與人的意誌。雨水襲擊了這個虛假的世界,虛無主義和膨脹的欲望瞬間坍塌化成一堆廢墟。遙望悠悠蒼穹,這雨已經與人間煙火無關。清潔的雨水衝殺在黑暗的風景中間,天地寂靜,山河水脈隔著遙遠的距離和時間向你逼近。同時還有書本間的迂腐戒律,後現代主義的語法和詞語的洪流。它無聲地滲向內心躁熱的沙漠和荒蕪的世界。這個時候人容易得到靈感卻失去方向。激流中的雨聲從被閃電劈開的蒼老森林和凸直的石崖,高險的山巔奔流而下,聲響驚心動魄,觀壯烈的扣擊,剿滅一切愚妄的氣勢。

這樣的雨能使夜裏黑色的風景和文字更加光亮,能使人的眼睛和目光更加敏銳犀利。清澈的雨水隨風飄搖在世界的寧靜之中,凝聚了星光和宇宙的精華和銳氣。雨水能讓這肆虐的文字病毒徹底絕望,能在瞬息之間對醜與惡,善與美做出選擇。精神經流不息,大自然的川流與雲水氣度懷有點化愚昧的仁慈與悲惘。雨水淨化我的文字和思考,純潔我眼中的風景,鞭撻萎靡的肉身。這來自純淨無暇夜空中的脈流,蘊涵著久遠的精神,道與義,潔與汙在閃電的瞬間黑白分明。無形的銳氣和經驗進入了整個世界的過程。自然界的法則就是這樣定義文字的虛妄以及人的道德與精神。千秋正氣,文字就有了深度。

我慢慢地翻開書卷,朦朧的燈光溫和而沉鬱,窗外如墨的風景如讖語一樣遙對蒼穹。我徘徊在零亂的書案旁,憑借農業生活給我的經驗和貧瘠的藝術敏感,任時間從書頁和文字的縫隙中流走。我良久思考著拓本上的筆跡,那是王羲之、張旭、懷素或者米芾,或者是某一位隱居江湖逍遙優遊的高人。濃墨殘書,我耐心地接受這種浸染,感受一種潛在的氣象和理性。文字如水遊走如蛇,百川萬壑,枯木逢春,雨聲中優遊萬仞,心氣平和。我試著臨摹,當我感覺有足夠把握的時候,停下來整理一下思緒。雨水隨著冷風吹進漆黑的硯盒裏,濃墨泛起點點漣漪,打濕了杜工部的詩,滿是狼籍,冷鋒鑽心。

我一直試圖這樣讀懂魯迅的冷漠與愛,讀懂書本或者進入民眾進入曆史的淺薄啟蒙。因為曆史講座和預言的泛濫已經過於沉重,堵死了拚死一戰的可能。脆弱的敘事和務虛的文本已經被操縱,已經背棄、沉淪。我欲拯救自己沉淪的文字。那是一種應該在黑暗中閃現出正氣和美的文字,散發出血性的理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