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潛龍出海雛鳳鳴 章四·《境界說》(1 / 3)

山間多霧,特別是在墜雲山這個地處南方的山脈。日頭還未升起,山上的霧氣濃鬱得能附在樹木之上,然後,水滴會凝成一股從樹幹流下。

距曹柔芷講學那天,已經過去四日。與江流同輩的水墨閣弟子們,無一不翹首企盼著,三日之後的“結契大典”。

墜雲山,羅宇峰。

此峰不高,但是峰勢陡峭,堪稱墜雲山十二諸峰之首。峰頂之上,建有一座閣樓,這座閣樓根基處修建得單薄,偏偏又建得很高,乍一看上去,形如塔狀。這棟閣樓從外觀上看,似有六層,其實內部隻有五層,老人們說,這是取了“大道缺一”的大意境。閣樓一層,四麵有門,卻隻有北門掛有木匾,上書淡金色楷體“木緣閣”三字。

此刻,這木緣閣三層,兩個少年正不停翻找書籍,好在他們動作輕,動靜小,沒有惹惱掌管閣內秩序的守閣人。

木緣閣三層,一個身穿墨袍,胸前墜著顆方形玉石的少年轉過了三個書架,一臉不耐煩,兀自恨恨道:“這破書,到底在哪兒!?給老子出來!等小爺耐心沒了,找到了定要燒了你!”

他話音剛落,書架一抖,一本黃色外皮的書本“噗通”一聲掉在地上,掀起一陣灰塵。

江流愣了愣,撿起這書,卻見書封正寫著“境界說”三字。

江流手拿著書,雙眼直勾勾的望著,呆在那,一時沒了動作,滿腦子隻想著:“敢情這書還挺怕死?”

又恰在此時,書架對麵,傳來的一聲叫喊打斷了江流不著邊際的亂想:“師兄,剛剛我一不小心碰落了一本書,快遞過來,我好放回原位。”

江流回過神,哭笑不得的道:“哈,你快過來吧,你碰落的書就是《境界說》。”

“啊?”一聲不大的驚呼在對麵響起,卻沒了下文,不一會兒,一個紫衣少年一臉狐疑的走到江流身邊,一邊拿過書,一邊不敢相信的道:“還真是踏破鐵鞋無覓處,得來全不費工夫啊!”

接著,兩人拍了拍屁股,靠著書架,席地而坐。把頭湊在一塊,翻開了那本《境界說》。

這書扉頁的引言,立即映入二人眼中。

“吾修煉百餘載,窺探大道門徑。三百年前,燕青原何其英雄,憑一己之力使正邪兩道合源,吾輩往之,欲與其比肩,不知可否?但觀今人修煉,修煉功法雜亂不得統一,修為境界命名各派相異。故欲窮己之餘力,著此《境界說》,統一修為境界之名。望名留青史,望福遺後世罷!——天琴皇道”

江流咽了口口水,呆呆道:“這燕青原是誰,好厲害!天琴皇道我之前聽說書的說到過,也是傳奇人物!”

程索卻迫不及待道:“快翻書!”

“境界兩字,乃吾斟酌萬分而用。眾所周知,自修煉之人結契修元之始,修為增長,則有異象異事相應。吾細數細分,將各個異象異事一一對應各個修為層次,名曰境界。

自結契始,元契成丹田之主,能引元氣入體,名為‘境一’。

結契之後,修元入體,元氣存於丹田漸盛,夜間打坐,元氣在丹田流轉,能聞‘叮咚’水聲,名為‘境二’。

再精進者,水聲漸無,直至全無之時,名曰‘境三’。

再後,元氣自丹田溢滿,元氣湧入周身經脈,不以修元法訣引導,元氣在經脈能自行運轉者,名曰‘境四’。

境一至境四,實修煉之基礎。故吾統稱其為‘無名境’。

‘無名境四’圓滿,修煉之人能引除元氣外的另一種精純氣息‘靈氣’入體。‘靈氣’用於洗伐根骨,亦有增幅‘元氣’之效,最重要的是,‘靈氣’與‘元氣’相互交融運轉,方才能催動法術,引動‘風水火雷’攻擊他人。‘靈氣’不入丹田,存於周身**之內。修煉之時,有淡淡光芒覆於全身者,即是‘靈氣’聚集之異象。有此異象,則入‘靈境’,靈境之後,所有境界分為九層,即靈境一,靈鏡二,靈境三……等等,以此類推。

吾至此不得不提,‘靈境’吾亦稱為‘分水境’。隻因,多少人於修煉之道天賦不夠,窮其一生也探尋不到比‘元氣’更加虛無縹緲的‘靈氣’。故而,這‘靈境’且算是修煉之人一道門檻吧!

‘靈境’之後,世上俗人對修煉之人有‘修為通玄’的評價,吾姑且借來一用,將其命名為‘玄境’。入了‘玄境’,修煉之人能將元氣外放傷人,或為‘拳罡’,或為‘劍氣’等等,不一而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