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1 / 1)

鄭和,出生於明洪武四年(1371年),原名馬三寶。洪武十三年1381年冬,傅友德、藍玉奉朱元璋之命令,遠征雲南,明軍勢如破竹,僅用了半年時間就平定了雲南,這次遠征奠定了穩固了大明江山,卻永遠改變了一些人的命運。其中,明軍中一將領戚祥陣亡,他的犧牲為自己的家族換來了世襲武職,從此他的子孫代代習武,並因此出現了一個十分爭氣的後代子孫——戚繼光。這是壞事中的好事,當然,也有好事中的壞事,作為戰爭的產物,雲南平定,理所當然會有很大一批戰俘,而在中國曆代的戰爭中,兒童構成戰俘的很大比例。戰俘又分很多種,砌長城、挖運河都沒得說,對於失敗者,這樣的命運已經不錯了,可當時對待兒童戰俘有一個殘忍至極的慣例——閹割。

兒童馬三保很不幸,十歲左右的他即作了戰俘,被擄入明營,閹割成太監。作為一個殘缺的人,其痛苦可想而知,無數的夢想似乎都已經離他而去了,但曆史無數次地告訴我們,悲劇的開端,往往也是榮耀的起點。少年馬三保開始跟隨明軍征戰四方,風雨冰雪,大漠黃沙,邊疆成了他的家,他在血流成河、屍橫遍野的戰場上成長起來。 在度過五年顛沛流離的生活後,他遇到了一個影響他一生的人——朱棣。

當時還是燕王的朱棣,在數十名兵將中,一眼就看中了沉默寡言卻又目光堅毅的馬三保,立即挑選他做了自己的貼身侍衛,從此馬三保就進入了朱棣的燕王府,成了朱棣的親信。

馬三保之賜姓授職,於永樂二年(1404年)正月元旦,適當靖難功成,馬三保在河北鄭州(在今河北任丘北,非河南鄭州)鄭村壩之戰中,想出良策,連破李景隆七營,大敗南軍。為燕王朱棣立下戰功。

靖難之役,明成祖得宦官之助甚多,故功成之後,重用宦者,推心置腹,賞賜有加。鄭和雄才大略,其靖難之功,遠在諸宦者上。永樂二年(1404年),按明朝律例,馬姓不能登三寶殿,因此朱棣在南京禦書“鄭”字賜馬三保鄭姓,改其名為和,任為內官監太監,官至四品,地位僅次於司禮監。時鄭和方三十三、四歲。宣德六年(1431年)欽封鄭和為三保太監。

有民間諺語稱:馬不能登殿,皇帝賜姓鄭。

燕王朱棣雖以“靖難”之名,攻下國都南京。可是其侄建文帝火燒皇宮,傳言自焚而死,卻並未留下遺體。朱棣雖馬上自號永樂帝,但對於此事及建文帝遺臣跳散各地,可能仍有掛懷。

明朝曆史文獻裏,有建文帝可能沒有被燒死而逃亡海外之說,甚至有其出家二十年後返回北京的故事。因此,永樂帝朱棣派鄭和下西洋除了正史所說的政治、外交、文化、貿易四方麵目的外,被人們增添了額外的目的:找尋建文帝。

有關建文帝出走的消息,早在城破時就已出現。當初埋葬的那具屍體並不是建文帝。這一點朱棣比任何人都清楚。因此,他雙管齊下,除了在全國範圍內殺戮所謂建文“奸黨”外,還命人四處秘察建文帝的蹤跡。一個被派出密查建文蹤跡的是戶部都給事中胡瀠,另一個是太監鄭和。胡瀠秘察建文帝蹤跡的地方是東南沿海諸省,鄭和秘察建文帝蹤跡的地方則是海外。

鄭和下西洋確有“蹤跡建文”的動機,由於明成祖朱棣是靠兵變奪權的,在封建宗法製度下屬“篡弑”之類,被視為亂臣賊子,因此,不抓到建文帝就很難為自己開脫,並藉此“正名”;其次,建文帝在當時較得人心。明人曾言:“自古不幸失國之君,未有得臣民之心若此者。”因此,胡瀠除了受命隱察建文帝安在外,還宣諭成祖旨意,察訪全國民心,暗察臣屬有無圖謀不軌之意。朱棣害怕建文帝東山再起,故“蹤跡建文”以斬草除根。

然以今人視角分析,此種說法不見得成立,因為鄭和每次出使海外都是浩浩蕩蕩,建文帝若亡命海外,必會聞風躲藏起來,大規模下西洋尋建文帝絕非有效之方法。目前,雖然絕大多數學者已不相信此說,但曆史小說常常為了戲劇化,尚強調此可能。

本書將帶你沿著鄭和下西洋的路線前行。鄭和七下西洋,我們無須如此反複,隻將其“壓縮”成一條路線,將他所經之地串連起來。這是條風景之旅,沿途盡是碧波椰樹、金沙銀灘,實是放鬆身心的不二之選,且此行又能見證鄭和昔日光輝之旅——盡管海麵沒有留下帆和漿的痕跡,但船舶已經駛過。

這也是次意義之旅,在哥倫布發現美洲大陸以前,黑眼睛黃皮膚的中國人就已經進入了大航海時代。我們沿著前人留下的航線前行,在朝日的紅芒和夕陽的餘暉間,將會看到鄭和那偉岸的身影,中國人,要挺起中國人的脊梁。

§§第一篇 西太平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