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章 爪哇海(2 / 3)

蘇魯馬益,亦一村地名也,為市聚貨商舶米糧港口。有洲聚猢猻數百,傳聞於唐時,其家五百餘口,男婦凶惡,忽一日有僧至其家,乃言吉凶之事,其僧取水噀之,俱化為獼猴,止留其老嫗不化。今存舊宅,本處及商者常設飲食、檳榔、花果、肉類而祭之,不然,則禍福甚有驗也。此怪誕之事,本不可記,尤可為之戒矣。

杜板一村,亦地名也。海灘有水一泓,甘淡可飲,稱曰聖水。元時使將史弼、高興因征其國,經月不下雨,舟中乏糧,軍士失措。史、高二將拜天祝曰:“奉命伐蠻,如天與水即生,不與之則死。”祝之,插槍堿苦海灘,其泉水隨槍湧出,水味甘甜,眾軍汲而飲之。乃令曰:“天賜助爾。”兵威大振,喊聲奮殺,番兵百萬餘眾悉皆敗走。遂已登岸,隨殺隨入,生擒番人煮而食之,至今稱為中國能食人也。獲囚酋長歸國,服罪放歸,改封為爪哇國王也。欽遵我朝皇上,遣正使太監鄭和等,節該齎捧詔敕賞賜國王、王妃,及其部領村主民下,草木鹹受天福。其國王臣既沐天恩,遣使絡繹不停,擎捧金筒金葉表文,貢獻方物。

詩曰:古是闍婆國,曾遭鬼母殃。震雷驚石裂,深穴見人藏。歡忭皆知異,扶持眾立王。人民從教化,罔象被驅亡。婦女誇家富,男兒縱酒強。鸚歌時刷翠,倒掛夜分香。婚娶吹椰殼,人隨禦竹槍。田疇禾稼盛,商賈貨財昌。洲上獼猴聚,溪邊祭祀忙。蠻夷遵聖詔,永世沐恩光。

2、印度尼西亞

爪哇國,又作葉調、訶陵、闍婆、嗬羅單、耶婆提,古代東南亞古國,其境主要在今印度尼西亞爪哇島一帶。印度尼西亞島嶼,位於馬來西亞和蘇門答臘東南,婆羅洲(加裏曼丹)南方,巴裏島西麵。爪哇僅係印度尼西亞共和國的第四大島,麵積為132,187平方公裏。但擁有全國人口的一半以上,而且在政治上和經濟上均處支配地位。雅加達即是位於煙波浩渺的印度洋和太平洋之間的印度尼西亞,是一個由18108個大小島嶼組成的“萬島之國”,爪哇島就是這萬島之中的第四大島。

(1)萬島之國

爪哇島是印度尼西亞最重要島嶼,也是全國政治、經濟與文化中心地區。全島東西長約970千米,南北最寬處160千米,成狹長形。島嶼麵積12.6萬平方千米。地形多以山地丘陵為主,火山眾多,海拔1800米以上的火山峰有58座 ,其中 3000米以上的有14座,全島最高峰塞梅魯火山,海拔 3676米,位於島的東南部。山間多寬廣盆地,許多盆地為印度尼西亞古代王國發祥地 ,現仍為發達的農耕地帶及城鎮中心。北部沿海為衝積平原,多人工港;南岸多陡峭,並有丘陵。河流眾多,北岸入海河流較大,主要有芝利翁、芝馬努、梭羅、芝塔龍、布蘭塔斯等河。島上土壤肥沃,自然條件良好,森林覆蓋率23%。土地墾殖率70%,為全國之冠。礦藏有石油、煤、錳、鐵、金、銀、磷、硫、碘等。稻、玉米、茶葉、花生、蔗糖、木棉、金雞納霜、柚木等產量占全國產量的60%~90%,還產橡膠、咖啡、油棕、椰子和可可。工業有煉油、造船、機械、冶金、橡膠、紡織、化工、造紙等。交通發達,擁有全國60%~70%的公路和鐵路裏程。

爪哇島

四麵環海的爪哇島,屬熱帶雨林氣候,沒有寒暑季節的更迭,年平均氣溫為25~27攝氏度,雨量充沛。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使島上熱帶植物叢生密布,草木終年常青,咖啡、茶葉、煙葉、橡膠、甘蔗、椰子等物產豐富。爪哇島上河流縱橫,風光旖旎,每年都吸引大批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前往觀光旅遊。爪哇島是印度尼西亞經濟、政治和文化最發達的地區,擁有全國人口中的一半。一些重要的城市和名勝古跡都坐落在這個島上。印度尼西亞首都雅加達是東南亞第一大城市,位於西爪哇北海岸。萬隆位於爪哇島西部海拔700多米的萬隆盆地中,是印度尼西亞西爪哇省首府,這裏四麵群山環繞,植物繁茂,環境優美。印度尼西亞的古都日惹是中爪哇的中心城市,世界聞名的婆羅浮屠古跡就位於日惹城北部。印度尼西亞地處太平洋地震帶,每年發生大小地震數千次。2006年,爪哇島已先後發生數次強烈地震。5月27日,日惹地區和中爪哇省部分地區發生裏氏5.9級地震,造成6000多人死亡。7月17日,爪哇島南部的印度洋海域發生裏氏6.8級地震並引發海嘯,造成重大人員傷亡。7月19日,位於爪哇島和蘇門答臘島之間的巽他海峽再次發生裏氏6.2級地震。爪哇島上有100多座火山,前不久活動劇烈,有爆發跡象的默拉皮火山就是其中的一座。默拉皮火山海拔2968米,是印度尼西亞眾多活火山中最為活躍的一座。

(2)爪哇往昔

我國很早就有關於爪哇國的記載。東漢時,史書有,“葉調國遣使貢獻”,“順帝永建六年,日南徼外葉調王便遣使貢獻”,而未言所獻何物,不可考其風俗土產。

東晉時,高僧法顯出西域求法,歸國所著《佛國記》有言曰“如是九十日許,乃到一國,名耶婆提。其國外道,婆羅門興盛,佛法不足言。 停此國五月日。”據今人考證,所謂耶婆提,即今日的爪哇國。從這句話,可以得知,東晉時期的爪哇國已經是婆羅門教(即今日所謂之印度教的古代形式)興盛的宗教國家了,婆羅門教在其國的宗教之中時處於優勢地位的。但是,既然這個國家出現在高僧求佛法的路途之中,同時此句之前有“法顯在此國,聞天竺道人於高座上誦經”,之後有“法顯先安慰之,徐問:‘汝是何人?’答言:‘我是佛弟子’”之言,卻可以說明此時期的爪哇國是在眾多佛教信徒輻輳的地區的包圍之中,而東漢至唐代的這一段時期又正是佛教東傳中、日、朝和東南亞國家的興盛期,不難想到,佛教終有一日會在爪哇國取代婆羅門教的優勢地位的,而在後來的曆史中這種猜想得到了印證。

唐朝時,爪哇國改稱訶陵國,舊唐書有記載道“豎木為城,作大屋重閣,以棕櫚皮覆之。王坐其中,悉用象牙為床。食不用匙箸,以手而撮。亦有文字,頗識星曆。俗以椰樹花為酒,其樹生花,長三尺餘,大如人膊,割之取汁以成酒,味甘,飲之亦醉”,“貞觀十四年、大曆三年、四年皆遣使朝貢,元和十年,遣使獻僧祗僮五人、鸚鵡、頻伽鳥並異種名寶。元和十年,遣使獻僧祗僮五人、鸚鵡、頻伽鳥並異種名寶”。這一時期,通過史書的相關記載,已能對爪哇國的土產有所了解,此國多出熱帶果蔬、珍禽異獸。同時,對其風俗亦可窺知一二,築城而居,多木結構建築,食不用餐具,用手直接拾取,有文字、知天文,佛教弟子眾多,似已取代前代婆羅門之地位。

爪哇國佛教文化遺址

兩宋時期,爪哇國似改稱闍婆(此闍婆之稱,未確定是唐時之闍婆),“闍婆國在南海中……其地平坦,宜種植,產稻、麻、粟、豆,無麥。民輸十一之租,煮海為鹽。多魚、鱉、雞、鴨、山羊,兼椎牛以食。果實有木瓜、椰子、蕉子、蔗、芋。出金銀、犀牙、箋沉檀香、茴香、胡椒、檳榔、硫黃、紅花、蘇木。亦務蠶織,有薄絹、絲絞、吉貝布。剪銀葉為錢博易,官以粟一斛二鬥博金一錢……其王椎髻,戴金鈴,衣錦,躡革履,坐方床,官吏日謁,三拜而退,出入乘象或腰輿,壯士五七百人執兵器以從。國人見王皆坐,俟其過乃起。以王子……副王,官有四人,如中國宰相,無月奉……樂有橫笛、鼓板,亦能舞。土人被發,但禱神求佛。其俗有名而無姓。”

元代時,元史曰“其風俗土產不可考,大率海外諸蕃國多出奇寶,取貴於中國,而其人則醜怪,情性語言與中國不能相通”。這與宋史之言矛盾,宋史詳考,元史不可考,宋時之闍婆是否是爪哇國便不得而知。

明朝時,明史有“爪哇在占城西南……其王昔裏八達剌蒲遣使奉金葉表來朝,貢方物……遣使貢黑奴三百人及他方物,又貢黑奴男女百人、大珠八顆、胡椒七萬五千斤……其本國人最汙穢,好啖蛇蟻蟲蚓,與犬同寢食,狀黝黑,猱頭赤腳。崇信鬼道。殺人者避之三日即免罪。父母死,舁至野,縱犬食之;不盡,則大戚,燔其餘。妻妾多燔以殉……萬曆時,紅毛番築土庫於大澗東,佛郎機築於大澗西,歲歲互市”,紅毛即荷蘭,佛郎機即葡萄牙,這一時期隨著西方新航路的開辟,西方各國東來,黑奴貿易興盛,爪哇國成了貿易中轉站。

(二)實戰爪哇

1、總述

爪哇島的地形以山地、丘陵為主,中間間隔盆地,地處亞歐板塊和印度洋板塊的消亡邊界上,地質活躍,多地震和火山。河流則短小且急促,絕大多數河流向北流,因為形成河流分水嶺的中央山脈距南部海岸比距北部海岸稍近一些。不過,也有若幹河流是向南流的。島上最大的河流是位於爪哇東部的梭羅河和布蘭塔斯河。這兩條河以及許多較小的河都可用於灌溉,但隻能在雨季通航,而且隻有小船可以航行。爪哇的氣候類型為熱帶雨林氣候,終年炎熱而潮濕。沿北部海岸的平原地帶溫度最高,山區則涼爽得多。高濕度常常形成使人衰弱的氣候。從11月到第二年3月為西北季風期,多雨多雲;從4~10月為東南季風期,晴天多而雨量少。因為火山灰周期性地對土地加肥,所以爪哇的土壤非常肥沃。

爪哇的植被屬南亞型,但與澳大利亞型有親緣關係;已知的植物有5000多種。在潮濕的山坡上盛產茂密的雨區森林,爪哇西部產濃密的竹林。島上的果樹有香蕉、芒果和各種各樣的亞洲品種。森林地帶有柚木、竹、西穀椰子樹、榕樹以及高蕈樹、木黃麻樹。柚木是爪哇的主要出口物資之一。島上的動物群有獨角犀牛、爪哇虎、野牛,不過這些動物現僅在一些較偏遠的地區活動。島上還有猴子、野豬及鱷魚;約400種鳥類;100種蛇類;500種蝴蝶及多種昆蟲。

風景優美,氣候宜人,物種豐富——此地真乃居家旅行,觀光遊賞的不二選擇。

在印度尼西亞各個島嶼上多少都有一點鄭和下西洋的影響。就拿巴利島來說,他們信奉的崇拜動物是龍,他們的城市雕塑是龍,他們最大的節日是12月7日龍節,印度尼西亞有從鄭和下西洋時代遺留下來的四個島嶼上的皇帝,其中一個未廢除的皇帝就在巴利島上。巴利島不但是全印度尼西亞17000多個島嶼中最美麗、交通最方便、旅遊資源最豐富之地,也是華人在此地最安全、從未受過當地土著人滋擾的省區。當地的百家姓社團也是最有凝聚力的華人組織。

印度尼西亞的農民很富裕。這裏土地肥沃,長年蔥綠無冬,撒下種子就可收獲,加之當地農民穿著簡單,常年襯衫,省去像中國北方穿西裝、穿棉衣的開銷,因此,印度尼西亞人紛紛蓋洋房,買汽車、摩托車和電器日用品。印度尼西亞兩億多農民和漁民采購需求很旺盛,他們不但是印度尼西亞穩定的基礎,同時也為中國商家帶來無限商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