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馬爾代夫海域(1 / 3)

馬爾代夫位於斯裏蘭卡南方的海域裏,被稱為印度洋上人間最後的樂園。馬爾代夫由露出水麵及部分露出水麵的大大小小千餘個珊瑚島組成,整個地區其實就是一片島嶼,國家全名為馬爾代夫共和國。群島由北向南經過赤道縱列,形成了一條長長的礁島群島地帶。一千多個島嶼都是因為古代海底火山爆發而形成,有的中央突起成為沙丘,有的中央下陷成環狀珊瑚礁圈,點綴在綠藍色的印度洋上,像一串串的寶石,海水清澄,煞是美麗。每一個珊瑚礁島的麵積不會超過兩平方公裏,就算是商業中心兼其首都的馬累,麵積也隻有1.8平方公裏大,環島散步也用不了四十分鍾。

馬爾代夫群島是群島國家,娛樂也以水上活動為主,潛水是最佳選擇,此外,劃水、衝浪、帆板等都是緊張刺激的運動;還可以乘坐獨木舟或快船遊覽小島;在深夜或者淩晨乘獨木舟釣魚,乘玻璃鋼底船潛入海底看魚,體驗完全不同的經曆。

(一)鄭和的馬爾代夫

鄭和船隊在完成了對古裏的三次探險後,休整一年。

1413年,朝廷命令鄭和進行第四次“西洋”遠航。為能圓滿完成遠航探險任務,鄭和到處收羅人才。甚至趕往西安,禮聘通曉天方國語的大清真寺掌教哈三擔任翻譯。1413年10月,鄭和率船隊趁東北季風刮起,順風南下,第四次遠航“西洋”又拉開了帷幕。

這次航程比以往三次都遠,除了東南亞各國外,還到了溜山等地。溜山(今馬爾代夫群島)是一個島國,其間島嶼眾多,海流複雜,船隻路經此地,必須十分慎謹,一旦遭遇風暴,走偏了航向,就有觸礁覆舟的危險。鄭和的船隊憑著多年航海經驗摸索著通過了溜山,後來鄭和船隊把溜山國作為橫渡印度洋前往東非的中途停靠點。鄭和船隊於永樂十三年七月八日(1415年8月12日)回國。

這是鄭和的第四次下西洋,他開辟了從溜山前往東非的航線。

1、溜山

(1)馬歡《瀛涯勝覽》中的溜山國

自蘇門答刺開船,過小帽山投西南,好風行十日可到。其國番名牒幹,無城郭,倚山聚居,四圍皆海,如洲渚一般,地方不廣。國之西去程途不等,海中天生石門一座,如城闕樣。有八大處,溜各有其名:一曰沙溜,二曰人不知溜,三曰起泉溜,四曰麻裏奇溜,五曰加半年溜,六曰加加溜,七曰安都裏溜,八曰官瑞溜。此八處皆有所主,而通商船。再有小窄之溜,傳雲三千有餘溜,此謂弱水三千,此處是也。其間人皆巢居穴處,不識米穀,隻捕魚蝦而食,不解穿衣,以樹葉遮其前後。設遇風水不便,舟師失針舵損,船過其溜,落於瀉水,漸無力而沉,大概行船皆宜該防此也。

牒幹國王、頭目、民庶皆是回回人。風俗純美,所行悉遵敎門規矩。人多以漁為業,種椰子為生。男女體貌微黑,男子白布纏頭,下圍手巾。婦人上穿短衣,下亦以闊布手巾圍之。又用闊大布手巾過頭遮蓋,止露其麵。婚喪之禮悉依回回敎門親矩而後行。

土產降真香也不多,椰子甚廣,各處來收買往別國貨賣。有等小樣椰子殼,彼人旋做酒鍾,以花梨木為足,用番漆漆其口足,甚為希罕其。椰子外包之欀,打成麄細繩索,堆積在家,各處番船上人亦來收買,賣與別國,造船等用。其造番船,皆不用釘,止鑽其孔,皆以此索聯縛,加以木楔,然後以番瀝靑塗縫,水不能漏。其龍涎香,漁者常於溜處采得,如水浸瀝靑之色,嗅之無香,火燒惟有腥氣,其價高貴,買者以銀對易,海彼人采積如山,罨爛其肉,轉賣暹羅、榜葛剌等國,當錢使用。其馬鮫魚切成大塊,曬幹收貯,各國亦來收販他處,名曰海溜魚而賣之。織一等絲嵌手巾,甚密實長闊,絕勝他處所織者。又有一等織金方帕,與男子纏頭,價有賣銀五兩之貴者。

天之氣候,四時常熱如夏。其土地甚瘠,米少,無麥,蔬菜不廣,牛羊雞鴨皆有,餘無所出。王以銀鑄小錢使用。中國寶船一二隻亦到彼處,收買龍涎香、椰子等物,乃一小邦也。

(2)費信《星槎勝覽》中的溜山國

其中有溜山,有錫蘭山,別羅裏起程南去,海中天巧,石門有三,遠遠如城門,中過舶。溜山有八,曰沙溜、官嶼溜、壬不知溜、起來溜、麻裏溪溜、加平年溜、加加溜、安都裏溜,皆人聚居,亦有主焉,而通商舶。其八處地產龍涎香、乳香。貨用金銀、色段、色絹、磁器、米穀之屬。傳聞有三萬八千餘溜山,即弱水三千之言也。亦有人聚,巢樹穴居。不識米穀,但捕海中魚蝦而食。裸形無衣,惟結樹葉遮前後也。若商船因風落溜,人船不得複矣。

詩曰:溜山分且眾,弱水即相通。米穀何曾種,巢居亦自同。盤針能指侶,商船慮狂風。結葉遮前後,裸形為始終。雖雲瀛海外,難過石門中。曆覽吟成句,殷勤獻九重。

2、馬爾代夫

馬爾代夫

溜山國,為15世紀馬爾代夫群島古國,其地為今馬爾代夫。14世紀初葉汪大淵曾到此地,在所著《島夷誌略》作北溜,當時尚無國王,隻是一個漁港,出產椰子索、魚幹、貝殼等貨物;與烏爹、朋加拉等地商人交易,以貝殼交換大米。《明史》作溜山國,永樂十年(1412年),鄭和出使溜山國,永樂十四年(1416年)溜山國王亦遣使朝貢,此後三次朝貢。明宣德五年(1430年),鄭和再次出使溜山國。隨鄭和出使的馬歡在所著《瀛涯勝覽》有專章《溜山國》。溜山國的國王、頭目、和國民都信奉伊斯蘭教。氣候炎熱,土地貧瘠,無麥,少米,有牛、羊、雞、鴨。民以漁業為生,兼種椰子樹。椰子有多種用途:當地人將椰子殼旋成酒盅,配上花黎木足,酒盅口足都塗漆,標致實用。椰子殼皮,可以搓成粗繩,等候別處商船收購,運往別國賣作造船用。商船不用釘,隻用椰子繩將船板捆係,再塗上土瀝青防漏。此地還出產龍涎香、魚幹、絲嵌手巾、織金方帕等。漁民將撈獲的海貝堆積如山,任貝肉腐爛,然後收集貝殼,販賣他國作貨幣用。

(1)出海遠航的中轉站

馬爾代夫曆史悠久,大事頻繁,除了16世紀被葡萄牙短暫占領外,它一直是一個主權獨立的國家。20世紀50年代中期成為英國的保護國,在1965年獲得完全獨立,同一年加入了聯合國。該國實行聯邦製,被選舉的總統為國家元首。

公元前5世紀雅利安人來此定居。公元1116年建立了以伊斯蘭教為國教的蘇丹國,前後共經曆了六個王朝。自1558年始葡萄牙對其實行殖民統治。在塔庫魯法努領導下,馬爾代夫人民舉行了起義,1573年光複祖國。18世紀又遭荷蘭入侵。1887年淪為英國保護國。1932年,馬爾代夫改行君主立憲製。1952年成為英聯邦內的共和國。1954年馬議會決定廢除共和國,重建蘇丹國。1960年英、馬協定規定英租用甘島基地30年。1965年7月26日馬爾代夫宣布獨立。1968年11月11日改為共和國,實行總統製。

雖然官方曆史記載馬爾代夫起源於12世紀,但文學作品和考古卻發現馬爾代夫的曆史可追溯到先伊斯蘭教時代。馬爾代夫曾是那些出海遠航的偉大探索家們的中轉站,這遠遠早於歐洲航海史。

(2)伏在水下的山脈

有記載第一次提到馬爾代夫是在二世紀希臘天文學家、數學家和地理學家托勒密的著作中,其中他提到了斯裏蘭卡西麵1378個小島的地方,指的就是馬爾代夫。自從那時起,許多航海家不斷提及馬爾代夫:9世紀的波斯商人Suleiman曾橫跨印度洋,他寫到:“在這個名為Herkend的洋麵上有將近1900個島嶼,統治者是一個女人,財富不可記數”。底比斯人Scholasticus曾航行到印度馬拉巴爾海岸,他提到了“一千個小島“和那裏“險惡的環境”:因為那裏的磁石海岸會導致鐵皮船觸礁沉沒。14世紀末的Pappus Alexandria提到了Taprobane島和1370個相臨的島嶼。他還曾跟隨鄭和的遠航隊在1433年到達東非,他在他的海岸調查中證實,商船來到馬爾代夫進行貿易,購買這裏的繩子。明朝時,中國人非常熟悉這些島嶼,稱這裏為“伏在水下的山脈”(流沙),並記載了這裏的氣候、地理和風土人情。

(3)失落的天堂

馬爾代夫環形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