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從1773年開始搜集薔薇類變種,1846年記錄至少有700個薔薇品種,1811年中國的月季花(RosachinensisJacq)引入美國,與南歐的麝香薔薇(R。moschata)雜交,育出了大量的新品種月季。歐洲最早利用玫瑰進行月季育種的是法國,1815年法國以中國的月季花與突厥薔薇雜交,育出了以後大量的波旁月季(bourbonRose)雜種群。法國市場上的月季品種從1860年的25個,到1870年猛增到6,000個。
值得一提的是18世紀末19世紀初,中國的月季花對世界月季育種所做出的巨大貢獻。中國的月季花有一個非常可貴的生物學特性就是能連續開花。在中國的月季花傳入西方之前,西方的月季育種隻是以野薔薇(Rosamultiflora)和玫瑰(RosarugosaThunb)進行雜交,一直沒有突破每月開花的難題。
1987年,法國首次育出了現代月季的重要品係一雜種長春月季,據說是由波旁月季衍生出來的,這種月季雖然名為“長春”,實際上一年隻開1~2次花。自從中國的月季花參與了雜交後,才能夠連續開花。18世紀初19世紀末,中國的“月月紅”、“月月粉”、“中國彩暈”、“中國淡香”(香水月季)這4個四季開花的中國月季珍品陸續傳入西方,據說最先流入意大利,然後由英國傳至歐洲各國。經過歐美月季育種家反複與其原有的薔薇雜交,終於創造出了真正的現代月季。
1867年是月季育種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年,法國格羅育出雜種香水月季“法蘭西”。這種月季花枝挺拔,四季開花,花朵碩大,花形優美,芳香撲鼻,其親本是“布潤薇夫人”(帶有中國香水月季的血統)和雜種長春月季“勝利魏”。1888年美國培育出自己的第一個雜種香水月季品種“烏通的禮物”,1945年培育出的品種“和平”(“Peace”)是當時雜種香水月季的代表品種。
現代月季的育種分為兩個階段,第一個階段是中國選育的基礎階段,從北宋初期(960年)至清代中期(1760年)大約800年時間;第二個階段是歐美雜交育種階段,從1789年中國的月季花大量流入西方開始,至今尚不足300年,但這短短的200多年,使月季育種出現了突飛猛進的發展。
前述所提到的月季是指廣泛意義上的月季,即薔薇屬的所有種和品種,包括薔薇(RosamultifloraThunb)、玫瑰(RosarugosaThunb)、中國的月季花(RosachinensisJacq)以及所有現代月季;狹義的月季指的是現代月季,不包括薔薇、玫瑰、月季花及其野生種,一般是指近200多年來培育的月季品種。
薔薇是薔薇屬的一個種,主要的兩個特點是枝條呈蔓性,且每年春季隻開一次花,其花小而密,多為單瓣(新品種多為複瓣),花色較淡,聚傘花序,主要用於園林。玫瑰也是薔薇屬的一個種,有野生的,也有近年來培育的玫瑰品種,主要特點是枝條上有小而多的密刺,葉片表麵葉脈深陷,葉片布滿皺紋,每年春季隻開一次花,枝條直立,聚傘花序,花朵較薔薇大,比雜種香水月季小,花色以紅為主,花形扁平,花心低於四周花瓣,香味濃鬱,容易結實,主要用於提煉香精。
詩畫裏的月季
“牡丹殊絕委春風,霜菊蕭疏怨晚叢。何似此花榮豔足,四時長放淺深紅。”
宋代韓琦的這首《東廳月季》,不看題目,也知道是詠月季的。月季屬薔薇科叢生灌木,原產於我國,相傳在遠古的神農時期就已種植,已有4000年的栽培史了。月季枝幹滿布尖刺,花多數朵簇生,花型美觀,有紅、黃、白、橙、藍、紫等多種顏色,豔麗奪目,芳香迷人。月季在我國北方地區一般從4月開到11月,在江南可常年開放,四時不絕,因此又有月月紅、四季花、長春花等名稱。
月季花豔麗多姿,一年四季盛開,很得人們的喜愛。但不知何故,直至唐代,一直未見有吟詠月季的詩作,很是令人費解。到了宋代,才出現詠月季詩詞。“一從春色入花來,便把春陽不放回。雪圃未容梅獨占,霜籬初約菊同開。長生洞裏神仙種,萬歲樓前錦繡堆。過盡白駒都不管,綠楊紅杏自相催。”徐積的《長春花》詩,突出了月季自春初和紅杏爭豔,霜秋伴菊花同開,到歲末與寒梅競芳,不管時序如何變化,四季長開不敗的獨特品性。後來的詠月季詩詞,大多難以脫離此窠臼。如朱淑真《長春花》:“一枝才謝一枝妍,自是春工不與閑。縱使牡丹稱絕豔,到頭榮悴片時間。”楊萬裏《月季花》:“隻道花無十日紅,此花無日不春風。一尖已剝胭脂筆,四破猶包翡翠茸。別有香超桃李外,更同梅鬥雪霜中。折來喜作新年看,忘卻今晨是季冬。”
明代張新《月季花》:“一番花信一番新,半屬東風半屬塵。惟有此花開不厭,一年長占四時春。”各種花卉應時而開,隻是開早開晚,各有時序,此花開得正豔,彼花卻已凋零,正所謂春蘭秋菊不同時。這就是花期,也叫花信。可惟有月季不同凡俗,無論春夏秋冬,一年四季常開常豔。易震吉《竹枝·詠月月紅花》,可謂獨辟蹊徑:“老去春光實可憐,為何十二月皆妍。知她不是貧家女,時買胭脂剩有錢。”群芳落盡,春光老去,月季花卻能月月都燦燦爛爛地開著。原來它如同生長在富貴人家的女兒,有閑錢買來胭脂,可以時時地打扮自己。月季枝上長滿尖刺,有時不免給賞花人帶來小小的麻煩,清代揚州八怪之一的李鱔,以其畫家的獨特眼光和審美觀,發現這也是月季的可愛之處,其《月季》詠道:“粉團如語啟朱唇,常比春光解趣人。老眼獨憐枝上刺,不教蜂蝶近花身。”
月季易於培植,無論是栽於園中,還是植於盆裏,隻要稍加管護,就會生意盎然,月月開放。雖在古代多少有點兒受文人冷落,在現代則很得人們的喜愛,入選1987年評出的我國十大名花,還被北京、天津、大連等許多城市選為市花。與之相應,文人對其也青眼有加,多有吟詠。齊白石《月季花》有著老人特有的睿智和幽默:“看花自笑眼朦朧,認作山林荊棘叢。獨汝天恩偏受盡,占他二十四番風。”。陳榮夏《月季花》:“滿園桃李笑春風,叢菊經霜色愈濃。獨有此花標異格,繁枝月月換新紅。”於海洲《天津市花》:“人有真情花有容,天津人愛此花紅。年年歲歲春長駐,怒放無須借好風。”雖無多少新意,卻也明白曉暢,清新自然。聞山《詠月季》:“籬邊路畔映朝霞,粉豔紅香月月花。不向洛陽爭富貴,天南海北樂為家。”唐棣華《月季》:“別號譽長春,花開月月新。溫良恭儉態,紅白紫黃身。不與人爭豔,欣同眾結鄰。豈隨春色老,時有看花人。”兩詩都突出了月季花的平民性和親和力,它不擇土質的肥瘠,也不管置身於何處,更不屑與他花爭寵,隻是靜靜地開著,散發著淡淡的馨香,反而贏得了世人時時的憐愛。
在近現代風雲變幻的國際關係中,月季還扮演過和平使者的角色。施子江《月季》:“群芳擇日吐芳菲,獨有長春逐月開。如此風流誰不愛,兩軍休戰護香來。”18世紀末葉,“中國朱紅”、“中國粉”、“中國緋紅香水”、“中國黃色香水”等我國名貴的月季品種,經印度傳入歐洲。當時英、法兩國正在交戰,為了保證中國月季能安全地從英國運送到法國,雙方達成了短暫停戰的協議,由英國海軍軍艦護送,渡過英吉利海峽,順利地把中國月季交到了拿破侖的妻子約瑟芬的手中,成就了花卉栽培史和國際關係史上的一段佳話。劉堂柳《讚月季花》:“根源本自出中華,播種和平走天涯。為使人間長美好,年年月月綻香葩。”在1945年的聯合國成立大會上,美國月季協會將名為“和平”的月季贈送給各國代表,花上有寫著“希望給全世界以持久和平”字樣的字條。1973年,美國友人欣斯德爾夫人和女兒,將“和平”月季贈送給毛澤東和周恩來,表達了美國人民熱愛和平的美好願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