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安陷落15天,又被郭子儀收複。
自吐蕃入侵後,皇帝的車駕東逃,人們皆歸咎於程元振,諫官多次參奏他。程元振心中懼怕,又因郭子儀重立戰功,他不想讓天子回京,勸皇帝暫且以洛陽為都來避開吐蕃的侵寇,代宗同意了。下詔書多日後,郭子儀聽說了,他極為不安,上書代宗,奏疏中說:
長安之地,古代稱為天府,右麵控製隴、蜀,左麵扼守崤、函二關,前有終南、太華的險峻,後有清渭、濁河的堅固,是神明的腹地,王者所都的地方,土地方圓數千,裏,帶甲之兵十餘萬,兵強士勇,雄視八方,有利則可以出擊,無利則可以退守。近來,因吐蕃的侵逼,鑾駕到東部去巡行。是因為六軍之兵,向來就不是精練的部隊,全都是些市肆屠沽之民,他們隻是掛個虛名,來逃避國家的征賦,等到驅趕他們去打仗時,百人中沒有一個能夠勝任。也有的人暗中輸獻財物,以此請求免去軍籍。另外宦官掩蔽各地的實情,致使各種政務都荒廢了。遂使陛下振蕩不安,退居於陝郡。這些都是因為委任的失當,怎麼可以說是秦地不好呢!
陛下所憂慮的是京師遭到剽掠,糧食不足,國用缺乏。依臣之見,隻要輕征薄斂,撫恤百姓,簡選賢才,托付老臣練兵禦悔,中興之功,旬月之間就可有所希望。
代宗看過上表,流著淚對左右侍官說;“子儀盡心於國家,真正是社稷之臣。朕要急早回京師。”公元764年十一月,皇帝的車駕從陝州回宮,郭子儀伏地請罪,皇帝將車停下來慰勞他說:“朕沒有及早用卿,所以才到這種地步。”便賜給他鐵券(免死牌),在淩煙閣為他畫像,以表彰他的興唐之功。
親說回紇大敗吐蕃
安史之亂爆發後,唐朝社會內部矛盾重重,真是一波末平,一波又起。廣德元年(763年),仆固懷恩叛變,屢引回紇、吐蕃攻唐。
唐朝將領仆固懷恩是鐵勒族人。安史之亂時,從郭子儀、李光弼作戰,屢立戰功。曾與回紇兵擊敗過史朝義,官至河北副元帥、朔方節度使等職。因沒有得到封官加爵,對朝廷不滿,妄圖反叛。他的母親得知後,罵他忘恩負義,還舉刀要砍殺他,以絕後患。
仆固懷恩與朝廷猜疑日深,終於背叛朝廷,頓集軍隊於汾州,寇掠並州、汾州下屬各縣作為自己的封邑。
廣德二年十月,仆固懷恩招引吐蕃、回紇、黨項數十萬部眾南下,京師惶恐。皇帝召見郭子儀,問抵禦戎兵之計。郭子儀說:“據臣所見,仆固懷恩不能有所作為。”皇帝問其原因,回答說:“仆固懷恩雖然號稱驍勇,但他平素不得土心。仆固懷恩本是臣的偏將,其下邊的人皆是臣的部曲,臣的恩信曾施及他們,今天臣為大將,他們必然不忍心以鋒刃相向,因此知道他不能有所作為。”戎虜侵寇分州,郭子儀讓他的長子朔方兵馬使郭曜率軍援救鄰寧,與分寧節度使白孝德閉城拒守。仆固懷恩的前鋒來到奉天,在城外挑戰,諸將請用兵擊之,郭子儀製止他們說:“客兵深入,其利在於速戰,不可與他們爭鋒。他們都是我的部曲,緩之必然會叛離;如果逼迫他們,是加速他們戰鬥,開戰則勝負不可言。敢言戰的人,斬!”便加固城牆以待之,果然不戰而退。
仆固懷恩第一次人寇就這樣被粉碎了。
唐代宗永泰元年(765年)八月,仆固懷恩不甘心失敗,又勾引吐蕃、回紇、吐穀渾以及山賊等30萬軍隊,先出兵侵掠同州,約期從華陰趨赴藍田,直取長安。京師震恐。代宗急召郭子儀從河中回來,屯駐長安北麵的涇陽城,抵禦賊兵。
郭子儀一軍僅1萬多人,被敵重重包圍在涇陽。他命令部將四麵堅守,自己親率騎兵出沒於前後左右偵察敵情。這時仆固懷恩在行軍途中暴病已死,群凶無首,分營紮寨,各自為戰。郭子儀心中暗喜。但敵眾我寡,仗還是不好打。尤其是回紇兵,驍勇善戰,又多於唐軍5倍以上。不可一世的回紇王驕吟道: 威風凜冽氣昂昂,塞外稱雄無人言;鼓角聲高催戰馬,諸蕃兵力我為強。”
戰則必敗,退則被殲,如何是好?足智多謀的郭子儀決定智取,放棄力敵。他派自己的得力牙將李光瓚前去回紇大營遊說。回紇王聽說他是郭子儀派來的,疑惑地說:“令公還活著嗎?仆固懷恩說天可汗(指唐朝皇帝)已經拋棄四海,郭令公也已謝世,中國無主,我們才隨同他來的。如果他老人家健在,我們倒要見一見。”
郭子儀深知隻有爭取回紇和唐軍聯合,重點打擊吐蕃,才能取得這場反侵略戰爭的徹底勝利,錯過這個機會,戰爭的勝負,京城的安危不堪設想,他立即決定,親自到回紇軍營走一遭。
郭子儀將要出去會見回紇將領,諸將勸諫說:“戎狄之心,不可相信,請不要去。”郭子儀說:“虜寇有數萬之眾,今天依靠實力無法相敵,況且至誠能感動神靈,何況是虜寇之輩!”諸將說:“請選鐵騎500衛從。”郭子儀說:“那樣適足以招致禍害。”說完隻帶幾名親隨準備上馬出發。這時他的兒子急忙趕來,攔住馬頭哭道:“回紇像虎狼一樣凶狠,您身為國家元帥,怎麼能冒這個危險呢?千萬不能去送死!”郭子儀說:“現在國家更危險,我以至誠相待,親說回紇退兵,國家轉危為安,別的還有什麼可顧惜的。”他的兒子還是攔著不放,郭子儀揚起馬鞭,照兒子的手上打去,縱馬奔馳。
回紇首領藥葛羅,怕唐軍用計,趕緊叫部下擺開陣勢,自己也搭弓上箭,準備射擊。郭子儀遠遠看見這場麵,幹脆脫下盔甲,把槍也扔了,繼續接近回紇。回紇首領看清後,趕忙上前迎接郭子儀。
郭子儀兩次從安史叛軍手裏收複兩京時,曾經帶領過借來的回紇兵,同他們可以說有過並肩戰鬥的情誼。他在回紇人中有很高的威信,回紇人一向稱他為郭令公,表示對他的尊敬。郭子儀來到回紇營寨,他們一齊向他跪拜。郭子儀將他們扶起,與之痛飲敘談,又派人送來羅錦,歡言如初。
郭子儀對回紇說:“吐蕃本是我朝舅甥之國,朝廷沒有辜負他們,而他們到這裏,是不再為親了。如果乘其不備倒戈一擊,如拾地芥那樣容易。他們的羊馬遍野,長達數百裏,這是天賜,不可失此機會。今天能驅逐戎兵戰勝敵人,與我朝和好而凱旋,不亦善乎!”他們遂答應下來。
郭子儀派遣朔方兵馬使白元光與回紇會師。吐蕃知道他們的計謀,當天夜裏逃跑。回紇與白元光窮追不舍。郭子儀率大軍繼其後,在靈武台西原大破吐蕃,斬首5萬,生擒上萬人,收取他們所虜掠的士女4000多人,繳獲的牛羊駝馬,300裏內接連不斷。
高山景行功德圓滿
郭子儀戎馬一生,屢建奇功,但他從不居功自傲,忠勇愛國,寬厚待人,因此在朝中有極高的威望。
李光弼和郭子儀同為唐朝著名將領。他們曾經同在朔方鎮當將軍。可是兩個人的關係並不太好,互不服氣。安史之亂爆發後,唐玄宗提升郭子儀任朔方節度使,位居李光弼之上。李光弼怕郭子儀刁難他,曾想調到別的方鎮去。這時朝廷要郭子儀挑選一位得力的大將,去平定河北。郭子儀出以公心,推薦了李光弼。李光弼卻以為郭子儀是借刀殺人,讓他去送死。可是朝廷成命又不能不服從。臨行前對郭子儀說:“我赴死心甘,隻求你不要再加害我的妻子兒女好嗎?”郭子儀聽到他冤枉自己的話後,流著熱淚對他說:“現在國難當頭,我器重將軍,才點你的將,願與你共赴疆場討伐叛賊,哪裏還記著什麼私忿呢?”李光弼聽了非常感動。兩人手扶手相對跪拜,前嫌盡釋。
唐代宗大曆二年(767年)十二月,有人掘了郭子儀父親的墳墓,可是盜賊卻沒有抓到。人們懷疑是朝中宦官魚朝恩指使人幹的,魚朝恩一向嫉妒郭子儀,並向皇上屢進讒言,一再阻撓皇上任用郭子儀。郭子儀對於祖墓被毀的原因心裏也是明白的。他人朝時,皇帝先提起此事,郭子儀哭奏道:“臣長期主持軍務,不能禁絕暴賊,軍士摧毀別人墳墓的事,也是有的。這是臣的不忠不孝,招致上天的譴責,不是人患所造成的。”滿朝的公卿大臣原來都很憂慮,怕郭子儀鬧出事端,聽了他的回奏後,都對他無限欽佩。郭子儀想到的是國家安危事大,朝廷的安穩遠比自己私事重要。
郭子儀功德越高,人們越尊重他。吐蕃、回紇稱他為神人。皇帝都不直接呼他的名字。甚至有些安史叛將也很尊重他,因為他曾施恩於很多人。安慶緒的驍將田承嗣占據魏州後,蠻橫無理,飛揚跋扈。郭子儀派遣自己的——個部將去見他。田承嗣倒很規矩,還向郭子儀所在的方向遙望叩拜,指著自己的膝蓋對使者說:“我這雙膝蓋,不向別人下跪已有多年了,現在要為郭公下跪。”他麾下的老將軍數十人,都是王侯顯貴,郭子儀頤指他們進退,他們就像奴仆一樣,聽從他的安排和指揮。
郭子儀處處做士兵的榜樣。他領兵打仗從不侵犯百姓的利益。當時,連年戰爭,農村經濟破壞,農民生活困難,負擔很重,籌集軍糧確實不易。為了減輕人民的負擔,他不顧自己年邁力衰,親自耕種。在他的帶動下,官兵在休戰時,一邊訓練,一邊參加農業勞動。動亂時期,他的駐地豐收的莊稼到處可見。
郭子儀不僅得軍心民心,事奉聖上也很忠心勤謹。無論是手握強兵,還是方臨戎敵,詔命他何時入朝,他從未遲延過。在他被幸臣魚朝恩讒毀,削去兵權後,仆固懷恩率10萬大軍進逼京師,正當用人破敵之急,朝廷恢複和加封他為太尉,分寧、涇原、河西及朔方招撫觀察使,關內河東副元帥,中書令等一係列虛職和實職。郭子儀從不把打仗破敵當作升官發財的敲門磚,他堅決要求辭去太尉之職,隻保留招撫觀察使一職即可。他上奏說,自兵亂以來,綱紀破壞,時下與人比高低、爭權勢已成風尚流行,他希望朝中興行禮讓,就由自己開始實現。他還說,自己早巳懂得知止知足的道理,心中懼怕盈滿之患。等到秩序安定,仆固懷恩被擒,往昔的官爵決心一無所受。經過他再三懇讓,才辭掉了太尉之職。但這位四朝柱石,衛國功臣,理應受到寵遇。他權傾天下而朝不忌,功蓋一代而主不疑。德宗尊他為“尚父”。他既富貴而且長壽,後代繁衍安泰。他有八子七婿,都是朝廷重要官員。孫子有數十人之多,當孫子來問安,他都無法分辨誰是誰,隻是頷首而已。有一出戲《打金枝》,反映了他家興旺熱鬧的場麵。戲的故事是,郭子儀70大壽,全家的人全來拜壽,隻有他的六兒媳升平公主沒到。兒子郭暖氣憤之下打了皇帝的金枝玉葉,還斥責道:“你依仗皇父就不來拜壽,我父還不願意當皇帝呢!”郭子儀知道兒子打了“金枝”以後,帶著兒子就去向代宗皇帝請罪。代宗對郭子儀說:“兒女閨房瑣事,何必計較,老大人權作耳聾,當沒聽見這回事算了。”郭子儀謝過皇恩,回家後把兒子痛打一頓,小兩口又和好如初了。
建元二年(781年)六月十日,郭子儀以85歲的高齡辭世。德宗沉痛悲悼,廢朝5日,下詔書高度評價和追念他。按律令規定一品官墳墓高1丈8尺,特下詔給他加高10尺,以示尊祟。君臣依次到府第吊唁,皇帝還到安福門臨哭送行。生前死後,哀榮始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