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開國第一功臣——徐達(1 / 3)

徐達(1332~1385)字天德,明鳳陽臨淮(今安徽鳳陽東北)人。明朝開國大將。出身農家,少時與朱元璋為友。徐達參加農民起義軍郭子興部,隸朱元璋。從取滁州(今屬安徽)、和州(今和縣)等地,智勇兼備,戰功卓著,位於諸將之上。十五年,隨朱元璋渡長江,克采石,取太平(今安徽當塗),下集慶(今南京)。繼又率軍攻占鎮江(今屬江蘇)等地,戰果顯著,授淮興翼統軍元帥。十七年,領兵東進,屢敗吳王張士誠部。二十三年秋,在鄱陽湖作戰中,衝鋒陷陣,打敗號稱60萬的陳友諒軍。二十四年,因功升中書省左相國。次年,以大將軍率師出征,占淮東,平浙西,連戰皆捷。

二十五年,率師東向,遵朱元璋先克淮東、再占浙西、後破平江(今江蘇蘇州)之方略,進攻張士誠,克泰州。次年克高郵、淮安、興化(今均屬江蘇)等地,悉平淮東。同年八月,以大將軍率舟師20萬,由太湖進圍湖州(今屬浙江),數敗張士誠軍,迫守將李伯升、張天騏以城降。十一月,轉兵北上,合圍平江,並申明軍紀,禁掠民財。

二十七年九月,圍攻平江(今江蘇蘇州),俘張士誠及其將亡25萬,滅亡東吳政權。還師後封信國公。同年十月,以征虜大將軍率軍25萬北伐元軍,先取山東,旋揮師河南,乘勝攻克元大都(今北京),迫元順帝北走,滅亡元王朝。

明洪武元年(1368),太祖朱元璋為防備退居漠北的元殘餘勢力卷土重來,注重戰守,大力興修長城。徐達奉命主持重建居庸關,規製關城城周6.54米,高14米,以防蒙古騎兵突襲。三年,率軍出潼關,趨定西(今屑甘肅)進剿元將擴廓帖木兒,經一月激戰,大敗元軍,擒郯王、濟王以下文武官員1800餘人。將士8.6萬餘人。論功升中書右丞相參理國事,改封魏國公。次年,赴北平等地練兵、築城、備邊,總領北方軍事。元殘餘勢力經過幾年休養生息,勢力又漸恢複,不斷出兵南犯,明臨塞諸地不得安寧。五年,徐達奉命以征虜大將軍出雁門關,進軍漠北。徐達遣都督藍王為先鋒,擊敗元兵於上刺河(今蒙古國土拉河),後因輕敵冒進,遭元軍伏擊大敗,死傷數萬人,被迫退入邊牆。六年,複率諸將北伐,敗元軍於答刺海(今內蒙古達來諾爾湖)。還軍後戍守長城山海關一帶。十一年,領兵在古北口築關設防,憑借山勢走向,建周長24米,設有東、北、南三個關門的關城,使其成為保衛京都的重要屏障。十四年,督修山海關關城,先後建成翼城、羅城、甕城和烽火台等,加大了防禦縱深,從而構成一套堅固、完整的軍事防禦體係。

徐達一生驍勇有謀,善治軍,戰功及築邊皆功勞顯赫,被朱元璋譽為“萬裏長城”。十八年二月病卒,年54歲,追封中山王。

徐達,他率領兵馬南征北戰,為明朝打下天下立下了大功勞。他不僅是員猛將,還是個下棋的名手。他的棋勢變化多端,同他打仗一樣,能攻善守,出其不意,在危急時能化險為夷。當時應天府(今南京)下棋的文武官員都不是他的對手。

這一年,正當百花盛開的春天,洪武帝朱元璋的興致很高,命徐達到外花園下棋。他對徐達說:“聽說你是下棋的名手,同別人下棋從不曾輸過。這回咱倆下棋,不分君臣上下,你可要拿出真本領來給我看看,讓我也開開眼界。”

徐達連聲答應:“是,是。”

他倆對坐在湖濱上,擺下圍棋桌。徐達搶先拿過黑子,表示自己棋藝不高明。

開始了,兩人布陣,走子,各有盤算,十分用心。

這盤棋從早晨一直下到午後,雙方廝殺得難分難解,不分勝負。後來,朱元璋總算發現了徐達的一處漏洞,認為這地方是徐達的弱點,心想:“名手也有大意失荊州的時候嘛!”便立即搶先連“吃”對方兩個棋子,認為自己篤定贏了,臉上露出了十分得意的笑容。哪知道徐達這時候卻不動聲色,隻是端詳著棋盤上的陣勢沉思,再也不朝棋盤上放棋子了。過了好一會兒,朱元璋見徐達老是左看右看並不走子,有些奇怪,便問道:“將軍為何這般遲疑,舉棋不定,莫非膽怯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