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天之後,酒家老板吳洪福挺不住了。包上兩條大福煙,提著兩瓶茅台酒,點頭哈腰地站在了王大剛的麵前。

孔子借東西孔子周遊列國,到處講學。一天,他來到楚國一條河邊,車子突然壞了,沒有工具和材料修理,很是著急。這時,正好有個婦人在河邊洗衣,他連忙走過去,說:“大嫂有禮,我向你借東西來啦!”“你稍等一下,我去拿來!”婦人說罷,起身就走。不一會,婦人回來了,將一段木頭和一把斧子交給孔子,便又去洗她的衣裳。孔子望著她的背影,疑雲團團,自己還沒有說明要借什麼,這婦人怎麼知道我需要木頭和斧子呢?於是,他上前問那婦人。婦人微笑著回答說:“您不是說要借‘東西’嗎?‘東’為甲乙,屬木;‘西’為庚辛,屬金。我見您的車子壞了,所以把木頭和斧子給您拿來!”孔子聽了,連連點頭稱是。

車夫修好了車,孔子把斧頭還給婦人,叫車夫往回走。車夫很奇怪,問他為什麼不過河。孔子歎道:“楚國人才濟濟,連普通的農家婦女也懂這麼多的學問,我到楚國幹嘛?還是到別國講學好啦!”自此,人們叫這河做“夫子河”。這河現在湖北麻城南邊。

心愛的東西年輕的國王出了三個謎語,說哪個姑娘猜中就娶她做王後。

這三個謎語是:日出和日落之間有多少路?天和地之間有多少路?虛和實之間有多少路?三天後,有個窮姑娘來到王宮,對他說:“日出和日落隻有一天的路程;天和地之間等於眉毛和眼皮之間的距離,因眉毛抬起看見天,眼皮垂下見著地;虛和實之間僅有四指寬,耳聽為虛,眼見為實,耳和眼之間不過四個手指。”國王很滿意她的回答,便娶了她。

一天,國王對她說:“除我之外,你不得將智慧獻給他人,否則你要永遠離開我!”王後沒法,隻得服從。後來,有個衛士觸犯了國王,國王要殺他,王後不忍心,便授計衛士解脫。

國王生氣地說:“你不能不永遠離開我啦,除了王冠和寶座,你認為心愛的東西就拿走吧!”王後要求分別之前一同再吃一次飯。國王同意了。他做夢也沒想到王後將他灌醉,摘下他的王冠,用馬將他馱回娘家去。

國王醒來,問她為什麼將他劫走,她說:“這是您的旨意,除了王冠和寶座,我可以拿走我心愛的東西。陛下,您就是我心愛的東西呀!”國王很感動,便和她一起回到王宮去。

兩個說客和一個小姑娘毛拉則丁是維吾爾族有名的機智人物。一天,喀什有兩個說客到來,揚言要鬥敗毛拉則丁。他們來到毛拉則丁的家裏,隻見一個小姑娘在做飯,便問她父親去了哪裏,什麼時候回來。

小姑娘說:“我爹上集市去啦。如果心急,明早回來;如果不急,今晚便回來。”兩個說客懵了,問是什麼意思。小姑娘解釋說:“欲速不達,如果急於趕路,猛打毛驢,毛驢一定疲乏得走不動,得要在路上宿店;可慢慢地走,今天晚上就能到家了。”跟著她問客人到來有什麼事。

兩人假稱商人,說:“我們這次到吐魯番來,帶有一條可以鋪100多裏的大毯子,想跟你父親做這筆買賣。”小姑娘聽了笑道:“太好啦,我家的飯布破了個洞,找不到補丁,這毯子不大不小正合適!”兩個說客一聽,心想這個小姑娘已經夠厲害,要是毛拉則丁回來,更是無法對付,便灰溜溜地走了。

可汗選兒媳可汗走了,他見兒子是個笨蛋,決定娶個聰明的兒媳,把王位傳給她。

可汗叫人建了一座喇嘛廟,佛像還未放進去就下令全國的姑娘去燒香祈禱。接連三天,來拜佛的姑娘的絡繹不斷。第四天,有個老牧民帶著女兒來到廟裏,老人一進門就跪下要磕頭,女兒說:“光有廟沒有佛,拜有什麼用?”可汗知道很高興,故意對老牧民說:“你給我用灰做一條韁繩,明天交不出,就要你的命!”老牧民愁得睡不著覺,女兒勸他寬心,說她有辦法對付。第二天早上,女兒用草編了條韁繩,然後用火燒了它。

可汗到來,見了灰韁繩,非常驚訝,跟著又命令老牧民:

“你要到我王府裏來,來時不能在早上也不能在晚上,不能沿路上走也不能沿草原走。”老牧民又愁得吃不下飯,女兒告訴他說:“您就半夜去王府,沿著草原和道路的交界處走吧!”老牧民照著女兒的話到了王府。可汗見老牧民的女兒聰慧過人,便娶她做了兒媳,並宣布她繼承自己的王位。

美麗的鮮花有三個女人變成三朵美麗的鮮花,開放在無邊的原野裏,其中隻有一朵在夜間能夠恢複人形回到家裏與丈夫團聚。

有一次,天快亮了,女人應該回到原野變作鮮花。丈夫有些難過,妻子說:“你如真的不願與我分離,可以在清晨到原野去把我摘回來,這樣,我們就可以不分日夜的呆在一起了。”丈夫在妻子離去的不久,即趕到原野,三朵同樣豔麗奪目的鮮花把他給難住了。他弄不清哪朵是他妻子變的,他鎮定地想了一下,很快並果斷地摘下其中的一朵,帶回家中。鮮花恢複了人形。他妻子驚喜地問:“你怎樣把我辨認出來的呢?”丈夫不無得意地說:“這太容易了,你夜間不在原野,你身上不像另外兩朵沾滿了露水呀。”兩根活獅胡子有個年輕貌美的女人,從不體貼一下丈夫。丈夫對她很不滿,常常打罵她。她委屈地去找一位聰明的托缽僧,請求給她個符咒,使丈夫愛她。托缽僧說要符咒靈驗,一定要有兩根活獅胡子。這女人滿不在乎地說:“今晚我就給你送來!”黃昏時分,她來到獅子窩的附近,把一隻肥羊羔拴在木樁上,在旁邊挖個坑,灌滿了水。獅子聽見羊羔的叫聲,撲出來將它飽餐一頓,然後喝足水,伸個懶腰睡下。這時,她從樹叢後悄悄出來,抱起獅的頭枕在自己的大腿上,一邊哼著催眠曲一邊撫摸它的頭。不一會,獅子就睡得很死了,她趁機在它的腮幫上拔下兩根胡子。獅子被驚醒,大吼起來。她立即又哼著催眠曲撫摸它。獅子很快又進入夢鄉,於是,她小心翼翼地把獅子的頭從腿上移下來,帶著那兩根活獅胡子去找托缽僧。托缽僧說:“你既然有辦法拔到活獅的胡子,就完全可以從丈夫那裏得到真正的愛的。”

項橐和孔子孔子去講學,一天,他在路上遇著一個7歲的小孩。小孩名叫項橐,正在路中間用磚石築城玩。孔子微笑道:“孩子,快把磚石搬走,我的車來啦!”項橐看了孔子一眼,問:“您是個講學先生吧?”孔子點了點頭,項橐說:“講學先生都是博學多才的人,難道您真的不懂得,自古隻有車避城,從來沒有城避車的道理嗎?”孔子無話可辯,但他覺得項橐聰明可愛,便問他:“為什麼屋頂會長鬆樹?門口會長蘆葦?床上會長香蒲?”項橐隨口答道:“鬆樹做屋椽,屋頂就長鬆樹啦;蘆葦做門簾,門口就長蘆葦啦;香蒲做床席,床上就長香蒲啦!”孔子見他對答如流,又問:“天有多高,地有多厚?”項橐不假思索地說:“天的高度跟地的厚度相等,都是1億9千裏。不信您去量一量!”孔子幹瞪眼:“這……這……”項橐笑了笑,說:“天不好談,地不好說,就講眼前的事怎麼樣?”孔子正想弄個眼前的問題難他,誰知項橐卻說:“現在輪到我問您啦!請問:先生眼前眉毛有多少根?”孔子又被難住啦,哪裏還有心去講學?便立即掉轉車頭,回家繼續研究學問去了。

惠老頭智對皇上相傳唐朝的時候,無錫有一個新任的縣官老爺拍皇帝的馬屁,下令說:“當今皇帝是真龍天子,龍泉泉水要供天子吃用。

從今後,黎民百姓不得動用龍泉水,誰敢違反,就要充軍、坐牢。”第二天,縣官老爺就限令龍山腳下的老百姓在七天內運送三十船龍泉到京城,違者殺頭。

龍山腳下的窮苦人,原來都靠這龍泉吃用,現在不但不能用,還要運送到京都,大家都怨死恨死了。可是,豺狼當道,百姓有啥辦法呢?隻得扛的扛,挑的挑,裝了滿滿三十船貼上“一泉”標記的龍泉水,白日黑夜,冒風冒雪地送到京城。

龍山一帶的老百姓運送泉水,吃盡千辛萬苦。而縣官老爺卻立了大功,升上去做府台大人了。大家都認為,苦算吃盡了,縣官老爺一滾蛋,泉水可以自用了。

誰知道,新任的縣官聽說前任是靠送泉水升上去的,所以一上任,就馬上到龍山去兜了一圈,一看果然是好泉水,回來立即下令:皇上飲用之水,黎民百姓不得動用。並限期五天內把泉水送到京都,獻給皇上,違者殺頭。

第二任縣官老爺也因拍了皇帝的馬屁,運送泉水立了大功,又升上去做巡撫大人了。

而第三任縣官老爺和前兩任一個樣,他一到任,立即下了和前兩任一樣的令,向皇帝呈上一樣的奏本,隻是限期更短了,隻有三天!

大家對此忍無可忍,便說:“我們和他們拚吧,累死餓死,不如拚死!”可是,村裏的惠老頭卻站起來反對說:“不,皇帝要的麼,我們還得送一趟。我自有道理。”接著,老頭和大家咬著耳朵,咕嚕了一番。大家都曉得這老頭是個“土諸葛”,就信服地點點頭。

龍山腳下的老百姓,扛的扛,挑的挑,又裝了滿滿三十船貼上“一泉”標記的龍泉水,向京都出發了。

再說,京城裏皇帝看了奏本,龍心大悅,他想:年年送龍泉,連吃變神仙,縣官真忠心,應該加官。可是一查期限已超過兩天,泉水還沒送到,那還了得!頓時龍顏大怒,傳下聖旨說:“運泉民犯,超過期限,欺君之罪,滿門抄斬。”聖旨一下,送泉水百姓中有一人哈哈大笑。是惠老頭。

“犯欺君之罪的是縣官老爺。龍泉水是‘二泉’,二泉之名來於‘泉中泉’,這是家喻戶曉,人人皆知的,不信可查問。”惠老頭咳嗽一聲,繼續說:“我們兩天前就趕到京城,因為明明是‘二泉’水,標記上卻寫上‘一泉’,因此小民們不敢騙皇上,不敢送進宮來。”皇帝一聽,覺得奇怪,問旁邊的宰相:“龍泉水到底是一泉還是二泉?”宰相搖頭,說:“不清楚。”皇帝眉頭一皺,心想:本來要到江南一遊,不如順路去看看,回來再殺不遲。落得百姓要感激我皇恩浩蕩。

於是第二天,皇帝就到無錫龍山腳下,隻聽得滿街叫喊聲:

“二泉名茶阿要?”隻見山坡上擺滿掛著“二泉名茶”招牌的茶攤。皇帝一看,心中“別別”一跳,為了裝得大賢大德,他硬著頭皮下令把惠老頭和鄉親們都放了出來,把無錫的原三任縣官老爺都削職為民。

其實,“二泉”的名字是惠老頭新起的。“二泉名茶”是按惠老頭的交代最近趕製出來的。

從此後,“二泉名茶”和“天下第二泉”便名震天下,為了紀念惠老頭的聰明勇敢,大家便把龍山改名為惠山。

選擇從前有一個年輕的牧童想結婚。他認識姊妹三個,她們都一樣美麗,他不知道選擇哪一個好,於是同母親商量;母親給他出了個辦法。母親說:“你請她們一起來吃飯,把幹酪放在她們麵前,看看她們都是怎樣切開的。”牧童把她們請來,隻見大姑娘把幹酪連皮一起吞下去了;二姑娘匆匆忙忙地切掉幹酪的皮,皮上還帶著好多幹酪,一起扔掉了。隻有小姑娘仔細地掀動手指剝皮,弄得幹淨利落,一點也不浪費。

牧童把他看到的情況如實告訴了母親,母親說:“孩子,你就娶小姑娘做妻子吧。”牧童就和小姑娘結了婚,以後的日子一直很幸福。

天多遠來天多高一天,有個小孩子見幾個秀才在爭辯天有多遠,天有多高,爭得麵紅耳赤,便笑了起來。秀才誰也辯不過誰,一肚子怨氣沒處出,便把他抓住,恨恨地說:“秀才能笑得的麼?好,你回答:天有多遠?天有多高?答不出不放你!”“天有多遠?騎馬來回共8天;天有多高?隻有兩屁股高。”小孩答道。秀才覺得很有趣,便尋根究底地問他。

“去年臘月二十四日送灶君,我媽燒紙馬讓他騎上天去,到了今年正月初四,我媽說灶君當天回來,又燒香接他。這樣一來回,正好是8天哪!”小孩子解釋說,“天有兩屁股高,不信你們問問周老先生,他住在我家隔壁。有一次,周老先生見他的兒媳探著身子在河堤邊洗菜,搖頭歎氣說:‘女人家屁股撅得半天高,成什麼體統?’你們說,一個屁股就有半天高,兩個屁股不是天一樣高嗎?”秀才們見他說的有根有據,無法駁他,便將他放了。

吳敬梓巧對《儒林外史》的作者吳敬梓,幼年時非常聰明,應對自如。

一天有客人來訪他父親,吳敬梓侍立在旁。客人對他說:“聽說你聰明穎悟,我出個對聯,你能對上來嗎?”“試試吧,請命上聯。”客人說:“一塔七層八麵!”這時他父親舉手示意他快說。吳敬梓向客人說:“家父已經聯了下句了。”客人奇怪地說:“令尊並未說話呀!”吳敬梓說:“家父用手勢說:‘五指三長兩短’。這不是很貼切的下聯嗎?”

米芾換畫一天,北宋名書畫家米芾上街,見一個小孩在賣古畫,他見是唐代畫牛大師戴嵩的《牧牛圖》,驚喜萬分。他知道這幅傳世珍品,價值連城,無法買得起,便設法弄到手。他問了小孩的名字,說:“小二郎,這畫能讓我帶回去仔細看兩天嗎?

是真跡我買,倘不是,我還給你吧!”小二郎當即同意了。

米芾回到家裏,不分日夜,精心複製了一幅,幾個有名的大畫家看了,也辨不出真假。第三天晚上,小二郎到來,米芾把仿製品交給他,說:“這畫怕不是真的,請你拿回!”小二郎看也不看,接過就走。米芾好不得意,立即將原畫掛在床頭,看個不停。

誰知第二天一早,小二郎就跑來,指著床頭那幅古畫,質問米芾不該用贗品騙他的真品。米芾硬著頭皮,問他有什麼憑據。小二郎把仿製品也掛上床頭,說:“我的真品,牛眼裏若隱若現有個童子的影,你這幅哪裏有呀?”米芾一看驚呆了,古畫的牛眼裏果真有個童子影,隻好麵紅耳赤地送還古畫。小二郎又說:“這幅畫我仔細看了一年,發現好幾處秘密,誰也騙不了我的眼睛哩!”智砸強盜有一個窮孩子,在縣城藥鋪當小夥計。年晚回家過節,掌櫃的賞他幾吊錢。走到半路,天已齊黑,突然亂葬崗裏撲出一個人來,大聲叫嚷:“站住,不許動!”小孩知他是個翦徑強徒,連忙蹲下,趕緊在包袱上打了許多小結。強盜來到麵前,喝令他打開包袱。小孩鎮定地答道:

“又沒有什麼好東西在裏麵,打開也無用呀!”強盜沒好氣地說:“把包袱拿來!”小孩隨手把包袱扔過去:“搜吧!”強盜蹲了下來,慢慢地解包袱上的結結,小孩偷偷地捧起旁邊一塊石頭,猛地向他頭上砸去。隻聽得“哎喲”一聲,強盜便昏倒在地。小孩馬上撿起包袱,一溜煙地跑了。

水牛笑掉了上牙老虎跟水牛相約比武。老虎天天去扯毛藤,將全身纏得緊緊的,心想這樣就能擋住水牛角;水牛天天在泥裏滾,滾了又曬,曬了又滾,將全身糊得厚厚的,心想讓老虎多吃些好東西。

決鬥那天,老虎先下手,一撲咬住水牛的頸項,滿以為撕下一大塊牛肉,誰知啃了一口汙泥。老虎連攻三次,都沒有損傷水牛一根毫毛。輪到水牛,他把角一撬,插進老虎纏身的藤裏去,然後把老虎舉起來,狠狠在地上撻幾下。老虎不住地哭求饒命,水牛才放了他。

過了不久,老虎見一個小孩趕著水牛犁地,便嘲笑他傻。

水牛說:“別看低這小孩,他的腦袋了不得哩,不信你試試!”老虎問小孩:“水牛說的是真話嗎?”小孩答道:“一點也不假!我現在要回家吃早飯,你想試試就等著。不過我放心不下,怕你溜掉,如果你同意,我就用繩子將你拴在這裏!”老虎一口答應,小孩馬上將他捆起來。老虎哪裏知道,小孩取下牛軛,痛打了它一頓,然後才回家吃飯。水牛在旁邊見了,哈哈大笑,笑得上牙全都掉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