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哈!過去隻知趙大人鐵麵無私,為官清廉,沒想到大人也有如此風雅的一麵,果然名士風流,羨煞本王了。”
趙楫笑得極是暢快,自從那日大勝摩尼教鐵甲突襲之後,趙楫的心情就一直很不錯。
兩浙最大的兩股勢力都在自己手下遭受重挫,雖然勇毅軍如今尚且幼小,不到將敵對勢力連根拔起的時候。但力抗兩大地頭蛇,還是打出了過江龍的威風。今後任何人再想對付勇毅軍,都得現在心裏掂量掂量自己的分量再說。
今天是老朋友廉訪使趙約單獨宴請,如今趙楫與武德軍關係緊張,請客地點當然不能選在城內,而是在城南一處幽靜雅致的莊園內。
都說姑蘇園林布局精巧,方寸之間卻可見山水奇秀,精致甲於天下。趙約這處莊園卻也不遑多讓,端的秀麗優雅,令人忘俗。
用餐之處在一座憑水而建的閣子裏,閣子窗戶極大,十分敞亮。從大開的窗戶可見外邊的池塘裏蓮葉田田,生機盎然。
地麵鋪了厚厚地席,兩張精致小幾漆成原色,極具自然韻味。再配上色香味俱全的時令美食,香醇佳釀,實在令人心曠神怡,食欲大開。
而見到兩人立即恭謹行禮,然後靜坐一旁斟酒布菜的兩名美姬,也都是秀色可餐,氣質秀雅的美人。因此趙楫才打趣趙約“名士風流”。
趙約倒是坦然受之,麵上的笑意更濃了些。宋朝的名士那是真的風流,比如“十年生死兩茫茫”的蘇東坡,出城遊玩身邊都跟著一大群美女,舉城矚目。世人盡皆仰慕崇拜,可沒人覺得他花心下流。
這次雖然也是秘密會麵,但趙約的態度與上次可是天壤之別。
上次見麵,趙約完全是自說自話,簡直就像機器人,不,像錄音機一樣,劈裏啪啦的說完,轉身就走了,讓人懷疑他是不是根本就沒有表情。
這一次卻笑容可掬,完全像是鄰家老伯一般,談吐親熱得體,讓人如沐春風。因為有美姬侍酒,兩人完全不談正事,便隻談些書畫文章。
能當上兩浙第三把手,趙約的文章自然是極好的,在徽宗朝做官,書畫當然也差不了。趙楫雖然文采略遜,可書畫上佳,再加上有後世千年後的見識眼界,談論起來竟然不落下風。
趙約原本是聽說了趙楫兩場大勝,慶幸自己先前押對了寶。這次約見自是為了增進感情,但心裏原本是將他當成是一個出身高貴的武夫的。
沒想到一番交談下來,趙楫不但舉止有度,溫文儒雅,而且見聞廣博。絲毫不像一個十多歲的少年王爺,竟似年高識廣的大儒一般。
這哪裏是什麼武夫?便是帶兵有方,也絕對是一位周公瑾那般的儒將。
如此一表人才,真正是人中龍鳳。趙約感覺自己完全被折服了,真的有點被“王霸之氣”震懾的意思。
或許……自己這個寶壓得有點大,是要中頭彩的意思?這位荊王殿下,今後的成就隻怕不可限量呢!
要不要加注呢?
答案無疑是肯定的,若說上次隻是表達一個善意,今日之後他趙約便算是上了趙楫的戰車了。官場最忌首鼠兩端,到時兩邊都不討好。不論最後哪邊勝了,第一件事都是對付這種牆頭草。既然選了趙楫,那邊隻有一條道走到黑。
“殿下為了兩浙災民披星戴月,輕車簡從,從京師遠道而來,想必身邊沒有伶俐人兒服侍。下官每每思及,既佩且愧。這兩個使女資容粗鄙,勝在做事細心,便贈予殿下服侍日常起居可好?”
既然打定主意,趙約毫不猶豫的拋下了賭注。贈送姬妾在當時也算是風流韻事,名士所為,既風雅又沒有行賄的嫌疑。
“若聽到這話,我那刁蠻丫鬟可要不依了。嗬嗬!玩笑玩笑。大人有心了,無奈孤愛妻新喪,心如死灰,隻能辜負大人一番美意了。”
趙楫確實心如死灰,又諸事纏身,實在沒什麼風花雪月的心思,毫不猶豫的斷然拒絕了。而且如今局勢步步荊棘,稍有行差踏錯,便是萬劫不複的下場,也還沒到享受溫柔美色的時候。
趙約見他目不斜視,確是語出真心,倒也並不強求。但既然如此,讓兩女在此便沒什麼意義了,反而讓趙楫不自在。趙約揮手讓兩女退下,兩女行禮如儀,麵上笑容絲毫未變,看不出半點悲喜,著實訓練有素,溫婉可人。
雖說被趙楫拒絕了,可經過這一番推拒,趙約自覺與趙楫親近了許多。而且少年戒之在色,趙楫不為美色所動,這讓趙約更加欣賞。
待兩女退出,趙約從袖中拿出一張票據,雙手遞給趙楫。笑道:
“殿下南下賑災,夙興夜寐,辛勞不已。下官身為兩浙父母官既感且愧,隻能捐獻些許錢鈔,聊表寸心,還望殿下不棄。”
趙楫接過一看,好家夥!
五千貫!
這是臨湖最大錢莊——興昌隆的“飛票”,見票即付,有些類似現代的彙票、本票。趙約這“寸心”,抵得上他一半身家了。都說“三年清知縣,十萬雪花銀”,這話雖是後世才有,但道理卻是相同的。在地方上當官,著實是生發的緊,難怪說千裏為官隻為財了。
“如此,孤便卻之不恭了。”
趙楫也不矯情,伸手接過,笑得甚是歡暢。
趙約也十分開心,自覺總算是找到趙楫“軟肋”了。就說他一個十幾歲的少年,見到溫婉如水的江南美女竟不心動,著實古怪。若非他早有為妻複仇的傳說廣為流傳,趙約簡直要懷疑他有龍陽之癖了。原來卻是喜好孔方兄,這反倒好辦了。
這錢趙楫收得也心安理得。若說俸祿,即便宋朝官員待遇極好,以趙約的官階,也要好幾年不吃不喝才能攢下五千貫。這些顯然是民脂民膏。與其留在趙約手裏,被用來花天酒地揮霍掉,不如拿給他練兵,還能為天下做些有用的事。也算是取之於民,用之於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