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說在黃帝以前的很早年代,地球上還沒有人類之時,就有一位偉大的女神——女媧氏。這位女媧氏,在中國遠古傳說的文薈《風俗通義》中,被稱作地皇。萬榮後土祠中有一通明嘉靖丙辰年重刻的《後土祠廟像圖》,這個圖上稱後土聖母的“後土皇地祇”。祇是土神,這裏又稱她為皇,無疑她也是一位地皇。這樣女媧和後土就被“地皇”二字串到一起了,說明女媧和後土是同一位土地皇的兩個稱呼。
《太平禦覽》卷七八引《風俗通義》雲:“俗說天地開辟,未有人民,女媧摶黃土作人,劇務,力不暇供,乃引絙於泥中,舉以為人;二是煉五色石補天。”《淮南子·覽冥訓》雲:“往古之時,四極廢,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載,火爁焱不滅,水浩洋而不息。猛獸食顓民,鷙鳥攫老弱,於是女媧煉五色石以補蒼天,斷鱉足以立四極,殺黑龍以濟冀州,積蘆灰以止淫水。”
女媧為風姓,女媧陵在今之風陵渡。清光緒《永濟縣誌》載:“女媧陵,在城西南60裏,黃河洲渚上,今風陵渡其遺處也。”《水經注》、《元豐九域誌》、《元和郡縣誌》、《山西通誌》、《平陽府誌》、《蒲州府誌》等,亦謂之女媧陵在今之芮城風陵渡。昔時,運城有些縣域還建有女媧廟。如安邑縣辛卓村就存女媧廟,廟中碑石中還述刻著補天之神話等。
女媧故事的淵源地傳說各異,補天中有記載說是冀州。運城古稱河東,古河東即為冀州地,傳說女媧的活動地在古河東之地。今萬榮縣黃河邊上的後土祠,就是從黃帝掃地為壇開始,後為曆代帝王祭拜女媧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