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帝,名軒轅,乃少典之子,他本姓公孫,後因長期居姬水,遂改姬姓,係傳說中黃河流域的部落聯盟首領。因他親率族眾播百穀草木、淳化鳥獸蟲蛾,有土德之瑞,故稱黃帝。被諸侯尊為天子。

黃帝領導人民在長期的生產勞動中發明製造了舟車、醫藥、文字、音律、曆法等,著有《黃帝內經》一書,幫助人民逐漸擺脫了蒙昧的原始生活。黃帝在位百年有餘,有子二十五人,得其姓者十二人,後來的夏、商、周、秦均是這十二姓的後代。由於黃帝的子孫遍及華夏,故黃帝乃華夏民族的始祖。

與黃帝同時期的東方九黎族首領蚩尤,自恃力大無窮,勇猛善戰,喜歡打仗,施虐天下而不服黃帝統轄。當時,黃帝國於有熊(今河南新鄭),蚩尤失道而兵敗南逃至潞村鹽湖附近(今運城市),遂建蚩尤城(今運城市鹽湖區蚩尤村)。

黃帝驅兵南下,拜風後(運城市解州社東村人)為相,直殺至蚩尤城。黃帝清明,蚩尤無道,百姓愛憎分明,兩軍混殺,當地百姓紛紛支援黃帝,又有風後的智慧和指南車的指引,遂使黃帝軍威大震。直殺得蚩尤軍死傷無數,蚩尤也被兵士所戮,血流成河,彙入鹽湖,因此鹽湖池水呈赤色,後人傳說是為蚩尤血水所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