荀子(前313—前238年),名況,字卿。出生在古荀國(今山西新絳縣城西一帶),是戰國時代的著名思想家、教育家,也是我國古代樸素唯物主義思想家。
荀子幼年聰穎好學,公元前298年,15歲時就遠遊齊國,在齊國京城臨淄稷門外的學宮求學。荀子在和各家學派長期接觸中,融會貫通各家學說的長處,批判地接受了儒家和法家的先進思想,開始形成了他的思想體係,成為有名望的學者。荀子大約在公元前266年到秦國,對經過商鞅變法後的秦國政治、經濟作了周密的研究和考察,肯定了隻有進行改革,也就是實行新法才能使國家繁榮昌盛,完成統一大業。公元前255年荀子離開北方,南行到楚。楚公子對荀子很尊崇,任命他做蘭陵令,他就留在蘭陵著書、講學,直到與世長辭。李斯、韓非皆為其學生。
荀子主張實行法治,強調“一天下”,“一製度”,建立統一的封建國家。同時提出“天下有常”、“製天命而用之”的人定勝天思想,反對儒家的“天命論”及鬼神迷信之說,又以“性惡論”反對孟軻的“性善論”,否定了天賦道德,強調後天環境的決定影響,又提倡“強本而節用”,注意發展農業生產。其思想反映了新興地主階級的利益,進一步為法家奠定了理論基礎。
荀子的著作有《荀子》32篇,其中最後6篇,係他的入門弟子所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