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 出手相助
造紙廠在李善民上班半年後因銷路不好,又不屬於國家統一調配的企業停產了,那時雖然還沒有發明”待業青年”這個詞,在鎮裏沒有安排新的工作之前李善民還是處於了待業狀態,沒有了每個月固定的十八元工資,李善民慌了手腳,一下連買米的錢都沒有了,這個四口之家該怎辦?
鄰居宋妙青雖然平時與明思有過接觸,但與李家沒什麼來往,可對李家的事,她好像了如指掌,在李家沒米下鍋時及時送來了五十元錢。
“李大哥,我知道你這段時間沒上班,家裏應該是沒米了吧,我這裏有五十元錢,你先拿去用吧。”
“不,不,宋姑娘,我不能用你的錢的,我怎麼好意思用你的錢呢。”李善民慌忙推辭。
五十元在當時來說不是一個小數目,李善民說什麼都不肯收。
宋妙青說:“李大哥,我不是送給你錢,而是給孩子們送一點糧食,你這做父親的能看著他們連飯都沒得吃嗎?”
看到空了的米缸,李善民隻能含淚收下說:“宋姑娘,你的恩情我和孩子們會永遠記住的。”
宋妙青說:“不客氣,你看我現在孤身一人,沒有多少要花錢的地方,你們現在有困難,鄰裏之間幫一把沒什麼的。”
鎮領導還是非常關心李善民一家的,過不了多久李善民又被安排在新成立的鎮蚊香廠上班。
這蚊香可是個新鮮的東西,以前人們熏蚊子就是把艾葉或黃金葉之類的熏蚊草連莖一起割回來捆成一小把一小把的曬幹,晚上乘涼時拿一把曬幹的熏蚊草點著火,然後又把明火摁滅剩下火星就有煙冒出來,有人就拿著這冒煙的熏蚊草四處晃悠,驅趕蚊子,雖然驅蚊效果不錯,但驅蚊時間不長,火把滅了就失效了,有時還會把人熏得像蚊子一樣難受。
不知是誰發明了這蚊香,這下可好了,晚上隻要點上那麼一小盤,整個晚上就沒蚊子了。但那時的蚊香是用鋸木屑和殺蟲劑配製的,雖然殺蚊效果不錯,但對人體有害,點了一夜蚊香第二天起來就覺得人昏昏沉沉的,要好長時間才能恢複。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鎮領導就把懂中藥的李善民安排在蚊香廠研究中草藥配方,也算是知人善用,李善民又恢複了老行當,上山采草藥,每天上山采一些能殺蚊的草藥回來配製。
李善民的中草藥蚊香終於研究成功,此蚊香不僅能殺蚊蟲,而且因裏麵含野菊花等成份,所以還具有提神醒腦的功效,中草藥蚊香的銷路非常好,李善民也因此而成為小鎮的名人,人們的記憶裏終於想起他是一個學過醫的人。
漸漸有病人找上門來求醫,李善民總是有求必應。
“李師父,謝謝你治好了我父親的病,也沒什麼好感謝你,這是我家喂的兩隻雞,你就留下給孩子們熬點湯喝吧。”一天,一個病人家屬提著兩隻雞上門致謝。
“不用了,我們出家人是不能收這些的。”李善民婉言拒絕。
“還出家人呢,早就被趕下山了,你看看孩子們幾個月都沒見過油星了,還在那裏裝清高。”正好路過的宋妙青插嘴道。
“嗬嗬,我都忘了,我們還俗了。”李善民尷尬的說。
“那就替孩子們收下吧。”宋妙青勸道。
明思不知從哪裏跑了出來:“爹,我要吃雞,我想吃雞,我們今天有雞吃嗎?”
看到明思菜色的臉,李善民歎口氣:“好吧,我收下,謝謝你了!”並對病人家屬深深鞠了一躬。
病人家屬慌忙阻止:“不能這樣,我們要感謝您的救命之恩才對呢。”
盡管李善民很多次在心裏責備自己有違背祖師的醫德,但看到孩子們的臉上漸漸有了一些紅潤,多少也有了一些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