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私是人的一種本性。亞當·斯密說過:是人的自私自利的行為在推動著社會的進步。但這種自私是以不損害別人利益為前提的,或者是能給別人帶來好處為條件的。如果你能告訴別人,他給你那樣東西,對他有什麼好處的話,你往往比較容易得到你想要的東西。“邪”同耶,是語氣助詞。正是他不把私當一回事情,才成就了他的大私。《陰符經》說:“天地至私,用之至公。”意思是天地自私到了極點,才對萬物出現了絕對的公平。莊子也說:“竊鉤者賊,竊國者王。”意思是偷一個很小東西的人,大家會把他當小偷,竊取國家權力的卻成了威權至尊的皇帝。說到這裏,想起劉邦的一件事。劉邦年輕時,遊手好閑,他父親經常罵他不務正業,當他坐了天下後,他問他父親,我和我哥哥比,誰更有本事,他父親無言以對。古話說:“富能富人者,欲窮不能。”意思是你富了還能幫助別人富裕,你想窮都窮不了。所以,弄清“私”和“公”的關係,對於每個人來說,是至關重要的。
§§第八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