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埃漫漫,旌旗蔽天。
夏曉已然隨軍兩天,要說她以前如何走過這麼多路?況且現在的身形也是十五六歲的女孩,不論是身體還是意誌,都處在了崩潰的邊緣。
夏曉的嘴唇幹裂,腳底已經磨出血。就在她以為自己會死在路上的時候,軍中傳來消息:"河南中部掾吏閔貢已經找到皇帝與陳留王,現在正護送回京。天子令勤王的軍隊在城外紮營待命!"夏曉搞不清狀況,也理不清眼下的關係,但是知道,終歸可以暫時停下來休息。
而後幾日,三軍都在離京都二十裏外紮營,麵向京都,倚山靠水。
夏曉從行軍中好容易留下一條命來,這幾天趁機休養,漸漸恢複體力,並且觀察周圍的情況,留心軍中消息,計劃著逃出這個地方。
幾天的時間,夏曉終於勉強理出一點頭緒,不論因為什麼原因,她現在的意識進入了一具古人的軀體,也大約猜到就是那天恍惚中看見的山坡上啼哭的女人身體裏,"或許當時我們倆都在臨死邊緣,才有這樣陰差陽錯?"夏曉想。
又從周圍人的交談中,大概了解到:眼下正是“十常侍亂政”末期。所謂十常侍,乃是當朝弄權宦官張讓、趙忠、封諝、段珪、曹節、侯覽、蹇碩、程曠、夏惲、郭勝十人,長久以來朋比為奸、霍亂朝綱,今者更殺害大將軍何進,以至四方英雄進京勤王。
“十常侍”挾持了天子與陳留王逃出京都,眼下夏曉所在的是並州刺史丁原(字建陽)的後軍中,前番正是在追尋天子與陳留王的路上夏曉被編入後軍。
這支人馬從並州進京保衛皇帝,意在剿滅以張讓為首的閹黨,現如今張讓已死,天子歸京,勤王的軍隊都在城外駐紮待命。
其中為首兩個是董卓的涼州軍和丁原的並州軍。夏曉雖然在曆史方麵知之甚少,但是董卓這一名字還是知道的,也大約知道這董卓是東漢末年奸臣,也曾霍亂朝綱。
以此判斷,自己是到了東漢末年時期。
現在,夏曉的身子雖有恢複,可是仍然虛弱,當日被迫隨軍而行,並不是她本意,實在隻是權宜之計。
如今一旦稍作喘息,夏曉便想著如何在幾萬人的三軍中逃走,可是幾番思索,想來幾乎是不可能的。況且一旦失敗就會喪命,她縱然心急如焚,卻又無可奈何。
思慮再三,後來打定主意,如果三軍與人開戰,便可趁著戰亂逃走,那時兵荒馬亂之中便不易被人發現了,總歸逃出這裏,日後之事再做打算,方是上策。
夏曉在心中暗暗謀劃。
【晚上將有一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