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一位侏儒提出來的。不久前,筆者采訪了這位葡萄牙人瓦斯科·巴爾托查,他說,如果人類遴選他作為飛船上的乘員,他將感到非常榮幸--而且,想想吧,他的體重是43公斤,身高1.27米,正好在限製之內。這簡直是上帝的巧妙安排!”
巴爾托查立即成了全球新聞媒介的追逐對象。
巴爾托查,男,25歲,未婚。智商65。生父母不詳。他成長於裏斯本一家孤兒院,據認為,他是世界是現存的野生人類(即不借助於人工生育技術而繁衍的自然人)中最年輕的。目前他是一家汽車自動加能站的加能工,這是社會福利計劃中專為殘疾人設立的象征性工作。
這名藍領工人沒想到自己能一夜成名,他在聚光燈下樂得不知高低,傻笑著一遍又一遍地重複:
“全部告訴多巴多夫了,我的所有情況全都告訴多巴多夫了。他是個好人,是我最好的朋友。”
在千百記者的忌恨目光中,多巴多夫往嘴裏丟著咖哩豆,不慌不忙地向外發送著他的係列專訪文章。他的獨家新聞是怎麼買到手的?一百包咖哩豆而已。多虧他有這個愛好,才得以認識巴爾托查,使自己大大地出一次風頭。
多巴多夫的第一次專訪是在法院判決前夕發表的:
多巴多夫:巴爾托查先生,你的天才建議是兩年前經本報發表的,很快就為世界政府所接受,世界法院即將作出有關判決。現在,讀者想了解一下,你是如何靈犀忽來,萌生這一絕妙的想法。要知道--請原諒我的坦率--你的文化水平並不高,思維也說不上敏捷。但你卻提出了億萬聰明人、和更聰明的機器人所想不到的東西。
巴爾托查(嘻笑):很偶然的--三本書恰好放在一起了,是一個顧客遺忘在加能站的。坦白說我從不愛看書,但閑極無聊時也會翻幾頁。等我把三本書翻夠一遍,我忽然……
多巴多夫:是哪三本書?
巴爾托查:一本“麥哲倫環行地球1000周年”。我告訴過你嗎?我是葡萄牙人,雖說現在國籍已不存在了,但我還是最愛看葡萄牙人的老故事。可惜,麥哲倫在本國不受重用--都怪那個專橫昏庸的葡萄牙國王伊曼紐爾--隻好跑到西班牙幹成一番大事業。我要是生在1000年前,一定去跟麥哲倫去當水手。雖然我個子低,爬桅杆比猴子還快哩……
多巴多夫:對,我相信。第二本書呢?
巴爾托查:是介紹新型“衝壓式小型光速飛船”的小冊子,是南門二航宇公司印發的。老實說,小冊子的內容我看不懂,不過我多少看懂兩點:第一,這種飛船所需燃料是依靠在航行途中收集太空的氫氦粒子,所以它的航程沒有限製。第二條,它能產生恒定的加速度,半年之後就能接近光速。根據愛因斯坦的相對論效應--知道愛因斯坦嗎?他是600年前一個很有名的科學家。不過他的相對論我從來沒打算弄懂。時間怎麼能變長變短呢……
多巴多夫:我知道愛因斯坦,請往下講。
巴爾托查:雖然公式我看不懂,結論是知道的。說飛船接近光速後,飛船上的時間就會變慢,即使飛船開到100億光年的宇宙邊緣,也就是說航行100億年之後,飛船上的時間才過了24年。等駕駛員回來,還不到退休年齡呢,還能看到他的親人呢。
多巴多夫:他看不到的,因為飛船外的時間是數百億年,不要說他的親人,連宇宙也不一定存在了。好,第三本書呢。
巴爾托查:第三本書更難懂了,我連書名也沒記住。但我剛好看懂一點,書上說宇宙是超圓體,假如一個人的眼力能穿透幾百億光年,那麼,當他從地球一直向“宇宙之外”看時,最終會通過超圓空間的扭曲,看到自己的後腦勺。這個說法太逗了!我馬上想到麥哲倫的環球探險,那時有人相信地球是平的,一直向前走就會離家越來越遠,甚至掉到地球之外,後來他的探險才證明地球是圓的。現在,假如一艘飛船一直向“外”飛,它會掉到宇宙之外,還是返回原處?應該像麥哲倫那樣去跑一圈……後來的事情你都清楚,咱倆在公園裏偶然碰見,都在吃咖哩豆,咱們開始聊天,聊起了這個想法,你就把它發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