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2章:空間是種相對感知(1 / 2)

我們討論到此時,已經用空間物理學旁證了佛菩薩和佛境的存在性,那麼還有一個關鍵性的問題有待論證,那就是到底人有沒有靈魂?動物有沒有靈魂?微生物有沒有靈魂?

最新的量子力學分析,很有可能人的思維就是由量子組成的量子波,量子波是恒定的,是宇宙信息的本源。人的量子波在不同時代時期時間空間所經曆的一切受想行識就形成了靈魂。

各國發生的投胎轉世事件就是最好的靈魂存在性的現實證明:這樣的事件無論是在古代還是在現代都有很具權威性的記載,並非杜撰;

科學家曾統計過世界各地報道的轉世靈異現象,發現這些當事人,位於不同的國家地區,有不同的文化背景,他們互不相識,成千上萬,所以,他們不可能也沒有必要互相串通編造一個大謊言!

同時還有科學家一直無法揭開其謎底的瀕死體驗現象!

瀕死體驗,也就是瀕臨死亡的體驗,是指某些遭受嚴重創傷或罹患重疾但意外獲得恢複的人所敘述的死亡正在來臨時深刻的主觀體驗。科學界許多人認為:人意識的研究是科學最後的難題,而意識是如何消失的,特別是“瀕死體驗”,則是謎中之謎!於是,死亡的發生,也即“瀕死體驗”成了生物 學、醫學、心理學和哲學單獨相對或協同研究的熱點。

中國也開展了“瀕死體驗”研究。

來自醫學界的最新消息稱:天津安定醫院從科學的角度,在我國首次進行了“瀕死體驗”的研究。他們認為,瀕死體驗是一種全人類的現象,但又受到社會心理和文化等因素的影響而表現出民族間的不同。中國“瀕死體驗”者所經曆的主要體驗階段是:生活回顧、意識與軀體分離、軀體異常、世界毀滅感、死亡矛盾、時間停止感以及情感喪失等等。?

當然,由於種種原因,中國關於“瀕死體驗”的研究落後國外好多年,國外早已把其列為生命科學研究的重要課題。?

一份“死亡試驗”報告:

據國外資料披露:在德國,曾進行過一次“死亡試驗”,參加試驗的有42名年輕力壯的男女誌願者。?

“死亡試驗”的辦法很簡單:利用藥物,使42名誌願者處於與死亡相似的完全失去知覺的境地。

在22秒的短暫時間內,誌願者各有所獲--

有的看見彩光;?

有的看見了親友;?

有的看見了自己發著藍光的“靈魂”從自己的肉體中“逸出”;?

有的看見了一條發光的“隧道”。?

值得注意的是,類似的“死亡試驗”並非首次,美國心髒病專家邁克爾·薩博也曾組織過一次“地獄考察”的活動,方法是:用藥物使一些人重度昏迷,又以高水平的搶救使他們複活,這些人的經曆與上述試驗結果相似。?

“瀕死體驗”的五個階段:

引人注目的是,心理學家肯尼斯·賴因格將人類的“瀕死體驗”分為學術界已經認可的五個階段--

第一階段:安詳和輕鬆,持此種說法者約占57%;?

第二階段:意識“逸出”體外,有這種感受的人約占35%;?

第三階段:通過“黑洞”,有此感覺的約占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