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四章 太尉文侑(1 / 2)

淺絳肯定長孫元燁最後都會讓自己出宮,接觸胡為誌等人,早在桃花塢幾天時間內,一邊置著氣,一邊從太醫院弄來了所需藥品,自己照著自己腦中所記的藥方,偷著先把藥丸製作好,也省了很大的一個時間問題。

看著那胡為誌理順了情緒,從寬大的衣袖中的內兜內掏出了一包藥丸,交與胡為誌,

“胡大人,此藥是在下煉製而成,由黨參、山茱萸、熟地、人參、鹿茸、魚鰾膠等二十餘味藥材製成,準備米酒十斤,將之浸泡月餘,再配以丸藥雙管齊下,保管來年開春貴府就可辦滿月酒。”

“啊。。。真的。。。”胡為誌小心翼翼的接過錦帕包裹的丸藥,眼眶再次泛紅,一汪濁淚垂垂欲滴,還想再表示一下自己感謝的心情,但是看了一眼國師提防的眼神跟濕了一角的道袍,彎著腰後退了小半步,

“國師今日務必留在敝府讓老夫好好款待一下,封上謝禮。”

“不必了,胡大人,隻要您把這份心意回報給皇上就好了,也不免皇上對在下的知遇提攜之恩。”

“一定、一定。”沒有皇上提您做國師,老夫也遇不到您這個大恩人不是。

“皇上為了這個江山精圖勵治,胡大人也多勸勸其他兩位大人莫要再為難皇上了,皇上雖年輕卻也是君王,不會一直受製與自己的臣子手中,我朝外患不除,再經不起衡相一事了。”

淺絳點到為止,說完便離去了,府外有尚逸派的人接,也用不到胡為誌相送,後者千恩萬謝的將恩人送到了門口,直看著那頂青呢小轎沒了蹤影才轉回府內。

胡為誌為官三十餘年,其中利害比誰都清楚,自己盡職恪守,向來站立中立之位,曆經兩朝從未卷入任何紛爭之中,雖然清苦一些,倒也安逸。

禦史大夫安名湖跟那太尉段文侑與胡為誌皆為昔日同窗好友,兩人熱衷於權勢,位極人臣,一心服侍先皇治理國家,對這新帝一直頗有微言,之前朝政握在加上衡唯他們三人手中,頂著攝政的名號直接就將事情辦了,衡唯一事他們從不參與這才逃過一劫,但是這新帝手段狠厲快捷的就把這事給辦妥了,提拔了一些新的年輕官員,他們手中大權被分落,很是受那些小輩們的牽製,每日朝中爭論都被氣得要撞強,要去追隨先帝而去,竟然有一個名為蔣楓嵐的舍人說了一句,‘大人對先帝之忠誠感天憾地,下官想皇上肯定會以國葬大禮待之,大人不必擔心。’這是什麼?這是明目張膽的挑釁,這不是咒自己去死嗎!直接就將那段太尉氣得背了過去。

胡為誌表麵為人處世比較中庸,卻自有一套理論,常言道,旁觀者清,他也是明白這朝中是要換血的時候了。新帝上位總要有自己用的順手聽自己話的臣子,而不是處處規劃你的老臣,那禦史大夫之女安知若是當今皇上最寵愛的翾蕙妃,一時半會也不會拿他下手,這首當其衝的怕是隻有那段文侑了!

“哎,管家,去寫一道訪帖,咱去拜訪一下太尉大人。”

東岐大帝自從有了洛妃對於朝政之事變得不似以前那麼上心,一心想著與那洛妃廝守,慢慢的就將處事大權下放到了他們兩人以及那是還健在的皇太後的父親手裏,後來在洛妃死後,將衡煜托付給了衡唯,這才在自己殉情之前提拔了衡唯,補足了皇太後父親的空缺。

這些老臣雖然時刻謹守前朝就禮,對於這朝政大事卻是半點心思都不放鬆,當真做到了嘔心瀝血,凡事喜歡較真,待人處事嚴謹甚至都到了苛刻的地步,隻要有關江山哪怕是一星半點的小事也不放過,都要仔細研究,細心對待。在太尉府中管家遞上拜帖之時,段文侑還在跟一幫追隨自己的手下官員討論這個別地區的幹旱問題,雖然那國師請來了雨卻不能滋潤每一個疆域,還是會有一些地方多少受到幹旱影響,提醒著地方官員好生安撫受災民眾,緊急時刻開倉放糧,不必請示,並重點注意其中相關官員的貪墨問題,一經發現,重懲不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