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與文明社會發展(1 / 3)

在曆史進程中,文化始終是持續而深刻地影響文明社會發展的重要因素。企業文化作為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是通過不斷增強企業的文化自覺,將先進的文化理念轉變為現實的生產力。因此,企業文化的發展狀況不僅直接關係到企業自身的發展層次,而且直接關係到文明社會發展的水平。

第一節 企業文化與三大文明建設

一、企業文化與三大文明

隻要人類存在,文化就不會枯竭,文明社會就會得以繼續發展。因為文化可以簡單的表征為人們的生活方式,其本質是人們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體現。企業文化在形式上類屬於人的思想範疇,是反映企業行為的價值理念,也是企業成員共同遵守的道德行為準則。先進的企業文化可以把先進的文化理念轉化為現實的生產力,推動工業文明的發展;先進的企業文化還可以從文明層麵去塑造人、培養人,促進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發展。

1.文化與工業文明

從片麵追求物質利益的傳統工業文明到以謀求和諧社會為目標的現代工業文明的轉變過程中,文化作為社會發展的產物不斷得到延續和傳承,同時,又無時無刻不在以其特有的方式反作用於社會文明的發展。

①從傳統工業文明到現代工業文明。當人類社會從傳統農業文明轉向傳統工業文明,便形成了傳統工業文明主導下的世界政治經濟格局。工業文明一出現,便以其巨大的生產力優勢創造出人類物質發展史上一個又一個神話,工業文明帶來了科技和經濟飛速發展,帶來了人類物質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但同時其片麵追求經濟效益的實踐過程中也帶來了影響人類生存的一係列社會問題。麵對傳統工業文明隻注重經濟增長而不考慮人的存在價值、社會效益和環境代價的種種弊端,人們不得不對工業文明的發展問題進行重新思考。進入20世紀之後,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的科學發展觀已成為現代工業文明健康發展的必然選擇。

②現代工業文明的文化基礎。文化以人們的生活方式為表征,本質上是人們價值觀念和行為方式的體現,可以說,人類社會生活的一切方麵都可以歸結為各種文化現象。工業文明的今天正是以承載著人類實踐活動的各種文化為支撐發展起來的。文化包括物質文化和精神文化,其中,物質文化是人們改造客觀世界的一切物質成果,任何一種物質成果的出現都會成為推動工業文明向前發展的基礎,精神文化以思想、價值、觀念為表現形式,先進的精神文化作為經濟發展內在的精神動力,是推動工業文明發展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③文化與現代工業文明。20世紀以後,工業文明社會發展的顯著特點之一,是文化與工業文明之間的交互作用得到進一步加強。一方麵,文化以其特有的方式,影響經濟和政治生活,以其獨特的作用方式影響著現代工業文明的進程,成為推動工業文明得以持續進步的重要力量;另一方麵,現代工業文明總是不斷豐富著人類文化的內容,引導著文化的創新,開辟著文化發展的新境界。

2.企業文化與三大文明建設

企業文化作為企業發展的靈魂,既是現代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基礎工程,也是推動現代工業文明發展的重要方麵。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有助於從企業層麵推動三大文明建設,而社會主義物質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的進步,則可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良好的環境支持和文明動力。

①企業文化對三大文明建設的促進作用。企業歸根到底是經濟實體,搞好企業經營,提高經營業績,努力為社會創造物質財富才是企業最根本的東西。企業文化通過發揮其激勵功能,調動員工積極性、創造性,成為推動物質文明發展的強大動力;通過做好員工思想工作,加強精神文化建設,推動精神文明發展;通過在企業內部擴大基層民主,充分發揮黨的領導核心作用,加強政治文明建設,推動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進步。

②三大文明建設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有利的宏觀環境。社會主義物質文明的極大發展,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了物質保證,是企業文化建設順利進行的前提和基礎,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中,先進的政治意識、政治文化和政治製度的發展,有助於優秀企業文化的培育與踐行,社會主義的精神文明以其規範約束作用影響著企業的發展方向,引導企業文化建設在健康的社會主義環境中順利進行。

二、企業文化與物質文明

物質文明建設是社會進步的基石。企業是社會物質文明建設的最重要的領域。企業文化建設不僅是企業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而且可以為企業物質文明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1.物質文明在企業

人們在改造客觀世界的實踐活動中形成的有益成果,表現為物質生產方式和經濟生活的進步,即物質文明。物質文明所體現的是一定社會的生產關係,即經濟製度相互依存的生產力的發展狀況和進步程度。企業作為一個經濟組織對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建設的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麵:

①在指導思想上,要堅持以經濟建設為中心,立足企業現實,不斷解放和發展生產力,在新的發展環境條件下,不斷開拓促進企業先進生產力和先進文化發展的新途徑。

②在發展道路上,要堅持走新型工業化道路,根據行業特點依靠信息化加快企業發展,力求把企業打造成科技含量高、經濟效益好、資源消耗低、環境汙染少、人力資源得到充分發揮的新型企業。

③在發展舉措上,要堅持依靠科技進步推動企業發展,推動企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提高企業人力資源的整體素質,不斷改善企業物質生產的質量、產品服務意識和企業的產出效益。

④在體製建設上,要堅持和完善以公有製為主體,多種所有製經濟共同發展的基本經濟製度,深化企業改革,促進企業體製、技術和管理的創新,提高企業市場適應能力、國際競爭能力。

2.企業文化對物質文明建設的作用

凡成功並肩負重任的企業,大都擁有與現代意識相結合的企業精神和獨特的企業文化。它表明,作為企業精神文明重要特征的企業文化,對企業的物質文明建設有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①企業文化可為企業物質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從物質到精神,從精神到物質,從企業整體的發展高度揭示出先進企業文化與先進生產力之間的辯證關係,以及堅持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兩手都要抓、兩手都要硬的發展邏輯。尤其在以物質生產見長的企業,其健康成長離不開企業文化建設所提供的價值觀的引導,也離不開為其成長提供精神動力的企業精神。先進企業文化的價值觀,以及所創造的企業精神,不僅可以為企業物質文明建設提供精神動力,而且決定著企業物質文明建設的基本方向。

②企業文化可為企業物質文明建設提供智力支持。先進的企業文化,主張充分調動企業一切積極因素,為企業的物質生產和文明建設增添力量;積極倡導“尊重勞動、尊重知識、尊重人才、尊重創造”的文明理念,通過創建學習型企業擴充企業的智力資本;精心培育鼓勵創新的文化氛圍,為智力資本的競相迸發和創造物質財富的源泉充分湧流創造條件。由此可見,企業文化為企業物質文明建設所提供的發展動力,不僅體現在精神激勵方麵,而且更具體地體現在智力支持方麵。

③企業文化可為企業物質文明建設提供文化保障。先進生產力與先進文化的發展是相輔相成的,它們作為現代化建設同一過程的兩個方麵,反映了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二者不可缺少、互為前提的發展道理。建設先進的企業文化,促進企業文明發展,可以使文化的力量深深熔鑄於企業的生命力、創造力和凝聚力之中。事實上,今天的企業文化作為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已成為企業成長、物質文明建設不可缺少的重要保障。

3.正確處理企業文化與物質文明建設的關係

企業文化與物質文明建設的關係,是一種雙向互動的辯證關係。正確處理二者關係,需要在二者的結合點上下工夫。就企業物質文明建設而言,要從以下幾點作出思考:

①要主動滿足企業新的文化需求。企業是個盈利性組織,保持企業盈利,為社會創造財富,推動物質文明建設,是企業義不容辭的責任。但隨著社會開放型的信息傳播,文化交流的影響日益增強,企業員工在物質需求得到基本滿足之後,必然會有更高層次的文化需求和精神渴望。發現並滿足企業員工對文化、精神的需求,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支持,同樣也是企業物質文明建設不可忽視的重要責任。

②要重視和加強企業文化的投入。企業文化建設不是做表麵文章,也不是搞所謂形象包裝,而是一項具有長效性、基礎性的工程。建設這項工程,不僅需要投資,而且需要企業做出長期投入的思考。一個企業,尤其是效益不錯、實力雄厚的企業,對企業文化建設重視不重視,首先,要看你有沒有投入,沒有投入就不可能有產出,企業文化建設也不可能長久。所以是否重視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投入,是判斷一個企業在加強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是否重視精神文明建設的重要內容。

③要鞏固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物質基礎。企業文化建設是一個長期積累、不斷提煉價值觀和企業精神的過程。要滿足企業員工日益增長的文化、精神需求,創建優秀的企業文化並非一日之功。它需要企業領導帶頭示範,需要各部門通力合作,需要管理力、執行力的支持,以及企業員工的認同。這就要求企業在物質文明建設的同時,從人、財、物各個方麵提供支持,從製度建設提供保障,從戰略高度係統規劃,不斷鞏固和加強企業文化建設的基礎。

三、企業文化與政治文明

文明社會的發展,需要以物質文明建設為基礎,以政治文明建設為保障。企業作為經濟生產的組織,不僅是創造社會物質財富的主要力量,而且也是社會政治文明建設的載體。企業文化建設不僅有助於推動企業物質文明的發展,而且也有利於加強基層民主政治建設,不斷完善企業的民主管理製度。

1.政治文明與企業

以物質為中心的發展理念,對企業的關注更多的體現在其物質生產和經濟效益等方麵。新的社會發展理念,不僅重視企業的利潤指標,而且更關注其存在的社會價值以及對民主政治進程、政治文明建設所做出的貢獻。

①政治文明的基本內涵。文明是人類社會及其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是人類擺脫野蠻的進步狀態和程度的一種標誌。其中政治文明是人類在政治實踐活動中與物質和精神文明相結合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可以把它理解為文明進程中的政治創造。

今天的政治文明,是由政治意識文明、政治製度文明、政治行為文明構成的一個完整體係,如果說政治意識文明是政治文明的一種精神狀態,那麼政治製度文明就是政治文明的一種規範要求,政治行為文明則是政治製度文明的外在形象表現。

先進的、開明的政治文明,應該包括規範、完善的民主政治製度,與其相配套的政治運行機製和監管機製,以及確保這種製度和機製理性運行的規範程序。在我國,社會主義政治文明,體現為黨的領導、人民當家作主、依法治國三大基本特征,三者緊密相連構成了社會主義政治文明的基本內容。

②企業與政治文明建設。社會文明進步,是社會經濟、政治、文化的全麵發展和全麵進步,與此相對應的物質文明、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也應該是三者統一、協調發展的。作為企業不僅在發展先進生產力,促進物質文明建設方麵發揮作用,而且還應該在推進社會政治文明、精神文明方麵有所作為。

企業在促使政治文明建設方麵,是宣傳黨的政治主張的重要載體,需要發揮好發展社會主義民主政治、推進政治體製改革、增強民主團結、創建和諧社會等方麵的載體作用,推動政治文明建設在深度和廣度上得到進一步拓展。

企業在踐行黨的政治主張方麵,要體現人民當家作主的民主政治的本質要求,組織和動員企業員工積極參與依法管理國家和社會事務、管理經濟和文化事業,維護和實現廣大員工的根本利益、發展願望和發展要求。在企業內部注重先進性政治文化理念教育,不斷完善企業民主製度以及相配套的運行機製,依托職工代表大會等企業民主管理製度,保障員工的合法權益。

2.企業文化對政治文明建設的作用

文化是相對於經濟、政治而言的。企業文化建設作為社會主義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其發展狀況不僅對企業成長產生積極的影響,而且也直接影響到社會的經濟和政治發展。因為,一定的文化是一定社會的政治和經濟在觀念形態上的反映,又對經濟和政治的發展具有巨大的反作用。先進的企業文化建設對政治文明建設的作用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①企業文化建設有助於增強企業政治文明意識。政治文明的進步,在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企業與社會文明意識的覺醒。文明意識作為社會存在的反映,並不僅僅指執政黨的執政理念、治國方略所表現出來的精神狀態,在現實性上還包括企業在內的廣大人民群眾對政治文明建設的關注和參與程度,對民主政治建設的期待與支持。加強企業文化建設,有助於從精神文化層麵增強企業員工對政治文明建設重要性的認識,引導企業員工關注、參與、支持社會主義政治文明建設。

②企業文化建設有助於提升企業政治文化觀念。從政治意識文明到政治製度文明,再到政治行為文明,其中每個方麵的發展都有賴於先進文化的引導和支持。先進的企業文化在發展方向上,應該與先進的政治文化、政治文明建設的根本主張是一致的,它通過融入民主、平等、自由、人權等民主政治思想,與以人為本的核心價值觀相結合,可以提升企業的政治文化理念,用文化的力量化解各種矛盾,增強企業的凝聚力,促進企業和諧、穩定發展。

③企業文化建設有助於完善企業民主管理製度。在政治文明建設中,擴大基層民主,是發展社會主義民主的一項重要的基本性工作。發展先進的企業文化,有助於企業從人本管理出發,推進企業的民主化管理,為發展社會主義政治、擴大基層民主創造條件。即通過加強企業民主管理,不斷完善企業職工代表大會等形式的民主管理製度,通過企業民主管理製度建設,從根本上保障職工的合法權益,體現政治文明建設的根本主張。

3.正確處理企業文化與政治文明建設的關係

以往的企業文化建設,比較重視文化與經濟的關係,而忽視文化與政治的關係,造成企業政治文明意識和文化觀念的相對弱化。其實文化與政治都是屬於上層建築,也都是為經濟基礎服務的,隻不過所側重的角度不同而已。因此,處理好企業文化與政治文明建設的關係,也是當前企業文化建設認真對待的一個發展問題。從二者關係出發,政治文明建設對企業文化的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

①為企業文化建設奠定政治文明基礎。先進的企業文化,既要滿足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又要牢牢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這就要求政治文明建設在擴大社會主義民主進程中,從黨的政治主張出發,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正確的價值導向;從人民當家作主的根本要求出發,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發展的基本思路;從依法治國的基本方略出發,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政治文明基礎。

②為企業文化建設注入政治文化的理念。發展先進的企業文化,不僅需要從政治文明建設的要求出發把握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而且要求先進的政治文明理念來支撐。這就要求政治文明建設在擴大基層民主的基礎性工作中,通過各種宣傳教育行為,弘揚先進的、進取的政治文化理念,反對落後的、保守的政治文化理念。在不斷豐富企業文化政治文明內涵的基礎上,用文化的力量激勵人心,形成統一意誌、共同理想。

③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民主政治的保障。企業文化建設與企業製度建設密切相關,又與社會主義民主製度相聯係。這就要求政治文明建設在實現社會主義民主政治製度化、規範化和程序化的進程中,為企業文化建設提供一個良好的政治環境,在開展社會主義民主的基礎性工作中,為完善企業民主管理製度提供民主政治的保障,使社會主義民主在企業得以體現,使企業員工的合法權益得到保障。

四、企業文化與精神文明

在人類文明進程中,精神文明是相對於物質文明而言的。在人類文化發展中,企業文化建設相對於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設,既要代表先進生產力的發展要求,又要代表先進文化的前進方向,為此,企業文化建設在推動企業成長的同時,還應為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作出貢獻。

1.精神文明與企業

在文明社會,建設高度的社會主義物質文明,必須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在企業,物質生產與精神生產、物質文明與精神文明是相互支撐、不可偏廢的。惟有二者協調發展才是今天企業正確的選擇。

①對精神文明的再認識。講物質文明強調精神文明,這是當代社會主義建設的一大特色。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重在培養“四有”新人,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質和科學文化素質,為現代化建設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和智力支持。

在當前,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我國現代化建設進程中發展先進生產力的迫切要求。發展社會生產力,人是最活躍、最重要的力量,發展先進生產力,當然需要高素質人才和智力資源提供支持。要滿足先進生產力這一發展要求,就需要大力加強精神文明建設。

加強精神文明建設,也是社會主義文化建設發展先進生產力的根本要求。發展先進文化,與我國改革開放以來一貫倡導的精神文明建設是一致的,都離不開思想道德建設和教育發展、科學文化建設的現實內容。所以,加強精神文明建設,就是發展社會主義先進文化。

此外,加強精神文明建設,是代表廣大人民群眾根本利益的具體體現。文明社會發展的一個重要標誌,就是看能否滿足人們日益增長的物質生活需求和精神文化需求。建設高度的精神文明,才有可能在滿足人們物質需求的基礎上,滿足人們高層次的精神需求。

②企業與精神文明建設。企業是市場經濟的主體,企業的健康發展體現在物質生產和精神生產兩個方麵,企業的物質文明建設與精神文明建設也是相輔相成的。所以作為市場經濟主體的企業,必須在提高經濟利益的基礎上高度重視企業的精神文明建設。

企業在精神文明建設中,重點要在提高員工的思想道德和科學文化素質上下工夫。思想道德建設的重要任務,是通過愛國主義、集體主義教育,培養企業產業報國精神、艱苦創業精神;通過社會主義道德、職業道德教育,培育企業的市場道德理念和誠實守信理念;通過人生觀、價值觀教育,樹立企業共同的理想和發展願景。思想道德建設的使命,在於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

企業教育科學文化建設的主要任務,是通過企業的教育和培訓,從整體上提高企業的科學文化素質,改善企業發展的質量和效益;通過技術和專業培訓,提高企業員工的勞動技能和工作技能,發揮每個人的積極性和創造性;通過創建學習型組織,通過集體、團隊學習,提高企業的理論水平和創新能力,以適應來自市場的各種挑戰。企業教育和科學文化建設的使命,在於為企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2.企業文化建設對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

在我國現代化進程中,大力發展社會主義文化,有利於建設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在企業,發展先進的企業文化,不僅是企業成長和物質文明建設之需要,而且也是推動企業發展和精神文明建設所必需的,企業文化建設對精神文明建設的作用主要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