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文化戰略目標的係統設計(2 / 3)

二、確立企業文化戰略目標的原則

企業文化戰略目標是企業使命的具體化,對企業戰略的製定、實施和完善具有重要作用。為了使企業文化戰略目標符合企業實際,真正發揮導向作用,在確定時必須遵循一定的原則。

1.前瞻性原則

戰略目標是一種宏觀目標,是對企業全局的一種總體設想,提出的是企業整體發展的總任務和總要求,是整體發展的根本方向。戰略目標是一種長期目標,著眼於未來和長遠。戰略目標是關於未來的設想,所設定的是企業職工通過自己的長期努力奮鬥而達到的對現實的一種根本性的改造。戰略目標所規定的是企業未來的發展方向,是一種長期任務,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要經過企業職工相當長時間的努力才能夠實現的。因此,在確定企業文化戰略目標時,要具有前瞻性,要充分考慮未來經濟、政治、社會、文化等因素的發展變化對企業文化的影響,要預測企業文化未來的發展趨勢,做到高瞻遠矚。

2.操作性原則

企業文化戰略目標在具有宏觀性、全麵性特點的同時,又是可以分解的。戰略目標作為一種總目標、總任務和總要求,總是可以分解成相應的具體目標、具體任務和具體要求。這種分解既可以在空間上把總目標分解成各個部門的具體目標和具體任務,又可以在時間上把長期目標分解成各個階段的具體目標和具體任務。人們隻有把戰略目標分解成具體的實施計劃,再把計劃分解成一個一個的動作,才能使其成為可操作的東西,戰略目標的實現才能有保證。

3.指導性原則

這是指企業文化戰略目標能夠指明企業的發展方向,把企業員工引導到所確定的企業目標上來。在企業文化管理的引導下,有些員工能夠很好很快地認識到企業的使命、企業的願景、企業的發展戰略目標、企業的一些基本戰略思路,這些人能夠比較自覺的為企業的發展做出奉獻;而也有一部分人由於認識水平或者時間問題不能盡快地認識到這些問題,通過很好的文化管理就能夠形成一種輿論、一種氛圍,去引導這部分員工充分認識到上述問題。

4.適用性原則

企業文化具有獨特性,是企業的個性,是企業經營發展曆程中精神財富的沉澱與積累。因此,不同的企業具有不同的文化,脫離企業實際就無法真正理解其企業文化的內涵。企業文化戰略目標的確定同樣不可以拋開企業實際,不能照搬其他企業的文化目標,隻有符合企業實際的,能夠支撐本企業可持續發展的,能夠被企業的利益相關群體認同和接受的目標才是最好的目標,才是適用的目標。

三、企業文化戰略目標的構成

由於企業的發展階段和企業性質的不同,其企業文化戰略目標也是不同的。企業文化戰略目標在具體實施過程中,在時間和空間上都必須進行分解,而分解過程中始終圍繞的核心是企業文化的三大層次——表層的物質文化、中層的製度文化和深層的精神文化。企業文化戰略目標到底實施的如何,就要看各個部門的具體目標完成的情況如何,以及企業文化的三個層次建設的具體成果。

1.企業文化戰略目標的分解

戰略目標的實現是個龐大而複雜的工程,任何一個戰略目標的達成都需要對目標本身進行分解。企業文化戰略目標的分解包括時間和空間兩個緯度上的分解。首先在空間上,企業文化戰略目標是個宏大的遠景性質的目標,要實現這一目標需要企業上下各個部門的齊心協力。隻有把這一目標分解成各個具體的目標,把使命具體化,才能使各個部門理解自己所分擔的具體任務,從而保證總的戰略目標的實現。另外,戰略目標的實現周期較長,需要在時間上把戰略目標分解成階段目標。通過在空間和時間上進行分解,使得企業文化戰略目標更加具有可操作性,不再是虛無縹緲、空洞無物,同時也能及時發現問題,在最短的時間內對各項工作進行調整。

2.企業文化戰略目標的核心

顧名思義,“企業文化戰略目標”首先是關於企業文化的,其次,它才是一個戰略目標。因此,這個戰略目標圍繞的內容和核心必然也離不開企業文化的三個層次。所謂企業文化戰略目標,也就是在企業文化的三大層次建設上所提出的未來希望達到的狀態。在企業文化戰略目標的構成上,既要對深層的企業精神文化進行規定,如企業所要形成的價值觀、使命感、發展觀等,又要將這些深層次的精神文化進行運用,即以此為基礎設計企業的管理製度、行為規範、隊伍建設等中層製度文化,同時還要塑造最具說服力的表層物質文化,包括企業及員工的精神風貌、服務質量、產品形象等。這些都是企業文化戰略目標不可或缺的組成部分。

第三節 企業文化戰略目標的設計

一、企業文化戰略目標設計的基本要求

任何對企業問題的研究和思考無非是要圍繞三大問題展開,即企業戰略選擇、企業製度安排和企業文化塑造。因此,企業文化戰略目標設計的過程中,也要將這幾個因素考慮進去,實現文化戰略與企業戰略、製度安排及員工認同等各個方麵的合拍。

1.文化戰略與企業戰略目標一致性要求

先有戰略還是先有文化?對於這個問題眾說紛紜,目前並沒有一個統一的答案,這本身就說明文化和戰略是密切聯係、不可分割的。由企業文化進一步深化而演變出來的企業文化戰略,更是企業戰略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製定它的重要原因,也是為了促使企業戰略目標的順利實現。因此,從這個意義上講,企業文化戰略的目標設計應該與企業的戰略目標是一致的。

企業的文化戰略應該與企業戰略在目標上保持一致,企業要創建有利於企業戰略實現的優秀的企業文化,最終形成“戰略支持型企業文化戰略”。企業文化在指導企業製定戰略的同時,又是調動企業全體員工實施戰略的保證,是“軟”管理的核心。企業要實現戰略目標,必須有優秀的企業文化來導航和支撐,用文化打造企業品牌,用文化樹立企業信譽,用文化傳播企業形象,用文化提升企業競爭力。

2.文化戰略與企業製度安排趨向協調要求

一般而言,再完善的企業製度都會有漏洞,因而應該在強化企業製度安排的同時,還要注重人的問題,因為企業製度的執行主體是人,人的問題不解決好,再好的企業製度安排也無法發揮實效,無法保證企業高效穩定地發展。

從現實狀況來看,一個企業所倡導的企業文化,恰恰就是這個企業在製度安排以及營銷變革戰略選擇上對人的價值理念的一種要求,也就是要求員工在價值理念上能夠認同企業創新製度安排及企業變革戰略選擇,並以符合企業創新製度安排及營銷變革戰略選擇的價值理念指導企業員工的行為,因而,企業文化實際上是作為企業變革戰略的靈魂而存在的。所以,企業文化戰略應與企業的製度安排謀求協調。

3.文化戰略與企業員工認同適應性要求

從戰略高度製定的企業文化,其終極目標是實現讓文化經曆從理念到行動、從抽象到具體的過程,要得到員工的理解和認同,轉化為員工日常工作行為和理念。企業員工不僅是企業文化創造的主體,也是企業文化的載體,是企業文化的承載者和實踐者,企業文化的實質就是以人為主體的人本文化,因此,如何創造讓員工認同的企業文化,如何在實踐中讓員工認同企業文化,是企業文化戰略正確製定和順利實施的關鍵。

目前,有相當一部分觀點堅持認為企業文化就是老板文化、高層文化,筆者認為這是片麵的,企業文化並非隻是高層的一己之見,而是整個企業的價值觀和行為方式,隻有得到大家認同的企業文化,才是真正意義上的企業文化,才是有價值的企業文化。

二、企業文化戰略目標設計的主要方法

按照不同的角度來劃分,企業文化戰略目標設計有不同的方法。從文化戰略目標的產生和製定過程看,主要有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和上下結合三種方法。

1.自上而下

這種方法最突出的特點是,在戰略目標設計過程中,高層管理者往往是成敗的關鍵。他們或自己製定戰略,或指示戰略計劃人員去決定企業所要采取的戰略行動。即由高層設計出戰略目標,然後通過宣傳推廣讓企業員工了解文化戰略目標的實質,並通過建立訓練係統以幫助員工學習新的觀念、新的工具與技能,同時還要建立新的績效考核製度以強化目標。

這種模式的優點是效率很高,能很快出爐一個嶄新的目標,在原有戰略或常規戰略變化的條件下,企業實施戰略時不需要有較大的變化,實施的效果也就比較明顯。

但這種方式也有缺陷。由於這種方式的關鍵點主要在企業高層策劃,管理者掌握著主動權,如果管理者內部不能達成一致或不能堅持正確的目標,員工們的價值理念及接下來的行動就會發生偏離,如此一來企業文化戰略目標設計就會宣告失敗。另外,由企業高層由上而下地倡導並不能使基層員工清楚地知道文化戰略目標,職工被動執行戰略目標,不利於調動積極性,也不容易理解自己應如何調整等。所以,一些企業選擇了從相反的方向入手,即自下而上地設計企業文化的戰略目標。

2.自下而上

這種做法不是自上而下地灌輸企業戰略,而是自下而上地提出戰略。具體做法就是鼓勵中下層管理人員製定與實施自己的戰略,直接發動基層的員工,配合企業的智慧,群策群力,對企業環境進行充分分析,對企業文化進行充分的討論,最終製定出一個認同度較高的戰略目標。這種戰略集中了來自實踐第一線的管理人員的經驗與智慧,而高層管理人員隻是在這些戰略中做出自己的判斷,並不將自己的意見強加在下級身上。

這種方法的優勢是員工對戰略目標認可度較高,弊端是一個戰略目標的出爐需要許多人花費長時間的精力才能夠達成,且不同部門之間由於具體情況的差異,意見相差往往會很大,這樣製定出來的戰略目標容易過於具體、細化,從而失去目標的“戰略”性。

3.上下結合

鑒於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方法都各有利弊,又有一種目標設計方法目前被廣為采納,即上下結合設計企業戰略目標。這種方法首先由企業高層管理人員初步提出企業文化的戰略目標,然後傳發到企業基層,並鼓勵企業職工據此去設計自己的工作活動,結合自己的具體工作進行討論,由高層管理人員和企業中下層員工共同設計出企業文化戰略目標。在這裏,高層管理人員的角色就是指引總的方向,而在戰略執行上則放手讓每個人做出自己的決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