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節 文化在企業可持續發展中的作用
一、企業可持續發展對文化建設的需求
企業的發展,既依賴於企業的“硬件”建設,更依靠於企業的“軟件”建設,即企業文化建設。任何一個企業要獲得可持續發展,必須有優秀的企業文化。沒有好的文化延續,就談不上企業可持續發展。因此,企業要實現可持續發展,企業文化建設不可或缺。
1.企業文化建設為企業實現可持續發展提供內在驅動力
企業文化有其導向、約束、凝聚、激勵等功能,能成為企業戰略實施的重要手段。當企業戰略發生較大調整時,企業文化的及時變革能幫助員工明確企業的發展方向,最終為企業戰略目標的實現而共同奮鬥。
戰略目標是由一個一個的階段目標相互銜接而構成的,但有時會顯得過於遙遠、渺茫,使員工喪失方向感,甚至會在日常工作中產生懈怠情緒。通過文化建設,員工的積極性被充分調動起來,能以飽滿的情緒麵對自己日常工作,保證了階段目標乃至戰略目標的實現。
對於企業來說,要實現可持續發展,核心價值觀的延續是首要的因素。企業通過文化建設,使自己的核心價值觀得以延續。
2.企業文化建設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
企業形象是企業內外對企業的整體感覺、印象與認知,是企業狀況的綜合反映。好的企業形象能堅定企業在消費者及合作夥伴中的信心,為企業可持續發展創造良好的外部環境。企業文化則是企業形象的內在根基。企業文化建設能否為企業塑造良好的形象,關乎企業興衰存亡,更關乎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實現。
任何企業都是社會係統中的一部分,任何生產經營活動都是在一定社會條件下進行的,不可避免地就要受到社會大環境的影響。企業通過文化建設,時刻注視外部情況的變化,使企業能夠把握時代脈搏,緊跟時代腳步,及時反饋社會、市場信息,這對於市場經濟條件下的企業競爭來說是十分重要的。隻有跟得上時代步伐的企業,才能在競爭中站穩腳跟,實現可持續發展的目標。
二、企業文化是推動企業持續發展的重要因素
就像一切生物一樣,任何企業都有一個產生——發展——興盛——衰退——死亡的生命周期。怎樣使企業的經營長盛不衰呢?企業文化就是企業生命之本,是決定企業能否可持續發展的最重要的因素。
美國哈佛大學工商學院對60多家公司進行的研究結果表明:企業文化對企業長期經營業績有著重大的作用,企業文化在21世紀將成為決定企業興衰的關鍵因素。在11年的考察期中,那些具有優秀文化的企業總收入平均增長682%,其他企業則僅增長166%;公司股票價格增長901%,而其他為74%;公司淨收入增長為756%,而其他僅為1%。所以,健康向上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最重要的財富,是促進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原動力,是高於企業的任何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
1.企業文化以人為本,有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實施可持續發展,要求企業員工要有正確的發展觀、價值觀、道德觀等。通過企業文化建設,提升員工的精神境界,激發員工的創造精神,為可持續發展提供強大的精神動力。企業可持續發展的本質在於人,即企業員工的全麵發展,如果不注重員工的素質提高和人才培養,不進行企業發展中的文化建設,那麼,這個企業就不能完全適應市場競爭機製,就有被社會經濟發展所淘汰的危險。因此,企業文化建設是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保證。
企業文化建設把人看成是企業發展最為寶貴、最有潛力的源泉,致力於開發人力資源,把尊重人性、為人的自我實現和人性完美創造良好的條件、促進人的全麵發展和自我實現確立為企業基本的價值觀。這種價值觀的確立,為企業的持續發展創造了更大的活力,具有可持續發展的公平與可持續性內涵。
2.企業文化專注創新,有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核心競爭力是企業所有能力中最重要、最關鍵、最根本的能力,核心競爭力的強弱決定了一個企業在市場競爭中的地位和命運。一個企業要形成和提高自己的核心競爭力,必須有自己的核心技術,而核心競爭力的形成、提升和不斷發展歸根結底源自企業創新。
①企業文化是企業持續創新的動力與保證。創新是一個複雜的過程,據心理學研究,一般要經過準備期、醞釀期、啟發期、驗證期四個階段。創新者在掌握大量原始材料後往往一時想不出好主意,而停止自覺努力進入醞釀期。在這兩個階段,企業僅靠製定戰略、改造組織結構、進行物質獎勵來提供動力是不夠的,隻有在一種崇尚進取與創新的文化支撐下,通過對創新價值的認同,來引導創新者的心理和行為,創新者才會主動進取,即使麵臨挫折和困難,也能不斷從企業的文化氛圍中吸取精神力量。良好的企業文化還有利於創新者突破固有的從眾心理和思維定式,甘冒風險,持續探索,最終在不斷思考中獲得靈感與啟發,步入啟發期和驗證期,並在一個創新完成後主動為下一個創新尋找契機。
②企業文化有利於企業優化資源的配置。員工出於自身利益的考慮,往往目標、追求不一致,給企業的資源配置形成障礙,使企業的稀缺資源難以流向最需要的地方。由於信息不對稱的存在,僅靠規章製度等硬性規定,企業最高管理者不可能確切地了解各單位實際資源的占有情況並加以調配。共同的價值觀念和目標,能潛移默化地影響員工的心理和行為,起到強大的約束和統領作用,從而使得各部門能以企業總的經營觀念為指導,在統一的文化氛圍下消弭原有的障礙,為優化企業的資源配置創造良好的條件。
3.企業文化要求企業與社會同進步,有利於企業的可持續發展
真正能獲得發展的持久動力的是那些深深紮根於社會,與社會的發展同風雨共命運的企業。企業文化建設要求企業確立超越利潤的可持續發展目標。贏利是企業的目標,但企業不能以利潤最大化作為惟一的或最高的經營目標。企業要明確自己承擔的社會責任,以優異的經營成績為社會盡職盡責,為顧客提供優質的產品和完善的服務。崇高的企業目標,對內可以激勵企業員工,端正企業的發展方向,促使企業不斷創新發展,追求卓越;對外則可以在社會公眾中樹立良好的企業形象。
第三節 企業文化變革與企業可持續發展
一、企業文化變革是企業的根本變革
在形形色色的企業變革活動中,作為核心環節的企業文化變革是企業的根本變革,決定著企業變革最終的成敗。
1.企業文化變革的界定
企業文化變革是指企業為了適應環境和戰略的變化,而對原有的企業文化所進行的整體性(大範圍)的革新。企業文化變革的根源在於企業生存、發展的客觀條件發生了根本性的變化。一方麵,它是社會文化變革在企業內的反映;另一方麵,它又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必然要求。當企業原有文化體係難以適應企業新的戰略發展的需要而陷入困境時,就必然通過文化變革來創建新的企業文化。
2.企業文化變革是企業變革的核心
企業的變革是一項係統複雜的工程,由以下四個工程組成:流程再造、組織再造、策略再造、文化再造。其中有三個變量是貫穿其中的,包括結構變量、人力資源變量和文化變量。從變革工程的效果看,效果最大的是思維模式改變,包括企業經營理念與策略的改變從而帶來的企業文化的重塑;其次是組織改變,表現為組織結構的改變、經營團隊的建立和組織層級的減少;效果最小的是流程改變,表現為效率與品質的提升。從這個意義上講,文化變革是企業變革的核心。
我國目前正是新舊體製轉換、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產業結構調整時期,也是企業製度創新、資產充足、管理變革和產品更新換代的加速期,更是傳統價值觀、道德觀等文化要素受到新形勢、新觀念的巨大影響和衝擊的時期。沒有文化的變革,各項變革隻能是盲目而無成效的。
3.企業文化變革決定著企業變革最終的成敗
對企業而言,進行各項變革目的就是革除弊端,破舊立新。但眾所周知,舊的習慣、思維方式、價值觀等對人的影響是最大的。因此,企業無論進行什麼樣的變革,都要首先做通人的“思想”工作,使新的價值觀念、機構設置、管理理念、思維模式等能夠為員工所接受。這就需要企業進行成功的文化變革,隻有通過成功的文化變革,員工才能真正地接受企業其他各項改革,從而推動企業改革的順利進行。可以說,企業文化變革是企業成功實現變革的關鍵。
二、適應企業可持續發展的企業文化創新
在新的時代下,企業追求可持續發展已是大勢所趨。實現企業的可持續發展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一個動態變化的過程,通過企業不斷的適應性的變革才能達到。在此過程中,企業文化的變革作為企業各項變革的核心環節,對企業可持續發展的實現起到了關鍵作用。
1.科學化與製度化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持續發展的保障
優秀的企業文化應該是科學的,必須符合現實的社會基礎與人文基礎。科學的企業文化應該能夠製度化,而且必須製度化。沒有製度支撐的企業文化隻能是一些激動人心的口號,企業文化建設將會變成文體活動。企業文化若僅外化於企業的業務活動,對企業的競爭力將毫無幫助。企業的基本價值觀、基本理念和行為準則,通過一定的方式轉達出去,為員工所接受,並貫徹於企業的經營管理製度和經營管理過程中,就可能使企業的所有要素緊密團結起來,朝著同一方向持續前進。所以,隻有製度化了的企業文化才能與企業的價值評價體係與價值分配體係形成有機的聯係,構成企業核心競爭力。
前通用電氣總裁韋爾奇說過,“如果你想讓列車時速再快10公裏,隻需要加一加馬力;而若想使車速增加一倍,你就必須要更換鐵軌了。資產重組可以一時提高公司的生產力,但若沒有文化上的改變,就無法維持高生產力的發展。”
2.具有競爭性與創新性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源泉
企業的競爭不僅是土地、資源、能源、貨幣、勞動力投入及其效率的競爭,更是知識性因素、文化性因素的競爭。所以,優秀的企業文化應該強調競爭性,既鼓勵與競爭對手的競爭,也鼓勵企業內部的競爭。通過競爭,優勝劣汰;通過競爭,去偽存真;通過競爭,棄弱留強;通過競爭,保持企業強大的生命力。要想在競爭中取勝,還必須有創新的意識。隻有勇於創新,在產品、技術、組織、管理、資源、市場、製度諸方麵有所創新,才能使企業在競爭中處於有利的地位。
海爾CEO張瑞敏認為海爾之所以能夠保持高速穩定發展,創新文化是關鍵。所有百年企業之所以存在的原因就在於其創新的精神是長盛不衰的。
3.強調誠信與責任感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基礎
誠信是文明社會不可或缺的,沒有誠信的社會是沒有秩序的社會,也是沒有效率的社會。市場經濟更是信用經濟,沒有誠信的企業是不可能長期生存的,企業的信譽是一種資本,構成企業的無形資產。所以,企業文化應該強調誠信精神,取信於客戶、取信於員工、取信於合作夥伴,惟有誠信至上,企業才能百年不衰。
優秀的企業文化應該弘揚責任感。對工作有責任感就會積極工作,對企業有責任感就會維護企業利益,對客戶有責任感就會吸引客戶,對社會有責任感就會貢獻社會。責任感會使人努力工作提高效率,會使人講正氣守信用,會使企業增強核心競爭力。這樣,企業的持續發展才有了基礎。
4.具有歸屬感與團隊精神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持續發展的根本
企業要發展必須靠全體員工的努力工作,優秀的企業文化應該使人有歸屬感。員工的歸屬感使員工對企業信用,對事業忠誠,人人以企業為榮,事事以公司利益為先,同時客戶的歸屬感也會使其成為永久的客戶。這樣,企業的持續發展就有了企業內部和外部的保障。除此之外,優秀的企業文化還應該具有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就是要鼓勵企業內部建立和諧健康的工作環境和人際關係,有局部服從全局的整體觀念,要求員工對自己的工作負責,對團隊工作負責,注重與其他部門的協作配合。歸屬感可以強化團隊精神,團隊精神可以提高效率,可以使企業在困境中渡過難關,在順境中更快發展,從而不斷前進。
5.具有共識的價值觀與精神動力的企業文化是企業持續發展的助推器
優秀的企業文化應該形成共識價值觀,應該成為企業的精神動力。精神力量巨大無比,其動力因子主要包括自我實現、興趣滿足、權力體現、社會責任、助人為樂、獨立精神、社會認可等諸方麵。有了精神動力,企業員工就會願意奉獻,不怕犧牲,把企業變成了自己的事業,企業也就有了永恒的前進動力。
三、企業文化觀念的提升
成功的企業文化變革為企業可持續發展掃清道路,作好鋪墊,使企業得到持續發展的機會;而企業的可持續發展的過程本身又促進了企業文化的變革,使企業文化變革成為企業的理念而深入人心,從而反過來又促進了企業的可持續發展。實現企業可持續發展戰略就要提升企業文化,特別是要提升企業的文化理念、價值觀。
1.樹立可持續發展的企業價值觀體係
企業文化建設始終是以一定的價值觀為導向的,不同的企業價值觀決定著企業文化不同的踐行結果。
①以正確的排序原則指導企業價值觀的樹立。任何企業都會麵臨價值排序問題,如:人與物、社會責任與企業利潤、集體與個人等等的先後主次問題。不同的企業會作出不同的選擇,從而導致了企業不同的發展前途。美國LAND公司的專家們花了20多年的時間,跟蹤了500多家世界大企業,最後發現,其中百年長盛不衰的企業的共同特點是:不再以追求利潤為惟一的目標,而是有超越利潤的社會目標。這些百年企業就是以可持續發展的價值觀體係為指導,並最終獲得了可持續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