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節 豆腐西施(1 / 2)

豆腐的製作相對繁雜,除逢年過節和大小酒筵外,村民自家平素是極少釀製豆腐的,一來忙於農活不得閑,二來釀豆腐費神又費柴,倒不如買著吃落得輕閑。

鄉村賣豆腐的女人,人們戲稱“豆腐西施”。大清早,她便挑著一擔水嫩嫩的豆腐,走村串戶,她一路輕喚:“買豆腐嘍,賣豆腐喔……”她挨組挨戶地挑上門來賣。她挑著兩個暗紅色膠桶,豆腐浸潤在桶中的水裏。有時西施忙於家事農事,便會派她女兒來挑賣。

她在隊裏的坪場或圍屋院廊下摞下擔子,一邊吆喝著,那些要買豆腐的女人便紛紛捧著盆勺,笑嘻嘻地從灶房走了出來。她接過人家遞上的盆碗勺碟,用手小心翼翼地托起水嫩的豆腐,放在人家的器皿中。她一邊托著豆腐,一邊不忘向女人們誇讚:“看,今天的豆腐多嫩。”豆腐一元錢四塊,也有人用黃豆與她兌換,她擔子的另一頭,備垂著個裝黃豆的小布袋。

她站在坪場中,圍屋的婦人們相互吆喝著。也有熱情的婦人叫她進屋喝碗剛熬好的大鍋粥。有時某家女人早上沒買到豆腐,下午或夜間家裏突來客人,這時,女主人便拿著小盆,趕緊去往鄰家借上兩塊豆腐款待客人,待明朝或改天買了再來相還。

有時忙於農事,西施隔了三天五天才挑著豆腐擔子姍姍來遲,有時一連數日不見她娘倆的到來,女人們心裏便空落落的,生怕家裏會有客來。她們嘀咕著,這個西施,咋還不來賣豆腐,忙啥去了?有的婦女等不急了,便徑直前往外村西施家去購買,鄰居們也叫著讓稍帶幾塊。

菜園青黃不接的時節,西施和她男人有時一天會做上兩三鍋豆腐來賣。逢年過節和農忙時節,有時她也會做上三五鍋,若黃昏後仍多有剩餘,她便會將豆腐壓熏成豆腐幹,抑或炸成油豆腐,留與自家品嚐。

西施和她男人很有生意頭腦。上門時,她循循善誘地說著豆腐的美:“看今天的豆腐,白白嫩嫩,打湯或煎炒都十分好吃。”見對方猶豫不決,西施趕緊趁熱打鐵;“買兩塊嚐嚐哩,又不貴,權當菜吃,錢下次給也無妨呢……”

西施笑吟吟地推銷著她的產品,那情形,好比城裏上門推銷產品的業務員。有時,西施的豆腐出現嚴重縮水現象,女人們便不樂意了,當著她的麵說:“西施喲,你的豆腐咋變得越來越瘦了……”

西施有自知之明,忙訕笑著為自己開脫。

西施男人持有一手木工活,桌椅鍋蓋,壽材穀框,樣樣拿手。他頭腦活泛,後來又置買了肉丸機,平素亦幫村民機打肉丸和粉豆腐漿,賺取加工費。

逢圩日,西施便會挑著一擔豆腐晃悠悠地前往十多裏遠的集市,順便也算是去赴圩。她在扁擔的一頭撂著一塊淺藍巾帕,不時抹去額前的汗滴。日光熱時,她便放下擔子,往路邊荷塘掐兩朵綠碩的荷葉,分別覆在裝著豆腐的膠桶上,以防烈日曬餿她那水嫩的豆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