靈魂的“拷問”
書評
作者:丁華乾
在黨的群眾路線教育實踐活動中,筆者讀了由何建明執筆、厲華所著的《忠誠與背叛》一書。幾天來,思潮澎湃,熱淚盈眶,心靈受到極大震動,而最大的感受是接受了一次靈魂的“拷問”。
靈魂的“拷問”,實際上是拷問信仰。
作為一名入黨多年的共產黨員,自認為是一個百分之百的“布爾什維克”,同事、朋友也說,“你是共產黨的‘忠臣’”。按理說,我的信仰早就堅定了!而且,我敢斷定,我們黨大多數黨員的信仰也早就堅定了!
然而,且慢!
當你讀了《忠誠與背叛》以後,試想一下,如果讓你也置身於當年複雜、殘酷的鬥爭環境中,特別是當你被捕後,麵對竹簽、老虎凳等刑具,麵對帶血的槍口,等待你的是皮肉之苦,甚至是肉體的毀滅時,你會不會不寒而栗?能否做到大義凜然、坦然應對?
帶著這個問題,有關人員曾對無數的參觀者作過調查,大多數人幾乎脫口而出:我可能沒有勇氣像烈士一樣麵對死亡考驗,說不準……
結果並不理想,讓人揪心。
60多年前,同樣麵對這個問題,即“忠誠”還是“背叛”,一些人選擇了前者,一些人選擇了後者。
選擇了前者的如江竹筠、王樸、陳然、許曉軒、許建業、李青林等同誌,他們麵對幾乎是常人難以挺住的酷刑關、生死關。但他們不懼嚴刑拷打,保持革命氣節,大義凜然,慷慨悲歌,犧牲在黎明前的黑暗中。他們是中國共產黨的優秀兒女,象征信仰的力量。他們為後世景仰,視為楷模!
選擇了後者的如劉國定、冉益智,他們由黨的看似“忠誠”的上層領導幹部,來了個180度的大轉彎,背叛了黨組織,也背叛了自己的“海誓山盟”,變本加厲地出賣同誌,破壞黨的地下組織,雖然暫時苟且偷生,但全國解放後,他們受到人民政府應有的懲處。他們遺臭萬年,千夫所指!
可以說,“拷問”有兩種,一種是肉體的“拷問”,一種是靈魂的“拷問”。
肉體的“拷問”,幾乎是人的肉體不能承受的,而靈魂的“拷問”,則讓被拷問者刻骨銘心,觸及的是思想深處的東西,如人生觀、世界觀和價值觀,具體說就是信仰。這種“拷問”,不僅對親曆者產生作用,還會在目睹者、旁觀者的靈魂深處發生作用。“拷問”的結果,或讓人堅定,或讓人欣慰,或讓人自責、痛悔,甚至這種“拷問”可以伴隨人的一生。特別是對於背叛者、動搖者,並不因為逃脫了肉體的“拷問”而輕鬆,反而會因為背叛、動搖,而承受嚴酷的靈魂“拷問”。哪怕是徐遠舉這樣曾屠殺無數革命者的劊子手,在改造若幹年以後,也受到無數次靈魂的“拷問”,寫出了《血手染紅岩》一書,作了靈魂贖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