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中世紀之前的基督教(3 / 3)

羅馬帝國最初信奉傳統的氏族、家庭的神祗,反對異教,特別是反對基督教在帝國境內傳播。這是因為基督教的傳入會否定羅馬神,打破羅馬氏族、家庭的神權統治。

而猶太教是發源於羅馬帝國控製的巴勒斯坦地區,猶太人基督徒本來是反對羅馬帝國的統治。隨著基督教組織的不斷擴大與發展,引起基督徒與當地人的種種矛盾,造成社會不安,威脅帝國的統治,導致羅馬帝國對它的迫害與鎮壓。

起初,羅馬政府對宗教采取寬容的態度,基督教的活動沒有受到過多的幹擾。羅馬帝國的世界主義使許多國家的人民成了羅馬公民,為向所有民族敞開大門的基督教世界主義鋪平了道路。

但是,隨著基督徒人數的增長,羅馬帝國的官員們開始擔心,基督徒可能會成為政治顛覆者,基督徒的布道將會把人們對羅馬的忠誠轉向上帝。許多羅馬人也認為,基督教是社會秩序的大敵。尤其是基督徒們拒絕接受羅馬信奉的諸神明,不從事羅馬的祭典,藐視角鬥士的競技,不去公共浴場,讚美非暴力主義,不願將羅馬死去的和活著的皇帝敬為神明,不願為羅馬國家服兵役。

羅馬帝國對基督徒的迫害活動可以劃分成兩個不同的階段。第一個階段是從公元64年到3世紀中葉。這期間,羅馬帝國是根據帝國的法律,對那些承認自己信仰的基督徒,實施刑罰。而一旦被證明是基督徒,就要被判罪。教會在不同地區和不同時期,多次受到不同程度上的迫害。因此,這一階段羅馬帝國雖然一直對基督徒實行比較嚴格的控製政策,卻沒有發生過對基督教的普遍迫害。

其中最典型的一場是一世紀中期的“縱火案”衍生出來的迫害行動。公元64年,羅馬城發生大火,然而這一場大火的真正原因一直都是千古的曆史疑案。然而大多數的人都相信,這是一場人為縱火的案件,而其中又因尼祿皇帝的暴行而成為最大的嫌疑者。據當時調查,縱火者應是出自於尼祿皇帝,則其原因乃是因尼祿皇帝想要擴建宮殿,然而都城皇宮的周圍都住滿羅馬平民,因此幾乎難以開工建造,因此乘著夜深人靜的時刻教唆手下去縱火,以遂其所願。

發生在羅馬的這一場大火,是由大競技場開始燒起。大競技場位於台伯河的東岸,是在羅馬城的西南部,因為堆滿了帳篷等易燃物品,因此火勢一發不可收拾。再加上起火的這幾天刮西南風,更是助長風勢。當火神吞沒大競技場之後,竟然又往左右延伸出兩股火勢,其中左邊一股向凱旋大街燒去,接連這的凱旋門、布匿戰爭與高盧戰爭紀念牌坊及神殿等,都在刹那間化為烏有。而右邊的這股火勢,則是燒毀了帝國政府官衙以及其他高樓大廈,那些四通八達的街道、商店及民房,也都化為灰燼。結果全城幾乎陷入一片火海之中,就這樣這一次的大火一連竄燒了六天七夜,結果放眼羅馬全城皆為焦土一片!

尼祿從安提烏姆趕回羅馬來,開放自己的宮殿安置災民,並從奧斯提亞與鄰近的城鎮運糧賑濟。但由於火災所造成的慘重損失,人們普遍懷疑這應該是人為縱火所致。尼祿聽聞有人懷疑是他本人所暗地縱火,為了不使傳言擴大,他便宣稱這場災難是基督徒陰謀縱的火。於是他下令逮捕基督徒,公開地將他們殘酷折磨—釘十字架、披獸皮讓惡狗咬死、將他們釘上柱子做為蠟燭。

第二個階段是從3世紀中葉到《寬容赦令》的頒布。這一階段就是對基督徒的普遍迫害,羅馬統治當局動用國家機器進行有組織的迫害,強迫基督徒皈依羅馬國教。最大規模的一次迫害,是在公元304年,戴克裏先發布第四道赦令,要求全體基督徒向羅馬帝國神袛獻祭,抗拒者以反叛帝國論罪。同時,下令沒收各地教會財產,搗毀教堂,銷毀《聖經》,禁止教徒集會。

但是基督教並沒有在這一係列殘酷的迫害中被扼殺,反而發展成了一支不可忽視的社會力量。在當時,統治者中有許多人了解到基督徒是順民,甚至連戴克裏先皇帝的妻子也信奉了基督教。羅馬當局由於迫害政策未取得成效,同時把基督徒與猶太人區別開,認識到基督教對帝國統治有益無害,故又對它采取了寬容與懷柔政策,變反對、迫害、鎮壓為保護、利用、控製。

2、米蘭赦令的頒布

公元313年,君士坦丁大帝宣布自己為基督徒並頒布米蘭赦令,由此承認基督教的合法地位。在教會工作的人員被稱為“教士”(牧師)。即人民是“羊群”,羊群隻能聽從牧羊人的管製。於是基督教成了統治階級統治人民的工具。這是基督教的一個重要的轉折點,得到了信仰的自由。

另有一個傳說:君士坦丁與他的對手爭奪王位。他看見了一個異象,見天上有一個紅色的十字架,旁邊寫著“靠這記號得勝”。他請教一位主教。主教對他說:“這就是你們羅馬所迫害的耶穌。你若靠這十字架就可以得勝。”於是他下令,叫所有官兵佩帶十字架。結果他戰勝了對手,在主後313年當了羅馬皇。

從此,他停止對教會的迫害,寬大了教會,基督徒可以免稅和兵役,加入教會的人,會有衣服和金錢。君士坦丁死後,曆任的皇帝都堅持他的政策,扶持並利用基督教。

公元375年,皇帝革拉宣布,羅馬皇帝不再擔任羅馬神廟的“最高祭司”,並禁止人民向神廟獻祭。把羅馬教的地位大大削弱了。

公元392年,皇帝荻奧多下令,正式宣布基督教為羅馬帝國國教,要求臣民遵守信仰。與此同時,皇帝下令關閉了一切異教的神廟。這樣一來,基督教就成為了羅馬帝國唯一的合法宗教,統治著羅馬帝國的精神世界。

基督教被羅馬帝國認可的意義,遠不止成為羅馬帝國國教這一點。當時的羅馬帝國,是世界上最強的大國之一,橫跨亞、歐、非、三地。基督教也就從羅馬走向了世界,具備世界性。

從1世紀中葉開始在帝國的一些城市中傳播。200年時,不僅在希臘語地區,而且在講拉丁語的北非也迅速擴展,並傳入西班牙、高盧和不列顛等地。到300年時,已傳遍帝國全境。信仰者遍布社會各個階層,還有許多上層人物中。同時也形成了安條克、羅馬、耶路撒冷和亞曆山大成等幾個傳教中心。

基督教之所以能戰勝許多其他教派,最終被確立為羅馬帝國的國教,原因是多方麵的。

羅馬從一個共和製城邦發展成為世界帝國之後,其社會經濟與政治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建立在城邦經濟與政治基礎之上的古典文化逐漸喪失了其賴以存在的基礎,並隨著羅馬帝國社會危機的爆發全麵走向衰落。

人們開始以更大的熱情尋求從宗教方麵得到心靈上的慰籍。然而,城邦時代流傳下來的重儀式而輕信仰、強調公民對城邦的義務與忠誠的傳統宗教這時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凝聚力,已不能滿足現實生活的需要。

正當羅馬人陷入嚴重的精神危機之時,早期基督教作為帝國境內正在崛起的一種新興宗教,卻開始受到人們越來越多的關注和向往,它不僅填補了古典宗教衰落之後羅馬人的信仰真空。

3、基督教能成為羅馬國教的原因

從統治者的角度來說,以前羅馬統治者憑借強大的武力維護著帝國的統治,但3 世紀以後,羅馬國力下降並陷入全麵的危機,經濟衰退、城市蕭條、官場腐敗、內戰頻繁。統治者希望有一個除了武力外的新工具,來幫助它實現對人思想的控製。而基督教普世性的教義正好符合了羅馬統治當局的期望。

基督教在其自身的發展演變過程中,也在逐漸適應當時羅馬社會的要求。在宗教教義方麵,基督教宣揚的天國臨近、救世主將重新降臨以拯救世人的觀點,給不堪忍受現實苦難的人們帶來了安慰和希望,引起了他們強烈的精神共鳴和極大的宗教熱忱。

在宗教儀式方麵,脫胎於猶太教的基督教,適應當時的社會需要,精簡了宗教節日,簡化了宗教禮儀,尤其是取消了割禮,隻要接受福音教義,施行洗禮,可以成為基督徒。並且基督教還克服了猶太教的保守性和封閉性,猶太人和非猶太人、自由人和奴隸都可以入教,這就使基督教具有了更大的廣泛性。

基督教對待羅馬帝國的態度也發生了變化,即從反抗羅馬轉變為順從羅馬 ,從宣揚鬥爭轉變為主張忍耐和普愛。於是基督教逐漸失去了原來的鬥爭鋒芒, 主張忍耐順從、與當權者合作,最終成為維護帝國統治的精神工具。

基督教成為羅馬帝國的國教是西方文化發展史上一個重大的轉折點,從此以後基督教逐漸取代古典文化成為帝國文化的主流,對日後的西方文化發展產生了深遠影響。

君士坦丁一世:公元 272—公元337,羅馬皇帝。他是世界曆史上第一位信仰基督教的皇帝,曾在313年頒布米蘭詔書,承認基督教為合法且自由的宗教。並於330年將羅馬帝國的首都從羅馬遷到拜占庭,將該地改名為君士坦丁堡。此外,他的一係列改革措施,為歐洲從奴隸社會向封建社會的過度起到了重要作用,他被稱為西方的“千古一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