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片檔案
國家/地區: 美國
編劇: 揚·馬特爾(Yann Martel)/ 大衛·麥基 (David McKee)
攝影:克勞迪奧·米蘭達
導演:李安
主演:蘇拉·沙瑪(Suraj Sharma)/ 拉菲·斯波(Rafe Spall)/ 伊爾凡·可汗(Irfan Khan)/ 傑拉爾·德帕迪約(Gérard Depardieu)/ 塔布 / 阿迪勒·侯賽因 / 阿尤什·坦東 / Shravanthi Sainath
類型:奇幻/劇情 / 冒險
心有猛虎細嗅薔薇
一個16歲的少年,一艘救生船,一片汪洋,一隻老虎,揚·馬特爾的小說成全了李安又一部優秀的電影——少年派的奇幻漂流。那是一個以往所沒有的世界:一個神奇的世界,一個殘酷的世界,一個成長的世界,一個信仰的世界,一個寓言的世界,甚至是一個懷疑的世界。
之前阿凡達這樣的3D電影,除了想象力磅礴之外,多半是技術飛躍。3D到李安手中有了新的發展,超越了視覺功能,成為一種往前推進的藝術,成為魔幻現實主義。李安的3D是無人能及的冒險之旅,呈現的是少年派困擾的心靈,老虎深邃的眼神,暴風雨後天堂般瑰麗的太平洋、夢幻般的海洋夜景、仙境似的漂浮島……漂浮島以臥佛的形象出現,它對應了少年派的信仰,它的恐懼和靜謐既是少年派內心的幻景,也是李安的“世間萬事萬物都不過是他的夢境”。
美景隱藏著李安的人生哲思,他不為唯美而唯美,就像少年派不會為停留在看似重生的奇幻島實為食人島的地方而放棄自己的目標。李安所有的美依靠本能,來自自然,來自內心,來自信仰。神聖的轉化,人便為之存在,這轉化就沿著美的和救贖方向前行。
美,在李安的世界就是宗教。信仰之美彌漫著整部電影。這在電影中處處可見,就像他溫文爾雅的微笑。電影中救生艇的甲板上幾乎看不到血腥、屎便、腐敗物,非常幹淨,顯然這是李安的審美選擇。為了活下來,派也得去殺魚,他殺死一條大魚後,哭著對它說:“感謝你,毗濕奴,感謝你化身為魚來拯救我的生命。”影片中,大海之上的雷電風暴讓派因為恐懼反而看到美,他雙膝跪下,振臂高呼:“上帝啊!我讚美你!”
少年派最後在墨西哥灣得救,當他掙紮向海岸,撲倒在海灘上,他說那柔軟、堅實、廣闊的海灘就像上帝的胸膛。李安讓少年派在殘酷的生存環境裏看到美(包括激起他的求生意誌,想吞噬他的老虎的美),也讓他在安全之處說出美。在美的身上看到傷痛,這正是作為夢想家的李安的神性之所在,他在古老的智慧裏看到的新的曙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