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著名的皇家園林(2 / 3)

16、銅牛:銅牛在昆明湖東岸,十七孔橋東橋頭北側。1755年用銅鑄造,稱為“金牛”。銅牛是為鎮壓水患而設。

17、玉瀾堂:玉瀾堂在仁壽殿西南臨湖而建,是一座三合院式的建築。正殿玉瀾堂坐北朝南,東配殿霞芬室,西配殿藕香榭。東殿可到仁壽殿,西殿可到湖畔碼頭,正殿後門直對宜芸館。1898年,慈禧發動宮廷政變後,曾把主張變法的光緒皇帝囚禁於此。

18、諧趣園:諧趣園在萬壽山東麓,是一個獨立成區、具有南方園林風格的園中之園。清漪園時名叫惠山園”,是仿無錫惠山寄暢園而建。1811年重修後,取“以物外之靜趣,諧寸田之中和”和乾隆皇帝的詩句“一亭一徑,足諧奇趣”的意思,改名為“諧趣園”。園內共有亭、台、堂、榭十三處,並用百間遊廊和五座形式不同的橋相溝通。園內東南角有一石橋,橋頭石坊上有乾隆題寫的“知魚橋”三字額,是引用了莊子和惠子在“秋水濠上”的爭論而來的。

19、四大部州:四大部州在萬壽山後山中部,是漢藏式的建築群。占地2萬平方米,因山順勢,就地起閣。前有須彌靈境(現改為平台),兩側有3米高的經幢,後有寺觀群主體建築香岩宗印之閣。四周是象徵佛教世界的四大部洲---東勝身洲、西牛貨洲、南贍部洲、北俱盧洲和用不同形式的塔台修建成的八小部洲。南、西南、東北、西北還有代表佛經“四智”的紅、白、黑、綠四座喇嘛塔。塔上有十三層環狀“相輪”,表示佛經“十三天”。塔型別致,造型端莊美觀。四大部洲和八小部洲中間有兩個凹凸不平的台殿,一個代表月台,一個代表日台,象征著日月環繞佛身。

北京西郊,風景優美,是個名園薈萃的地方。曆代封建統治者都在這個地方修建各種園林。頤和園的前身是清漪園,是圓明園的屬園。建於萬壽山之麓,其西為西湖後改為昆明湖。為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乾隆皇帝為其母後助壽而建。1860年,清漪園被英法聯軍焚毀。1888年,清光緒年間,慈禧利用海軍軍費和其他款項在遺址上重建,並改名為頤和園。1900年,頤和園遭八國聯軍嚴重破壞,1903年修複。1908年,慈禧太後和光緒皇帝去世。頤和園作為皇家園林的使用功能從此結束。1911年,辛亥革命成功,清王朝被推翻,頤和園作為公園對外開放參觀,一直延續至今。

頤和園是目前世界上建築規模最大,保存最完整、文化價值最高的一座皇家園林博物館。占地四千三百畝,數十處參觀點分布在萬壽山和昆明湖岸邊。蒼翠如黛的萬壽山,碧波漣漪的昆明湖,輝煌壯觀的建築群,按造園藝術栽種的各種植物,周圍借景及人工美與自然美的天然巧成,向人們展示了一幅精妙絕倫的具有中國鮮明文化特色的山水畫卷。

1998年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世界遺產委員會評為文化遺產,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頤和園,原名清漪園,始建於清乾隆十五年(1750年),時值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盛世--"康乾盛世"時期,乾隆皇帝憑借充裕的國庫積蓄,吸收中國曆代造園藝術之精華,連續施工15年,建成了這座規模宏大的皇家禦園。1860年,清漪園與圓明園等同被英法聯軍燒毀;1886年,清廷不惜挪用海軍軍費等款項重修此園,並於兩年後命名為頤和園,作為慈禧太後晚年的頤養之地;1900年,八國聯軍侵入北京,頤和園再遭洗劫,1902年清政府又予重修。頤和園是清朝末葉中國最高統治者的主要居住地,慈禧和光緒曾在這裏坐朝聽政、頒發諭旨、接見外賓;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頤和園於1928年正式辟為公園;由於國弱民窮,頻經戰亂,至1949年,頤和園已是滿目瘡痍;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政府多次撥款對頤和園進行重大整修,使其恢複清漪園時期的景觀。

頤和園主要由萬壽山和昆明湖組成,麵積達290公頃,水麵約占四分之三,園中有各式古建築3000餘間,內藏上自商周、下至晚清的各類珍貴文物4萬餘件,各種園林植物40餘萬株,素有"皇家園林博物館"之譽。

頤和園的正門為東宮門,由宮門進入仁壽門,是以仁壽殿為主的朝政建築,這裏是清朝帝後駐園期間處理政務的地方。仁壽殿西麵分別建有慈禧太後看戲用的德和園大戲樓、光緒皇帝及皇後居住的玉瀾堂、宜芸館及慈禧太後的寢殿樂壽堂。

萬壽山南麓的中軸線上,是金黃色琉璃瓦頂的排雲殿建築群,自湖岸邊的雲輝玉宇牌樓起,經排雲門、二宮門、排雲殿、德輝殿、佛香閣、終至山頂的智慧海,重廊複殿,層疊上升,氣勢磅礴;巍峨高聳的佛香閣八麵三層,距山麵湖,統領全園;西堤一帶風景絕佳;堤上六橋,形態互異、婀娜多姿;煙波浩淼的昆明湖中,宏大的十七孔橋如長虹臥波;涵虛堂、藻鑒堂、治鏡閣三座水中島嶼鼎足而立,寓意神話傳說中"海上三仙山";在湖畔岸邊,還建有著名的石舫、惟妙惟肖的鎮水銅牛、賞春觀景的知春廳等景點建築。

萬壽山北麓,仿西藏寺觀建造的四大部洲建築群莊嚴雄偉;山腳下,清澈的湖水隨山型地貌演變為一條舒緩寧靜的河流,順地勢而開合,依山型而寬窄;兩岸樹木蓊鬱,蔽日遮天,畫棟雕梁,時隱時現;後溪河中遊,有模擬江南水肆建造的蘇州街,錢莊、當鋪招幌臨風,茶樓、酒館畫旗斜矗;沿河而東,有小園環池而築,遊廊相連,廳堂樓榭,精致典雅,為著名的園中之園--諧趣園……

作為中國最後一個封建王朝傾力營建的最後一座皇家禦園,頤和園繼承了我國曆代皇家園林的傳統,又大量汲取了江南私家園林的造園藝術菁華,兼有北方山川雄渾宏闊的氣勢和江南水鄉婉約清麗的風韻,帝王宮室的富麗堂皇和民間宅居的精巧別致,典型反映了中國皇家園林特有的精神追求。中國古代的等級觀念、哲學思想、宗教信仰滲透於全園之中:中國哲理陰陽虛實的對比關係,通過山水對比的布局,達到了高度的和諧統一;全園宮殿的排列組合遵循了儒家學說所規定的綱常倫理;昆明湖上三"仙島"的設置是道家希求長生不老思想的體現;構築於萬壽山上的寺觀佛閣,又顯示了乞求佛陀庇護的祝願。這一切均傾注於充滿詩情畫意的湖光山色之中,達到了內容與形式高度統一的化境,堪稱中國園林本於自然又高於自然、集自然美景和人文意趣於一體的典範之作。

2. 故宮禦花園

禦花園位於北京故宮中軸線的最北端,在坤寧宮後方,明代稱為“宮後苑”,清代稱禦花園。始建於明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以後曾有增修,現仍保留初建時的基本格局。園中不少殿宇和樹石,都是十五世紀明代遺物。禦花園原為帝王後妃休息、遊賞而建,但也有祭祀、頤養、藏書、讀書等用途。;

禦花園占地一萬一千多平方米,全園南北寬80米,東西長約140米,有建築二十餘處。園內建築布局對稱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各式建築,無論是依牆而建還是亭台獨立,均玲瓏別致,疏密合度。

明代永樂十五年(1417)始建,十八年建成,名為“宮後苑”。清雍正朝起,稱“禦花園”。位於紫禁城中軸線的北端,正南有坤寧門同後三宮相連,左右分設瓊苑東門、瓊苑西門,可通東西六宮;北麵是集福門、延和門、承光門圍合的牌樓坊門和順貞門,正對著紫禁城最北界的神武門。園牆內東西寬135米,南北深89米,占地12015平方米。園內建築采取了中軸對稱的布局。中路是一個以重簷錄頂、上安鎦金寶瓶的欽安殿為主體建築的院落。東西兩路建築基本對稱,東路建築有堆秀山禦景亭、璃藻堂、浮碧亭、萬春亭、絳雪軒;西路建築有延輝閣、位育齋、澄瑞亭、千秋亭、養性齋,還有四神祠、井亭、鹿台等。這些建築絕大多數為遊憩觀賞或敬神拜佛之用,唯有璃藻堂從乾隆時起,排貯《四庫全書薈要》,供皇帝查閱。建築多倚圍牆,隻以少數精美造型的亭台立於園中,空間舒廣。園內遍植古柏老槐,羅列奇石玉座、金麟銅像、盆花樁景,增添了園內景象的變化,豐富了園景的層次。禦花園地麵用各色卵石鑲拚成福、祿、壽象征性圖案,豐富多彩。著名的堆秀山是宮中重陽節登高的地方,疊石獨特,磴道盤曲,下有石雕蟠龍噴水,上築禦景亭,可眺望四周景色。

1-坤寧門 2-天一門 3-欽安殿 4-禦景亭 5-擒藻堂 6-浮碧亭

7-萬春亭 8-絳雪軒 9-瓊苑東門 10-延輝閣 11-位育齋 12-澄瑞亭

13-千秋亭 14-養性齋 15-瓊苑西門 16-承光門 17-集福門

18-順貞門 19-延和門

禦花園以它古木繁花、亭台樓閣、嶙峋山石、石子畫為路……而聞名遐邇。

禦花園的中心是欽安殿,但在它兩側院內卻有兩處清末建的破爛的舊灰瓦房。因無規劃至使院內的柏樹都被蓋在了房內。從外麵望去,一棵古柏從房頂鑽出,好個不倫不類。

解放後,經古建專家單士元先生及其他諸位專家、學者共同研究,於1959年將這兩處從整體和局部看都無實際價值的清末“違章建築”徹底拆除,並在原地植上了兩片竹林。翠竹與院內的白皮鬆,牆外的數株玉葉梅相呼應,形成了一處鬆、竹、梅歲寒三友的絕妙佳境。

禦花園的西側是延暉閣,它與位育齋中間隔著一個小夾道。原也是一間清末的灰頂房。同屬清末的“違章建築”,因年久失修解放後已瀕於倒塌了。

1959年,在單老的親自指導下,拆除了破房。在原地上砌了個方磚台子。裏麵植上了數株翠竹,六塊長短不等的淡綠色的劍石矗立其間。劍石長者4、5米;短者不足2米;石前植有數株牡丹花。其中還有一株牡丹中珍品——墨牡丹。花開之際,紅牆為襯,綠色的劍石與翠竹爭暉,紅牡丹與墨牡丹爭奇鬥妍,引得無數遊人流連忘返。

禦花園的東南側,降雪軒前的一片裸露的黃土地,在清朝時是皇帝用來養鶴的地方,名為鶴圈。與它相對應的兩側是皇帝養鹿的地方,名為鹿圈。取意為“鶴鹿同春”。原本兩處都有欄杆相圍,解放後因不在此養鶴與鹿了,所以均被拆除。

現今在原鶴圈的舊址上,矗立著一個高3米多的太湖石。它上大、下小,凸凹多變,異常精美,與周圍的景物融為一體,氣勢不凡,真乃巧奪天工,令人稱絕。

此石能來故宮也真是天賜良緣。它本是圓明園之物。不知何時何故被丟棄在北京西直門外的一個工廠。1959年春,該單位規劃場地,要將其隨便處理掉。此事被當時任故宮園林顧問的韓鐵庵先生得知,他便很快將此事告之負責故宮古建園林的單士元先生。單老先生慧眼識寶,委托當時的庭園科長馬良傑先生與廠方談妥以百元的價格將其買下。

此石來宮後,被巧置於鶴圈舊址之上,使其石為園增輝,園為石添色。

1959年末代皇帝愛新覺羅·溥儀為撰寫回憶錄,而重遊故宮時,他情不自禁地對陪同他參觀的單士元先生多次說:“你們修善、保護得這麼好,我都不認識了!”

而今漫步花園,撫今追昔,怎能不讓我們對黨和政府及為此做出卓越貢獻的人們表示深深的敬意呢!

禦花園以欽安殿為中心,園林建築采用主次相輔、左右對稱的格局,布局緊湊、古典富麗。欽安殿為重簷盝頂式,坐落於紫禁城的南北中軸線上,以其為中心,向前方及兩側鋪展亭台樓閣。園內青翠的鬆、柏、竹間點綴著山石,形成四季長青的園林景觀。欽安殿左右有四座亭子:北邊的浮碧亭和澄瑞亭,都是一式方亭,跨於水池之上,隻在朝南的一麵伸出抱廈;南邊的萬春亭和千秋亭,為四出抱廈組成十字折角平麵的多角亭,屋頂是天圓地方的重簷攥尖,造型纖巧,十分精美。兩座對亭造型纖巧秀麗,為禦花園增色不少。;

倚北宮牆用太湖石疊築的石山“堆秀”,山勢險峻,磴道陡峭,疊石手法甚為新穎。山上的禦景亭是帝、後重陽節登高的去處。園中奇石羅布,佳木蔥蘢,其古柏藤蘿,皆數百年物,將花園點綴得情趣盎然。園內現存古樹160餘株,散布園內各處,又放置各色山石盆景,千奇百怪。如絳雪軒前擺放的一段木化石做成的盆景,乍看似一段久經曝曬的朽木,敲之卻鏗然有聲,確為石質,尤顯珍貴。園內甬路均以不同顏色的卵石精心鋪砌而成,組成900餘幅不同的圖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戲劇、典故等,沿路觀賞,妙趣無窮。

3.故宮寧壽宮花園

寧壽宮花園(後稱乾隆花園)位於北京故宮寧壽宮區的西北角,建於乾隆三十六年到四十一年(公元1771—1776年),共用六年時間才完成。花園南北長160米,東西寬37米,占地麵積5920平方米,建築布局精巧,組合得體,是宮廷花園的典範之作。花園分為四進院落,結構緊湊、靈活,空間轉換,曲直相間,氣氛各異。花園中的主要建築物有古華軒、旭輝亭、抑齋、遂初堂、竹香館、萃賞樓、延趣樓、三友軒、聳秀亭、碧螺亭、符望閣、玉粹軒、倦勤齋等。園內共有建築物二十幾座,類型豐富,大小相襯,因地製宜,在平麵和立麵上采用了非對稱的處理,在製度嚴謹的禁宮之中,尤其顯得靈巧、新穎。

園內主體建築古華軒,坐北居中,山石亭台,構成一個自然院落。西麵禊賞亭抱廈中設“流杯渠”,仿王羲之蘭亭曲水流觴,頗有雅趣。遂初堂是典型的三合院。垂花門內,僅立幾塊湖石為景,環境幽雅別致。粹賞樓為卷棚歇山頂的兩層樓,滿院山石,聳秀亭居高臨下,挺拔秀麗,三友軒深藏山塢。最後一進,居中為園內最為崇高、華美的符望閣,以整座山石圍其前院,又用廡廊聯係閣後齋館,形成不同的景致和趣味。符望閣前山主峰上有碧螺亭,是個五柱五脊梅花形小亭,形狀別致,圖案全用梅花,且色彩豐富,是極少見的亭式建築。

花園內的樓閣軒堂,不但在外觀上富麗堂皇,而且室內裝修也極為講究。花罩隔扇都用鏤雕、鑲嵌工藝。符望閣內裝修以掐絲琺琅為主,延趣樓的嵌瓷片,粹賞樓的嵌畫琺琅,都有很高的工藝水準。三友軒內月亮門以竹編為地,紫藤雕梅,染玉作梅花、竹葉,象征歲寒三友。倦勤齋的裝修更精,掛簷以竹絲編嵌,鑲玉件,四周群板雕百鹿圖,隔扇心用雙麵透繡,處處精工細雕,令人歎為觀止。

寧壽宮花園布局得體,山石樹木、亭台樓閣經營有緒。屋頂類型力求變化,色彩豐富,有黃、綠、藍、紫、翠藍等色,梁枋彩繪大量使用了金線蘇式彩畫。中軸線布置有變化,後半部軸線略東移。總觀全園,其疊山的選石與疊置技巧,花木的藝術形象與配置,文化內涵的充實等等,均稱得上是皇家園林中,小巧玲瓏、精湛華麗的不朽之作。整座花園既有私家園林玲瓏秀巧的風貌,又與皇宮華貴富麗的氛圍相協調。

4.故宮建福宮西花園

建福宮西花園建於清乾隆五年(公元1740年),位於故宮內廷西六宮的西北側,東為重華宮,南為建福宮,西、北兩麵鄰接宮牆,其原址為明代的乾西四所、五所。因其主體建築為建福宮,故稱其為建福宮花園。又因該花園地處內廷西側,亦稱西花園,為帝後休憩、娛樂的場所。建福宮花園坐北朝南,東西長67米,南北長64米,占地麵積3850平方米。以延春閣為中心,周圍散布有敬勝齋、碧琳館、凝暉堂等建築。它們大小不一,高低錯落,內以遊廊相連,並配有山石樹木,虛實得當,堪稱融皇家園林與江南私家園林藝術特色於一體的佳作。而且它布局十分獨特,不像禦花園、慈寧花園等故宮花園追求左右平衡對稱,因此在中國古代宮廷園林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園內是一個以靜怡軒、慧曜樓一組建築為主體的院落,甚為封閉、安謐。西邊以延春閣為主體建築,倚宮牆建有吉雲樓、敬勝齋、碧琳館、妙蓮華室和凝暉堂。它們不僅以富華、豔麗的建築立麵遮蔽了平直的宮牆,而且在一片樓宇、花廊縱橫的空間裏襯托出延春閣的高聳和宏偉。延春閣的南邊,疊石為山,岩洞磴道,幽邃曲折,古木叢篁中,饒有林嵐佳趣。

建福宮西花園的建築形式,深得乾隆皇帝的喜愛,不僅為其作了大量詩賦,並將眾多自己喜愛的珍寶玩物存放此處,後來在決定興建乾隆花園時,還下令以建福宮花園作為藍本加以仿製。可惜在宣統皇帝溥儀搬出紫禁城的前夕,花園遭焚,僅剩下了蕙風亭和一片山石瓦礫。

5.中南海

中南海位於北京故宮西側,鼇玉橋以南。中南海是中海和南海的統稱,明朝以前曾稱為太液池、西海子和西苑。始建於遼金,後經元、明、清各代不斷的擴建,麵積達1500畝左右(其中水麵約700畝)。古代中南海一直是列朝封建帝王的行宮和宴遊的地方。

中海主要景物有紫光閣、蕉園和孤立水中的水雲榭。此榭原為元代太液池中的墀天台舊址,現在還存有清乾隆帝所題“燕京八景”之一的“太液秋風”碑石。南海主要景物有瀛台,台上為一組殿閣亭台、假山廊榭所組成的水島景區。重要的建築物有翔鸞閣、涵元殿、香依殿、藻韻樓、待月軒、迎薰亭等。瀛台東現有石橋通達岸邊。此外,在中南海中還有豐澤園和靜穀,是園中之園,尤以靜穀的湖石假山的堆疊手法高超。中海“水雲榭”,南海“瀛台”,連同北海瓊華島,構成“三海”中的“三神山”。

瀛台島在順治、康熙時都曾大規模的修建,為帝後們避暑之地,也是康熙皇帝垂釣、看煙火、賜宴王公宗室等活動之所。瀛台之名取自傳說中的東海仙島瀛洲,寓意人間仙境。島上的建築物按軸線對稱布局,主要建築都在軸線上,自北至南有翔鸞閣、涵元門、涵元殿、蓬萊閣、香依殿、迎薰亭等。與東西朝向的殿宇祥輝樓、景星殿、慶雲殿等共同組成三重封閉的庭院。沿瀛台島又點綴了許多賞遊的建築:東麵有補桐書屋、隨安室、鏡光亭、倚丹軒,以及建於水中的牣魚亭;西麵有長春書屋、八音克諧亭、懷抱爽亭等。另有寶月樓與瀛台隔海相望,袁世凱竊政時改為新華門。南海的東北隅有韻古堂,即瀛洲在望。堂東有立於池中的流杯亭,昔日有飛泉瀑布下注池中,乾隆帝題有“流水音”匾;亭內地麵上鑿有流水九曲,乃沿襲古代“曲水流觴”的習俗。

中海一區的主要殿宇包括勤政殿,與瀛台島隔水相望,是慈禧處理政務之所。慈禧曾在這裏鋪設一條輕便鐵路通往作為別墅的靜心齋。勤政殿西有結秀亭,亭西為豐澤園,園外有稻田數畝,是皇帝演耕的地方;園內有頤年堂、澄懷堂、菊香書屋,頤年堂西有春藕齋、居仁堂、植秀軒等。豐澤園西為靜穀,是一座非常幽靜的園中之園,園內屏山鏡水,雲岩毓秀,曲徑通幽。

6.圓明園

圓明園的簡介

圓明園位於北京市西郊,海澱區東部。原為清代一座大型皇家禦苑,占地約5200畝,平麵布局呈倒置的品字形,圓明園由圓明園、長春園、綺春園三園組成,總麵積達350公頃。

圓明園的陸上建築麵積和故宮一樣大,水域麵積又等於一個頤和園。圓明園彙集了當時江南若幹名園勝景的特點,融中國古代造園藝術之精華,以園中之園的藝術手法,將詩情畫意融化於千變萬化的景象之中。圓明園的南部為朝廷區,是皇帝處理公務之所。其餘地區則分布著40個景區,其中有50多處景點直接模仿外地的名園勝景,如杭州西湖十景,不僅模仿建築,連名字也照搬過來。更有趣的是,圓明園中還建有西式園林景區。最有名的“觀水法”,是一座西洋噴泉,還有萬花陣迷宮以及西洋樓等,都具有意大利文藝複興時期的風格。在湖水中還有一個威尼斯城模型,皇帝坐在岸邊山上便可欣賞萬裏之外的“水城風光”。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