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著名的壇廟園林(3 / 3)

“老檜曾沾周雨露,斷碑猶是漢文章”。東廡中保存著40餘塊漢、魏、隋、唐、宋、元時的碑刻,最為珍貴的是“漢魏北朝石刻”共22塊。西漢石刻,首推“五鳳”;東漢石刻,以“禮器”、“乙瑛”、“孔宙”、“史晨”碑為隸書珍品;北朝以“張猛龍”碑為魏體楷模。西廡內陳列的100多塊“漢畫像石刻”,也是久負盛名的藝術珍品。這些石刻,內容豐富,既有神話傳說的青龍、白虎、朱雀、玄武,又有反映當時社會生活的捕撈、歌舞、雜技、行醫、狩獵,是研究我國漢代社會生活的珍貴資料。石刻的技法,有的細致精巧,有的粗獷奔放,各具風格。兩廡北部陳列的584塊“玉虹樓石刻”,是清乾隆年間孔子後裔孔繼涑收集了曆代著名書法家的手跡臨摹精刻而成的。這些石刻原被棄置在曲阜“十二府”的玉虹樓下,1951年移入孔廟,1964年裝鑲展出,供書法愛好者欣賞。

11.大成殿

從杏壇北望,在雙層石欄的台基上一座金黃色的大殿突兀淩空,雙重飛簷中海蘭色的豎匾上木刻貼金的群龍緊緊團護著3個金色大字“大成殿”。字徑1米,是清雍正皇帝的手書。

大成殿是孔廟的主殿,高24.8米,闊45.78米,深24.89米,重簷九脊,黃瓦飛甍,周繞回廊,和故宮太和殿、岱廟宋天貺殿並稱為東方三大殿。大殿結構簡潔整齊,重簷飛翹,鬥栱交錯,雕梁畫棟,金碧輝煌,藻井枋檁飾以雲龍圖案,金箔貼裹,祥雲繚繞,群龍競飛。四周廊下環立28根雕龍石柱,均以整石刻成。柱高5.98米,直徑0.81米,承以重層寶裝覆蓮柱礎,原為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敕調徽州工匠刻製,清雍正二年火後重刻。兩山及後簷的18根八棱磨淺雕石柱,以雲龍為飾,每麵淺刻9條團龍,每柱72條,細心的工匠在石柱上記下了雕刻的龍的總數,共1296條。前簷的10根為深浮雕,每柱兩龍對翔,盤繞升騰,中刻寶珠,四繞雲焰,柱腳綴以山石,襯以波濤。10根龍柱兩兩相對,各具變化。無一雷同,造型優美生動,雕刻玲瓏剔透,刀法剛勁有力,龍姿栩栩如生。這是曲阜獨有的石刻藝術瑰寶,據說清乾隆皇帝來曲阜祭祀孔子時,石柱均用紅綾包裹,不敢被皇帝看到,恐怕皇帝會因超過皇宮而怪罪。大成殿的建築藝術,顯示了我國勞動人民的才華和智慧。

大成殿內正中供奉孔子塑像,坐高3.35米,頭戴十二旒冠冕,身穿十二章王服,手捧鎮圭,一如古代天子禮製。兩側為四配,東位西向的是複聖顏回和述聖孔伋,西位東向的是宗聖曾參和亞聖孟軻。再外為十二哲,東位西向的是閔損、冉雍、端木賜、仲由、卜商、有若,西位東向的是冉耕、宰予、冉求、言偃、顓孫師、朱熹。四配塑像坐高2.6米,十二哲塑像坐高2米,均頭戴九旒冠,身穿九章,服,手執躬圭,一如古代上公禮製。塑像都置於木製貼金神龕內,孔子像單龕,施十三踩鬥栱,龕前兩柱各雕一條降龍,繞柱盤旋,姿態生動,雕刻玲瓏,異常精美。四配十二哲兩位一龕,各施九踩鬥栱。龕前都有供桌、香案、擺滿祭祀時使用的籩、豆、爵等禮器。殿內還陳列著祭祀孔子時中和韶樂樂器和舞具。殿外懸有10塊匾額、3副對聯,門外正中是清雍正皇帝題書的“生民未有”匾額,殿內正中是康熙皇帝題書的“萬世師表”和光緒皇帝題書的“斯文在茲”匾額,南麵懸掛著乾隆皇帝題書的“時中立極”等匾額。每塊匾額長6米多,高約2.6米,雕龍貼金,精美華麗。

殿建於兩層台基上,前連露台,高2米多,東西寬約4.5米,南北深約35米,鐫花須彌石座,雙層石欄幹,底層蓮花欄柱下均有石雕螭首,南麵正中有兩塊浮雕龍陛。露台是祭祀時歌舞行禮的場所,現在第逢孔子誕辰(農曆九月二十八日)都要表演祭祀樂舞--八佾舞。

12.寢殿

沿大成殿回廊後轉,層欄圍繞,又一座重簷大殿矗立,它是孔廟三大建築之一的“寢殿”(另兩大建築為奎文閣、大成殿),是供奉孔子夫人亓官氏的專祠。

寢殿闊7間,深4間,間金妝繪,枋檁遊龍和藻井團鳳均由金箔貼成,回廊22根擎簷石柱淺刻鳳凰牡丹一如皇後宮室製度。殿內神龕木雕遊龍戲鳳,精美異常,龕內有木牌,上書“聖聖先師夫人神位”。

亓官氏,禮器碑作並官氏,宋國人,19歲嫁與孔子,先孔子七年去世。她的情況古籍很少記載,直到大中祥符元年(公元1008年),才被宋真宗趙恒追封為“鄆國夫人”,元至順三年(公元1332年)又被加封為“大成至聖文宣王夫人”,明嘉靖八年(公元1592年)孔子改稱“至聖先師”,她也被稱為“至聖先師夫人”。孔子死後,“即孔子所居之堂為廟”,亓官氏即同孔子一起被祭祀,唐代始有寢殿專祠,早期曾有塑像,清雍正火後重修時已為神主牌位,上罩木刻神龕,龕前置供桌。

13.聖跡殿

聖跡殿是以保存記載孔子一生事跡的石刻連環畫聖跡圖而得名的大殿。此殿位於寢殿之後,獨成一院,是孔廟最後的第9進庭院。殿係明萬曆二十年(公元1529年)巡按禦史何出光主持修建的。孔廟原有反映孔子事跡的木刻圖畫,他建議改為石刻,由楊芝作畫、章刻石,嵌在殿內壁上,這就是為數120幅的“聖跡圖”。

聖跡圖每幅約寬38厘米,長60厘米,其所表現的聖跡從顏母禱於尼山生孔子,到孔子死後子弟廬墓為止,並附有漢高祖劉邦、宋真宗趙恒以太牢祀孔子二幅。其中有人們熟知的“宋人伐木”、“苛政猛於虎”等孔子一生的主要活動和言論,是我國第一本有完整人物故事的連環畫,具有很高的曆史價值和藝術價值。

聖跡殿內,迎麵是清康熙皇帝手書“萬世師表”石刻。字下正中為唐代大畫家吳道子畫的“孔子為魯司寇像”,左邊是晉代名畫家顧愷之畫的“先聖畫像”,習稱“夫子小影”,據說“小影”在孔子像中最真,最接近孔子原貌。孔子四十八代孫孔端友於宋紹聖二年(公元1095年)摹勒上三石;右邊是吳道子畫的”孔子憑幾像“,孔子按幾而坐,弟子分侍左右,孔子四十六代孫孔宗壽於宋紹二年翻刻石上。在這些畫像上,有宋太祖、宋真宗等皇帝的禦讚,有宋代紹聖、政和等年號和題跋。殿內還有宋代書法家米芾篆書的“大哉孔子讚”,還有清康熙、乾隆皇帝的禦製碑。

4.太原晉祠

山西省太原市西南郊二十五公裏處的懸甕山麓,晉水源頭,有一片古建園林,統名“晉祠”。這裏,山環水繞,古木參天,在如畫的美景中,曆代勞動人民建築了近百座殿、堂、樓、閣、亭、台、橋、榭。在蒼鬱的樹木掩映之下,清澈見底的泉水蜿蜓穿流於祠廟殿宇之同,曆史文物與自然風景薈萃一起,使遊人目不暇接,留連忘返。晉祠作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之一和著名的遊塊勝地,常年接待著國內外成千上萬的遊客。

關於晉祠的故事,說來話長,據《史紀·晉世家》的紀載,周武王之子成王姬誦封同母弟叔虞於唐,稱唐叔虞。叔虞的兒子燮,因境內有晉水,改國號為晉。後人為了奉祀叔虞,在晉水源頭建立了祠宇,稱唐叔虞祠,也叫做晉祠。晉祠的創建年代,現在還難以考定。最早的記載見於北魏酈道元(公元466或472?——527年)的《水經注》,書中寫道:“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水側有涼堂,結飛梁於水上。”坐時的風景文物已大有可觀,祠、堂、飛梁都已俱備了。由此可見,晉祠的曆史,即使是從北魏算起,距今也有一千好幾百年了。

在漫長的歲月中,晉祠曾經過多次修建和擴建,麵貌不斷改觀。南北朝時,文宣帝高洋,推翻東魏,建立了北齊,將晉陽定為別都,於天保年間(公元550——559年)擴建晉祠,“大起樓觀,穿築池塘”。隋開皇年間(公元581—600年),在祠區西南方增建舍利生生塔。唐感觀二十年(公元646年),太宗李世民到晉祠,撰寫碑文《晉祠之銘並序》,並又一次進行擴建。宋太宗趙光義於太平興國年間(公元976—983年),在晉祠大興土木,修繕竣工時還刻碑記事。宋仁宗趙禎於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追封唐叔虞為汾東王,並為唐叔虞之母邑薑修建了規模宏大的聖母殿。

自從北宋天聖年間修建了聖母殿和魚沼飛梁後,祠區建築布局更大為改觀。此後,鑄造鐵人,增建獻殿、鍾樓、鼓樓及水鏡台等,這樣,以聖母殿為主體的中軸線建築物就次第告成。原來居於正位的唐叔虞祠,坐落在旁邊,退處於次要的位置了。

祠區內中軸線上的建築,由東向西,依次是:水鏡台、會仙橋、金人台、對越坊、鍾鼓二樓、獻殿、魚沼飛梁和聖母殿。這組建築和它北麵的唐叔虞祠、昊天神祠和文昌宮,及南麵的水母樓、難老泉亭及舍利生生塔等,組成了一個綜合建築群。東西一條主線上的建築,配合上南、北兩組建築,本來是不同時期搞起來的,集中在一起,卻好像都服從於一個精巧的總體設計,並不是雜亂無章地生拚硬湊的,顯得布局緊湊,既象廟觀的院落,又象皇室的宮苑,反映了我國古代芳功人民創造的匠心。

中軸線最前端為水鏡台,始建於明朝,是當時演戲的舞台。前部為單簷卷棚頂,後部為重簷歇山頂。除前麵的較為寬敞的舞台外,其餘三麵均有明朗的走廊,建築式祥別致。慈禧太後曾照原樣在頤和園修建了一座。

從水鏡台向西,有一條晉水的幹渠——“智伯渠”,又名海清北河。相侍春秋末期,晉國世卿智伯為了攻取趙襄子的采地,引汾、晉二水灌晉陽而開鑿此渠。後人在舊渠的基礎上加以修浚,成為灌溉田地的水渠。

通過智伯渠上的合仙橋,便是金人台。金人台呈正方形,四角各立鐵人一尊,每尊高兩米有餘。其中西南隅的一尊鑄造於北宋紹聖四年(公元1097年),經曆八百多年的雨雪風霜,迄今明亮不鏽,生動地反映了我國勞動人民在北宋時所達到的高度冶煉和鑄造水平。

穿過對越坊及鍾樓、鼓樓就到了獻殿。此殿原為陳設祭品的場所,始建於金大定八年(1168年),麵寬三間,深兩間,梁架很有特色,隻在四椽袱上放一層平梁,既簡單省料,又輕巧堅固。殿的四周除中間前後開門之外,均築堅厚的檻牆,上安直柵欄,使整個大殿形似涼亭,顯得格外利落空敞。獻殿於一九五五年用原料按原式樣翻修,保持了金代建築特點,是我因古建中的瑰寶。

獻殿以西,是連接聖母殿的魚沼飛梁。全沼為一方形水池,是晉水的第二泉源。池中立三十四根小八角形石柱,柱頂架鬥拱和梁木承托著十字形橋麵,就是飛梁。東西橋麵長十九點六米,寬五米,高出地麵一點三米,西端分別與獻殿和聖母殿相連接;南北橋麵長十九點五米,寬三點三米,兩端下斜與地麵相平。整個造型猶如展翅欲飛的大鳥,故稱飛梁。飛梁始建年代和舊址都不詳,根據《水經注》紀載,北魏時已有飛梁之設。現存此橋,可能是北宋時與聖母及同時建造的。一九五五年曾按原樣翻修。建築結構有宋代特點,小八角石柱,複盆式蓮瓣尚有北魏遺風。這種形製奇特,造型優美的十字形橋式,雖在古籍中早有記載,古麵中偶有所見,但現存實物僅此一例。它對於研究我國古代橋梁建築很有價值。

飛梁南北橋麵之東,兩端各臥伏一隻宋雕石獅,造型生動。橋東月台上有鐵獅一對,神態勇猛,鑄於北宋政和八年(1118年),是我國較早的鐵鑄獅子。

在中軸線末端,是宏偉壯麗的聖母殿。聖母殿背靠懸甕山,前臨魚沼,晉水的其他二泉——“難老”和“善利”分列左右。此殿創建於北宋天聖年間(公元1023——1032年),崇寧元年(公元1102年)重修,是現在晉祠內最為古老的建築。殿高約十九米,重簷歇山頂,麵寬七間,進深六間,平麵布置幾乎成方形。殿身四周圍廊,前廊進深兩間,廊下寬敞。在我國古代建築中,殿周圍廊,此為現存最早的一個實例。殿周柱子略向內傾,四根角柱顯著升高,使殿前簷曲線弧度很大。下翹的殿角與飛梁下折的兩翼相互映襯,一起一伏,一張一弛,更顯示出飛梁的巧妙和大殿的開闊。殿、橋、泉亭和魚沼,相互陪村,渾然一體。聖母殿采用“減柱法”營造,殿內外共減十六根柱子,以廊柱和簷柱承托殿頂屋架,因此,殿前廊和殿內十分的寬敞。“減柱法”的熟練使用。說明宋代在建築上已進一步掌握了力學原理;鬥拱和柱高的比例適當,避免了隋唐建築中用料的浪費,在建築式樣上也更富於藝術性。我國的木結構建築,經曆了一個由隋唐的雄壯堅實到明清的華麗輕巧的發展地程,而宋代建築正是這個過程中的重要環節。聖母殿是宋代建築的代表作,對於研究我國宋代建築和我國建築發展史都很有價值。殿內無柱,不但增加了高大神龕中聖母的威嚴,而且為設置塑像提供了很好的條件。殿內共四十三尊泥塑彩繪人像,除龕內二小像係後補外,其餘多北宋代原塑。主像聖母,即唐叔虞和周成王的母親,周武王的妻子,薑子牙的女兒——邑薑,其塑像設在大殿正中的神龕內。其餘四十二尊侍從像對稱地分列於龕外兩側。其中宦官像五尊,著男服的女官像四尊,侍女像共三十三尊。聖母邑薑,曲膝盤坐在飾鳳頭的木靠椅上,鳳冠蟒袍,霞帔珠瓔,麵目端莊,顯示了統治者的尊貴和奢華。四十二個侍從像,手中各有所奉,為帝後服種種勞役,例如侍奉文印翰墨,灑掃梳妝,奉飲食,侍起居以至奏樂歌舞等等。這些塑像造型生動,姿態自然,尤其是侍女像更是精品。宋代的藝人,滿懷同情,塑造了一群終生被幽禁深宮,失去了自由,埋葬了青春的女性。這些侍女像的肢體身材比較造度,服飾美觀大方,衣紋明快流暢。她們的年齡或任或少,身段或豐滿或苗條,麵龐或圓潤或清秀,神態或幽怨或天真,一個個性格鮮明,表情自然,加之高度與真人相仿,更顯得栩栩如生。這組塑像突破了神廟建築中以塑造神佛為主的老套,真實地表現了被禁錮深宮受盡役使的侍從們的生活精神麵貌,從而反映了封建社會中的一個側麵。在技巧上,顯然相當準確地掌握了人體的比例和解剖關係,手法純熟,有高度的藝術表現力。它們是我國古代雕塑藝術中的珍品,在美術史上占有重要的位位。人們談到晉祠,往往總要談到這些精彩的宋塑。

在聖母殿南麵,有一座北齊天保(公元550——559年)創建的難老泉亭,八角攢尖頂。晉水的主要源頭難老泉水從亭下石洞中滾滾流出,常年不息,晝夜不舍,故北齊時期取《詩經·魯頌》中“永錫難老”的錦句為名,稱難老泉。泉水晶瑩透明,水中濃翠的長生萍和水底五色斑斕的石子,在陽光的映照下光彩奪目,蔚為奇觀。唐朝著名詩人李白讚美不絕,寫下了“晉祠流水如碧玉”、“微波龍鱗莎草綠”的佳句。難老泉水出自斷層岩,常年水溫保持在17”C,灌溉著附近數萬畝稻田。北宋詩人範仲淹的持句:“千家灌禾稻,滿目江鄉田。”“皆如晉祠下,生民無旱年。”就是詠頌晉祠的泉水的。

水母樓位於難老泉亭西麵,又稱水晶宮,建於明嘉靖四十二年(1563年),全樓分上下兩層。樓下石洞三窟,中間一窟設一尊銅鑄水母像,端坐於甕形座位之上。樓上坐西向東設一神龕供奉水母。神龕兩側有八個侍女塑像,體態優美,衣紋飄逸,造型別致,也是難得的藝術佳品。

晉祠有名的唐碑,矗立在“貞觀寶翰”亭中。此碑的碑文是唐太宗李世民於貞觀二十年(公元646年)親自撰寫的,名為《晉祠之銘並序》。全碑共一千二百零三字,旨在通過歌頌宗周政治和唐叔虞建國的政策,以達到宣揚唐王朝的文治武功、鞏固自己政權的目的。李世民非常喜愛王羲之的墨寶,他在書法藝術上也有頗高的造詣。《晉祠之銘並序》書法飛逸灑脫,骨格雄奇,筆力遒勁。刻工以洗煉的刀法,充分表現出原書法的神韻。“唐碑”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塊行書碑,對於研究我國的書法藝術有重要的價值。

祠區北側有唐叔虞祠。據酈道元《水經注》說:“沼西際山枕水有唐叔虞祠。”又北宋太平興國修晉祠碑記中描繪它“前臨曲沼”,“後擁危峰”,舊祠位置似與現在不在同一個地方。現存建築分前後兩院,頗為寬敞。前院四周有走廊,後院東西各有配殿三間,正北是唐叔虞殿。殿寬五間,進深四間,中間神龕內設唐叔虞塑像。神龕兩側有從別處移來的十二個塑像,多為女性,高度與真人相近。她仍手持笛、琵琶、三弦、鈸等不同樂器,似乎是一個較完整的樂隊。遠些塑像約為明代作品,是研究我國器樂發展和音係史的不可多得的資料。

舍利生生塔位於祠區南瑞,建於隋開皇年間,宋代重修,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重建。塔高三十八公尺,七屋八角,琉璃瓦頂,遠遠望去,高聳的古塔,映村著藍天白雲,甚是壯觀。

晉祠的參天古樹也給人以深刻的印象,著名的有周柏隋槐。周柏相傳為西周時所植,位於聖母殿左側,樹身向南傾斜約與地麵成四十度角,枝葉披覆殿宇之上。宋代文學家歐陽修讚曰:“地靈草木得餘潤,鬱鬱古柏含蒼煙”,九百多年前就如此讚歎它的古老了,至今它依然蒼勁挺拔,與長流不息的難老泉水和精美的宋塑侍女像被譽為“晉祠三絕”。隋槐在關帝廟內,老枝縱橫,盤根錯節。這些古樹年代久遠,至今仍然生機勃勃,濃蔭四布。鬱鬱蒼蒼的古樹和晉水三泉相配合,使大殿樓閣掩映在濃蔭疏影,靜水急流之間,景色異常優美。

5.杜甫草堂

杜甫草堂位於四川省成都市西郊的浣花溪畔。杜甫草堂內溪流環繞,亭台池閣掩映在花木叢中,是一處極具文化氣息的園林。

杜甫字子美,唐玄宗先天元年(公元712年)出生於河南鞏縣,代宗大曆五年(公元770年)病死在湘江船上,因其曾任工部之官,所以後世亦稱“杜工部”。杜甫生活在唐朝由盛至衰的交替時代,經曆了唐中期的“安史之亂”,他的許多詩篇,真實反映了這一時代的種種社會現象,被譽為“詩史”。杜甫的詩對中國文學的發展也產生了極其深遠的影響,後世尊他為“詩聖”。唐乾元二年(公元759年),杜甫流寓成都,在浣花溪畔築起茅屋,在此居住曆時近四年,在這四年之中,他著作了大量的詩文達240篇,許多膾炙人口的著名詩篇如《茅屋為秋風所破歌》就是在居草堂時作出的。

從北宋開始,後人在詩人的故居建園立祠,並多次修葺,現在的建築規模是在明弘治十三年(公元1500年)和清嘉慶十六年(公元1811年)的兩次較大規模的修建中確立的,現存主要建築有大廨、詩史堂、柴門、工部祠等。

步入草堂的正門,兩株大榕樹聳立在古石橋旁,大樹枝繁葉茂,濃鬱遮天。跨越石橋,穿過梅林就來到了“大廨”,大廨後是“詩史堂”,堂中陳列杜甫塑像,壁柱間懸掛著曆代杜甫像的拓片木刻板,還有名人題寫的對聯。穿堂後過小橋,就來到了“工部祠”。

祠內有明、清石刻和清代的泥塑,供奉有杜甫的塑像,塑像的兩側是宋代著名詩人黃庭堅、陸遊的塑像和石刻像。

“大廨”與“工部祠”的東西兩側,是杜甫紀念館陳列室。“工部祠”左邊的“草堂書屋”,展出了各種版本的杜詩。右邊的“恰受航軒”是杜甫詩歌選譯展覽室。“詩史堂”左右兩邊的陳列室,展出了與杜詩有關的書畫。

繞過“工部祠”後側的假山,便到了解放後擴建的園亭。這裏有水池、荷花、玉蘭、海棠、月桂、山茶等,名花貴木,枝葉繁茂,水波瀲灩,台、亭、水榭點綴其間,景色十分優美,頗有江南園林的風韻。

6.北京社稷壇

社稷壇位於北京市天安門廣場的西北側,與天安門東北側的太廟(今勞動人民文化宮)相對,一左一右,體現了“左祖右社”的帝王都城設計原則。社稷壇早期是分開設立?